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社科院的故事》里有曾经的总书记张闻天调查研究的故事,有朱镕基跟随胡乔木调查的故事,有王岐山等改革四君子的故事,有夏鼐亲自挖掘明定陵的故事,有钱锺书支持唐诗计算机化的故事,有马洪为浦东开发调研的故事,有俞平伯在挨批判时王伯祥对他的关怀的故事,有基辛格向梅益借儿子的故事,有吴敬琏恋爱的故事,有李银河王小波恋爱的故事,有溥仪大舅哥郭布罗润麒行医的故事,有毛主席叫何其芳编辑《不怕鬼的故事》的故事……过去官修的院史、大事记记录的大多是官员的活动,而《社科院的故事》记录下的是广大科研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生动活泼的事迹,他们在自己几十年研究的领域勤勤恳恳、孜孜矻矻,百折不挠,久久为功,做出了卓越的科研成就。因而它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他表现了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严谨学术精神和良好学风,为了国家利益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可贵品格。</p><p class="ql-block">由于此书不属于学术著作,院老干部工作局不给与经费出版资助,杲文川是工薪族,这么大部头的书籍没有自费出版的能力,只好做成电子版书,发给关心社会科学发展的人们,社会科学战线的学者辛勤工作,做出的历史贡献不应该消失在历史发展之中,他花费10年时间搜集编辑整理,就是要保存下这些难忘的记忆,保留下这几代社科人的历史足迹。</p><p class="ql-block">杲文川通过微信自办网上发行,收到了广泛的好评。院荣誉学部委员、原法学所所长刘海年:你在干一件大事、好事。历史会记住你的辛劳!</p><p class="ql-block">外事局处长杨建国说:是的,您做了多少社科人想做但没有做到的事,一人担起了一个团队的工作,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的工作太不容易了,衷心感谢您!</p><p class="ql-block">日本所原人事处长屠亮智:是的!如果说大了是历史会记住您,说小了是社科院会记住您,再说小了,我们这些所有的被铭记的人都会记住您!社科出版社处长王磊:你又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一群可贵可颂可歌可泣的社科院学者和知识分子们。期待之后的各集。</p><p class="ql-block">文学所近代文学专家沈斯亨研究员:数年前,就得文川告知编书事,发来几集,深感义理自明,仁德教化,阅豫且康,光前裕后,化及多方。这与编者以诚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思虑周密,实难分开。</p><p class="ql-block">法学所法制史专家齐钧副研究员:《社科院的往事与故事》是社科人物与事迹的记事本末。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学术事业大有裨益!当此之时,牺牲个人时间,扎扎实实从事此公益事业者,非文川其谁为之?令我深深感佩矣!</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老干部局局长商春明大校:真棒!众人盛赞,言表深刻,我深受感染,深为敬佩,您所做的确实是一件功于后世的伟大事情。向您致敬!</p> <p class="ql-block">二、为感动中国之人立传,弘扬高尚的道德品格</p><p class="ql-block">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系列图书的提议源于广州万信达企业董事长陈日铃,陈日铃是福建宁德人,他非常喜欢中央电视台重点推出的《感动中国》节目,每到节目播出时,他都邀请一些朋友在酒吧里集体观看。</p><p class="ql-block">陈日铃的公司以前组织翻译编写过《中国最美的地方》一书,在全球推广出版中、英、法、西、意、阿、日、韩、俄等十种不同语言版本,并出版中英文版。他想,《感动中国》节目策划得好,感动了中国亿万人民,但是其中的感动中国人物每人只有十几分钟,一带而过,如果能够出版成一本图书,就能承载更丰富的内容,也便于大家仔细阅读,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为榜样,学习践行,使我们的国家能够产生出更多的学好人、做善事、品德高尚的人。想清楚了,他就赶来北京,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协商,由他出资,出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一书。