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门到国门,体验边境线上“最燃思政课”

东哥

<h1>七月的滇西南,烟雨浸润着连绵青山,骄阳炙烤着巍峨边关。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警官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师生们,循着“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三好”嘱托,踏上临沧290多公里边境线,在界碑、国门、村寨间开启了一场“走进边境、感悟责任”的青春实践,让“最燃思政课”在祖国西南边境生动铺展。</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界碑描红:一笔一划刻下青春誓言</span></div>在清水河口岸的界碑前,农业大学师生手持红漆笔,为界桩上的“中国”二字细细描红。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张树恒俯身时,裤脚沾了泥也浑然不觉,“这抹红色不仅是国土的标识,更是我们年轻人对‘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承诺。”</h1> <h1>描红仪式后,张警官从巡逻包里掏出个塑封的小本子,翻开时纸页边缘都磨卷了。“这是我刚守边时记的第一本巡逻日志。”他指着泛黄的纸页笑道,“你看这儿,2009年3月12日,第一次在界碑旁给佤族老乡讲边境法规,只会说‘不能越界’三个词,还是比划着说的。”师生们围坐聆听,纷纷感慨,“守护”,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一代代人用脚步丈量边境、用岁月守护安宁的执着。</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国旗飘扬:仰望中读懂“国之大者”</span></div>早上八点,南伞分站的升旗仪式在晨雾中举行。当国歌奏响,师生们与边检民警并肩而立,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云南警官学院的傈僳族学生钟琳锐感慨地说:“此刻站在国门下才真正明白这面国旗的分量——它护着身后的万家灯火,也连着边境各族群众的心。”</h1> <h1>升旗仪式后的分享会上,边检站民警讲述了疫情期间“人停机不停”的故事:2022年口岸闭环管理时,他们穿着防护服连续值守60天,保障跨境物资运输畅通。“建设好美丽家园,就是要在岗位上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民警的话让云南大学学生谭雅菡深受触动,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从校园到国门,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对‘家国’二字的理解。”</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