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如故是扬州

瑞娜的旅行随记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瑞娜的旅行随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3846826</p><p class="ql-block">图片/文字整理:瑞娜的旅行随记</p> <p class="ql-block">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当我终于在七月第一次踏上扬州这片土地时,明明是初见,却生出了“原来你在这里”的熟稔。</p> 瘦西湖:江南水乡的璀璨明珠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是中国著名的湖上园林,其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经清代康乾盛世形成现有格局,以“园林之盛,甲于天下”闻名,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湖全长4.3公里,沿湖串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熙春台、石壁流淙等众多景点,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恍惚间竟觉得,自己或许就是多年前在这里歇脚的旅人,只是忘了归途。</p> <p class="ql-block">【长堤春柳】如今是夏柳粉荷</p> <p class="ql-block">【四桥烟雨】清代园林景点,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皇帝南巡时赐名"趣园",后在园景久废的旧址上于1960年秋重建四桥烟雨楼。</p> <p class="ql-block">【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span>全长57.99米,宽6.16至18.77米,桥身由青条石砌筑,采用“工”字形桥基,正侧共15个桥洞,桥上五座风亭以短廊相连,形成独特的亭桥结合结构,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白塔】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盐商江春仿北京北海白塔建造,但结合江南园林特点调整了高度和比例,形成了独特的"瘦版"风格。‌‌其来历与乾隆南巡及‘一夜造塔’传说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瘦西湖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为汉白玉单孔拱桥,因唐代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闻名,其设计处处体现数字“24”的巧妙对应:长24米、宽2.4米,配有24根栏柱和24级台阶,形成独特的数字美学。</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书坊</p> <p class="ql-block">【熙春台】二十四桥景区的核心景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为徽州盐商汪廷章为乾隆皇帝祝寿而建,采用绿色琉璃瓦顶与朱红色门窗柱子的皇家园林风格。</p> <p class="ql-block">【熙春台】毛泽东手书唐·杜牧詩:</p><p class="ql-block">“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p> <p class="ql-block">【石壁流淙】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以水石景观和瀑布群为核心特色,原为乾隆年间盐商徐赞侯的私人别墅"徐氏别墅",乾隆南巡时赐名"水竹居"并赋诗赞颂。清晚期因战乱损毁,现存景观为后世复建。</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处处是美景</p> 个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p class="ql-block">  扬州个园享有"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1992年《人民日报》首次将其并列提出”)、“中国十大名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多项国家级美誉,其四季假山叠石艺术更被园林界誉为"国内孤例"。2014年随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个园嘉庆年间被盐商黄至筠购入,并扩展为前宅后院式住宅园林。个园之所以叫“个园”,是因为园主人黄至筠生性爱竹,园中植有万竿绿竹,且竹叶形似“个”字,半个“竹”字便是“个”,故而得名。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看到了盐商们在此悠闲生活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四季假山‌】独特设计‌:以太湖石、黄石堆叠成“春、夏、秋、冬”四组假山,象征四季轮回,为中国园林孤例‌。</p> <p class="ql-block">【抱山楼】是座七楹长楼,艮跨夏秋两山之间,两山东西依楼而掇,有多条山径直通楼上,抱山楼在空间上连接两山,楼前长廊环绕两山于胸前,由此得名抱山楼。</p> <p class="ql-block">【宜雨轩】核心建筑,其四面开窗的设计使得园内山水花木的景致次第展开。檐下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新雨初来”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万竿竹林】含龟甲竹、金镶玉竹等60余种珍稀竹类,形成“竹海”景观‌。</p> 何园:晚清第一园‌ <p class="ql-block">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融合中西建筑风格,以1500米复道回廊著称,被誉为江南园林中“天下第一廊”。其建筑群与山水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形成“城市山林”特色,展现了清代私家园林的巅峰成就。其美誉“晚清第一园”‌由中国园林泰斗罗哲文于2005年提出。