事谈成了,可是得找一位能编辑,能写作,能组织,有政策水平的领军人物呀,他找到过去编写出版《中国最美的地方》一书的合作方总编辑常一武,说明想法,邀请常一武担纲,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常一武本身工作任务不少,年龄大,觉得这活儿要得急,难于完成,就推荐了杲文川,对于这个难事,杲文川倒也没有推脱,爽快地答应了。</p><p class="ql-block">做这个项目有几个难点,一是电视节目只是梗概扼要的介绍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事迹,而作成图书就要更广泛搜集感动中国人物的全面情况,在每人1万多字的人物纪实中既要介绍感动中国人物的一生经历,又要选择最典型的、最感动人的典型事例,细腻生动的描绘一个人,把他崇高的精神,高尚的品质,无私忘我的行动,卓尔不群的贡献,生动准确地告诉读者,达到催人泪下、净化心灵的效果。这就需要采写者具备迅速把握感动中国人物本质的能力,采访能力,利用网络搜索材料的能力,分类使用材料的能力。二是克服困难,见缝插针进行采访的能力。因为中央电视台拍摄节目,把感动中国人物召集到北京只有两天,头一天彩排,熟悉拍摄过程,第二天正式录制,采写者要抓住其他人上台的间隙抓紧采访,然后留下联系方式,以便之后补充采访。三是时间短,任务重。一般是春节前录制,春节后情人节前后向全国观众播出,杲文川与陈日铃签订的合同是3月份向出版社交稿,所以,所有的工作要在四五十天内高质量完成。四是所采 写的对象是方方面面的,有许多领域是作者平时接触不到的,比如:核潜艇、高能物理、量子技术,新材料的前沿科学、抗生素、脊柱畸形矫正技术等等。写作者都要在这四五十天中恶补不懂的知识,写出合乎实际、生动感人的故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杲文川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组织了一个采写小团队,采写者包括:新闻记者、文学爱好者、编辑,甚至有区委宣传部长、单位党委副书记等。中央电视台评选工作一敲定,立刻把当选人告诉杲文川,杲文川根据采写者所长,协商分配任务,尽早熟悉所采写对象的情况,做好采访提纲,尽量在较短的采访时间里,把关键要点采访出来。</p><p class="ql-block">他们在采写中也遇到几次困难,一次被访者说他是保密单位,需要采写者开出介绍信,杲文川他们是民营企业委托的任务,开民营企业介绍信,被采访人肯定不认可,中央电视台只管要书稿,也不给开介绍信。采写者通过搜集的资料写出来后,学习出版社审稿时不通过,作者修改了一遍,还是没通过。杲文川只好自己从头熟悉材料,重写了一遍,才获得通过。</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一位副部级在职干部被评为了感动中国人物,但他根本就不出席录制领奖活动,他是国家强制部门,许多事情是保密的,他的单位警卫森严,采写者根本就无法接近采访他,电视台提供的联系人打官腔,不大配合这项工作,他们是费了很大劲儿通过各方面搜集资料,才勉强写出了这个人。</p><p class="ql-block">已经去世的感动中国人物,无法采访,这也是遇到的困难之一。杲文川采写的力学之父钱伟长,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歼15舰载机工程原总指挥罗阳等都是已经逝世的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年的事迹他通过黄大年的助手于平教授了解的。罗阳是通过罗阳的妻子、同事了解的。经多方了解,最后都写出了感人的优秀品格和辉煌的业绩。</p><p class="ql-block">观看完巴黎奥运会比赛之后,杲文川又产生了新的想法,他从1985年-1995年,作了10多年的业余体育记者,积累了很多素材。他觉得不应该浪费这些资源,打算写一本《中国伟大的运动员》的书籍。中国有上亿青少年,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所有青少年都要从让动人的故事传播开来,流传下去</p><p class="ql-block">事体育运动,把各个体育项目的最伟大最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小传写出来,包括奥运项目、非奥运项目、极限运动项目、残疾人运动项目、智力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都写出来,就使青少年有了学习的偶像。这对于发展体育运动,强身健身,增强全国人民的体魄是大有好处的。说写就写,到目前,杲文川已经完成 90%的书稿。</p><p class="ql-block">杲文川就是这样一位闲不住勤于动笔的新闻记者、散文作家,已经73岁的他,好像到了写作的旺盛期,尽管身体状况在下降,但思维勤奋,笔耕不辍,不断产生着优秀的精神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写于乳山曲水绿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