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之路 红军将士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壮丽史书

燕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征之路,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精神之旅。我们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一路前行,从安顺场到泸定桥;从夹金山到红原草地;从两河口到腊子口;从哈达铺到会师楼。每一站都令人震撼,也让每一位参观者更加理解信仰的力量。长征之路,</span>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往昔峥嵘岁月的艰辛与壮烈。每一步的落足,我们仿佛踏上了先辈们曾浴血奋战的土地;每一次的抬眼,都能望见他们曾经仰望的、满载着无限希望与信念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壮举令人动容。一张张烈士名单镌刻在纪念碑上,那些年轻的名字背后,是无数个无畏生死、前赴后继的身影。河岸的石雕纪念碑庄严肃穆,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span>站在大渡河畔,望着横亘其上的铁索桥,心中不禁涌起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敬意。走过桥面,仿佛能听见当年红军战士冲锋的呐喊;驻足桥头,历史的回响仍在耳边萦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雪山,走过了茫茫的草地,展现了无比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翻越夹金山时,寒风刺骨,积雪覆盖的山峰巍峨壮丽,让人不禁想象红军战士是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前行。雪山脚下,一面红旗迎风飘扬,仿佛仍在为他们指引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踏上了一段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旅程,来到了两河口会议纪念馆。这里群山环抱,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仿佛在默默见证那段峥嵘岁月。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铜制雕塑,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会议场景,人物神态庄重,仿佛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草地行军时,面对自然挑战,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隐形的敌人,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沼泽地如同无底的黑洞,稍有不慎便可能深陷其中;饥饿和寒冷如影随形,不断挑战着他们的生理极限。然而,他们相互扶持,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一次次战胜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走过红原草地,泥泞与沼泽中,我们更能体会当年红军在无粮无路中艰难跋涉的坚韧。哈达铺纪念馆中,一幅描绘红军草地行军的油画,将那段艰苦岁月定格。</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5年9月16日至17日,红军以战术迂回和正面强攻结合,最终成功突破国民党军防线,突破天险腊子口,为后续北上陕甘奠定了基础。战斗中涌现的“云贵川”小战士等英雄事迹,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长征精神的重要象征。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巍然矗立,那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仿佛就在眼前。腊子口战役后,红军来到了哈达铺,在这里经过简短休整补给之后,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作出了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6年10月,经过长达两年的艰难跋涉和重重险阻,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会宁实现了胜利大会师。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的圆满结束,同时也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这一路走来,我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缅怀他们,更应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前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