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些日子跟着亲友到昆明,第一次来昆明。虽然在别处是酷暑,在这里却是凉风习习,感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都来了。天气凉爽怡人。来到这里我脑海里的就是想去西南联大旧址去看看,博物馆去看看。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就是先要去博物馆看看。文物藏品是城市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7月31号早晨在细雨绵绵中坐公交车从昆明站到广福路心秀路口处下,没想到博物馆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龙,人真多如潮水般。看来暑期家长大人都带着孩子到博物馆的热情高涨。博物馆展厅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古滇国,第二部分是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妙香佛国,第三部分是元明清时期到近现代云南。</p> <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的怀抱中,彩云之南的土地上,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留下无数令人惊叹的印记,成就了祖国今天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格局。从古滇国的青铜光芒,到南诏、大理的佛国辉煌,再到融入中华版图的壮阔历程,云南的故事,是边疆与中原交融共生的壮丽史诗观云南历史。</p> <p class="ql-block">神秘古滇国: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古滇国。他们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代表: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文物),其独特的“滇文化”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庄蹻入滇(约公元前277年):楚国大将庄蹻远征西南,因归路断绝,遂“变服,从其俗”,在滇池地区称王,成为史载大规模开发云南第一人,开启了楚文化与滇文化融合序幕。汉武帝时期在此设益州郡,赐“滇王王印”。云南正式纳入中央管理体系之中。而滇中地区是古滇国青铜文化的核心区域。此展品是在西汉时期,工艺独特,形象生动,以动物,飞鸟为主。</p> <p class="ql-block">青铜铸造工艺独特,线条流畅,造型多样,从展品中可以知道当时的工匠对于纹饰,大部分都以飞鸟,虫兽为主,写实,生动形象自由。</p> <p class="ql-block">这个铜鼓,展品中也是最多的,是石寨山文化典型器物,有多重功能,乐器,也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四周的图案纹饰有人有动物。</p> <p class="ql-block">这件贮贝器,类似的青铜器还有很多,上有农耕,狩猎,战争的场面,工匠们注重写实的风格,细心观察生活,精心铸造,生动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各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牛,马,羊成为当时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生活饮食器具,农具,还是军事战争都会以动物为主,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动物的亲近,和动物和谐相生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可以在这些文物上看到的刻下的动物,栩栩如生,造型精美,可见当时的滇人们的审美取向。</p> <p class="ql-block">三支俑筒灯,西汉,裸体男俑跪坐,双手平伸,头顶双手各持有灯盘。</p> <p class="ql-block">这是男陶俑,青铜工艺精湛,面部表情动作立体形象。</p> <p class="ql-block">国之大事在于祭祀与战争,刀剑矛铸造这些武器也成为工匠们的主要部分。</p> <p class="ql-block">牛虎筒案,出土于江川李家山,以牛和虎为主题,刻画的栩栩如生,古滇人在祭祀与崇拜中以动物为主,其他的对太阳,生殖,</p> <p class="ql-block">首饰的精美,足见当时的人们对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足见当时人们对动物的喜爱,通过这一件件文物上的纹饰,雕刻,铸造的各类动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对于后来云南各民族形成的生态观有重要影响吧。</p> <p class="ql-block">诸如此类的铜矛,刀,还有很多,可以想象当时古滇国的农耕与其他族群的游牧群落之间彼此的战争不断,争土地财富权力。</p> <p class="ql-block">这件文物也是贮贝器,上面顶盖刻画的狩猎场景,或者战争场面,正因为多个族群之间彼此征伐不断,促进了交流交融共生,促进了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是滇王编钟,与滇王王印同墓出土,当时中原的传统礼乐制度对古滇国的影响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平定南中,采取"和抚"政策,促进了内地与西南地区的联系与经济发展。至唐宋时期,云南历史掀开了辉煌的一页。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其鼎盛时期疆域北抵大渡河,南达越南,东至贵州,西接缅甸。南诏与唐朝时战时和,既有天宝战争的激烈对抗,也有贞元会盟的友好往来。南诏王室多次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吸收中原先进文化。</p> <p class="ql-block">宋时大理国受儒学佛学思想影响,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延续了南诏的文化传统。大理国时期,佛教盛行,被誉为"妙香佛国",与宋朝保持友好关系,通过茶马古道进行密切的经贸往来。第二展厅里大都是佛家人的雕刻,壁画,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是明时期的留下的金镶红蓝宝石冠。</p> <p class="ql-block">清时期的金首饰,出土于云南。</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贵族之家使用银泊生活用具。观云南历史,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多民族共生共荣,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等26个世居民族共同开发建设了这片土地;二是地处边疆却始终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历代中央政权都高度重视云南的战略地位;三是作为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云南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四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时期彝族妇女头上戴的金首饰。</p> <p class="ql-block">浏览完云南省博物馆,穿越了时空,在与过去与未来对话,云南的历史,是一部边疆与中原不断碰撞、交融、共生的宏大史诗。从古滇国的神秘,到南诏大理的辉煌,再到元明清行省制度下的深度整合,每一次变迁都深刻塑造了这片土地的多元面貌。汉族的屯垦移民、各世居民族的坚韧智慧,共同书写了云南的传奇。当您漫步在丽江古城、仰望崇圣寺三塔,或凝视滇王金印的华光时,您触碰的正是这跨越两千年的历史脉动。彩云之南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瑰丽山水,更在于其厚重多元、生生不息的文化积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