世界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刘家珍

<p class="ql-block">  6月26日我们一行十五人游览了世界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布达拉宫,它位于拉萨市中心红山之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海拨约3700米,是世界上藏族最神圣的象征,它依山垒砌而成,主体分为白宫(行政居住区)和红宫(宗教灵塔殿),共13层,高117米,外观宛如一座巍峨的阶梯式′城堡,白宫外墙以白色为主,象征和平宁静,冬季在蓝天雪山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圣洁。红宫外墙用赫红色的白玛草砌成,象征权威和宗教的庄严。</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登上西南角的药王山观景台,这里是人民币50元背面图案的取景地,远远望见一座耸入云端的宫殿矗立在我们面前,白宫、红宫、绿树、蓝天、白云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是吐蕃王朝的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为巩固与唐朝的联姻在拉萨</p><p class="ql-block">的红山(又名玛布日山)上修建宫殿,并以佛教中观音菩萨的道场“布达拉”命名,一为显示吐蕃王权,另一方面为军事防御。西藏的宫殿大多建在高山上,凭借有到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以逸待劳。西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士蕃的旧都青瓦达孜,山南拉加里王朝宫殿都建在山顶上。西边的山叫磨盘山,藏语叫帕玛日,山上保存着清代的关帝庙和功德林寺。南边山叫药王山,藏语为角布日,这座山面积够大,因山势过于陡峭,不适合建宫殿。北面的山叫红山,藏语称为玛布日,这座山气势雄伟,山顶开阔,远远望去好像国王的宝座,松赞干布决定在此山上修建一座宫殿,取名为布达拉,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后来布拉达宫毁于战火,今天所见的布达拉宫是16452年清代五世达赖重建的,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集宫殿、灵塔殿、佛殿、行政办公机构、僧官学校于一体,僧舍共1267间的大型宫殿建筑群。白宫是历代达赖喇麻施政和生活起居之所,建筑风格以白色为主,显得庄重神圣。红宫是宗教活动场所,供奉珍贵的佛像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外墙涂以红色,承征佛教的庄严神圣,宫内珍藏着无数文数文物,包括精美的佛像、色彩斑斓的唐卡、佛教故事的壁画,展示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藏传佛教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釆用石木结构,外观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精美,让人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是西藏地区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幅壁画,每一尊佛像都诉说着千年故事,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时间厚重,领略信仰的力量。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布达拉宫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它的美丽和神秘。</p><p class="ql-block"> 当天我们也参观了大昭寺。大昭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是松赞干布为供奉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佛像而建,寺庙占地25100余平方米,是藏传佛教最神寺的寺庙之一,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始建于公元647年,后成为文成公主带来的12岁释迦牟尼佛(觉沃佛)的供奉地,是拉萨的圣地象征,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等国建筑风格,主体为木质结构,金顶斗拱和鎏金装饰极具特色,主殿高四层,中心为释迦牟尼佛殿,周围环绕经堂、佛堂、回廊,寺</p><p class="ql-block">外有著名的“八廓街”,是转经道核心,藏族人的“圣路”,每天都能看到三步一叩首的藏族人求神朝圣的场面,他们是那样的虔诚,心无旁骛,对佛教的敬仰,让他们可以散尽家财,只为心中的信仰。大昭寺前有“唐蕃会盟碑”和“公主柳”(传说是文成公主手植柳),寺庙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殿内保留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还保留着“文成公主进藏”等明清时期的唐卡,从中可以窥见历史遗迹,感受藏传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真邃,了解藏传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红宫</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外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白宫</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全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