</p> <p class="ql-block">【寄啸山庄】门头</p> <p class="ql-block">【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双层立体廊道系统,全长约1500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廊”。其独特的“复道”结构(双面回廊中间夹隔墙)兼具分流与遮阳避雨功能,廊间什锦花窗造型多样(如梅朵形、海棠形等),移步换景可观赏三重园林景观,堪称中国古典园林的“立交桥雏形”!</p> <p class="ql-block">【片石山房】是明末清初画家石涛叠石的唯一存世孤本,以假山堆叠技艺闻名。山房内藏石屋,并有人造“镜花水月”奇观——通过叠石孔隙与光线折射,池水中可见明月阴晴圆缺的变化,兼具自然意境与科学巧思。</p> <p class="ql-block">【水心亭】为“天下第一亭”,是中国罕见的池中戏亭,通过曲桥与建筑群相连。其倒影与实景交融,曾是《红楼梦》《还珠格格》等影视剧取景地,晴日倒影绝美,夜间曾作戏曲表演场地,声效立体。</p> <p class="ql-block">【骑马楼】是何园核心建筑之一,位于园林住宅庭院部分,由何芷舠(清光绪年间官员、园主)建造。骑马楼形似马鞍,分为东楼(东一楼)和西楼两部分,两楼均为两层,上下、东西、前后楼道相连,形成迷宫式结构。</p> <p class="ql-block">园主何芷舠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骑马楼一景</p> 东关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老街,自唐代起依托运河码头利津古渡(今东关古渡)形成,全长1122米,以明清建筑群、商业文化和运河遗产著称,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最出名的三个景点是个园、逸圃和东关古渡。</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宋代城楼</p> <p class="ql-block">老字号耸立街头</p> <p class="ql-block">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逸圃】东关街356号,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清末民初钱业经理人李鹤生的住宅园林,以心形门洞和错落庭院为特色,与【个园】(见前)相邻,展现了扬州园林的南北交融风格,为清朝时期的建筑遗存,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逸圃读书楼】楹联“瓶花落砚香归字,窗竹鸣琴韵入弦”出自清代曾国荃的对联,与篆书横匾“心境常磨”共同营造出淡雅深邃的文人书斋氛围。</p> <p class="ql-block">【东关古渡‌】出了东关牌楼,即是古运河重要渡口遗址。这里曾是扬州漕运枢纽,现立有牌坊和城楼遗址,可感受“春风十里扬州路”的历史意境。站在古运河的码头边,看河水漫过石阶又退去,像大地均匀的呼吸,忽然明白,古运河这般“宠辱不惊”的气度,让我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东关古渡牌坊</p> <p class="ql-block">东关古渡码头</p> <p class="ql-block">临河的雕塑墙</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p>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新地标 <p class="ql-block">  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必到之处。该博物馆自<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1年6月16日</span>建成开放以来,接待游客己超千万人次,成为扬州打卡新地标。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展厅】以文物、沙盘、古籍系统梳理大运河2500年变迁史,重点展示汴河宋代沉船残骸和清代河道治理图,通过巨型弧幕动态演示运河开凿原理。 ‌</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展厅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老汴河剖面‌】:长25.7米、高8米的开封州桥遗址古汴河河道剖面,清晰展示隋唐至明清的地层变迁,是博物馆最大文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宋代沉船残骸】2007年广州打捞起的宋代沉船,船身800年未腐!</p> <p class="ql-block">历代大运河变迁图</p> <p class="ql-block">历史治水名篇</p> <p class="ql-block">镇水神兽</p> <p class="ql-block">2014.6.22,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全球最全古代运河船舶主题展,复原23艘古船模型(含明代漕船),提供5D沙飞船体验(需排队)。可登临明代漕船感受内部结构,角落展示漕运“八百里加急”木牌。</p> <p class="ql-block">隋代·龙舟</p> <p class="ql-block">明代·大黄船</p> <p class="ql-block">清代·官船</p> <p class="ql-block">清代·木兰船</p> <p class="ql-block">清代·康𤋮座船</p> 冶春园:扬州文化的符号 <p class="ql-block">  冶春园始建于清代中期,曾是文人雅士聚集地。清代诗人王士祯在此创作《冶春绝句》,留下“秾冶春光”等诗句,使冶春成为扬州文化符号。园内建筑如水绘阁、香影廊等融合古典园林与扬州民居特色,展现传统造园智慧。</p> <p class="ql-block">【冶春茶社】冶春茶社以淮扬细点闻名,如黄桥烧饼、大煮干丝、蟹粉小笼等,选料考究且工艺独特。其特色茶饮“魁龙珠”由珠兰、龙井、魁针拼配而成,冲泡讲究扬子江水,风味清雅。</p> <p class="ql-block">扬州的第一顿午餐在这里享用的</p> <p class="ql-block">  在扬州的这几日,走走停停,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体验着它的热情与包容。扬州,这座初见便如老友的城市,没有了烟花三月的繁花似锦,但却有了夏日独有的热情和景观,更加期待与它在下一季重逢 。</p>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