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教学之“打功”

曹学占

<p class="ql-block">老先生们说起自己的学艺经历,记忆最深的是练幼功时所吃的苦,还有教他老师手中的“法器”。对于负责的老师,他们小的时候是怕中带恨,等长大了有了本事成了“角”,就光剩下一份感恩。</p> <p class="ql-block">夏练三伏</p><p class="ql-block">冬练三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戏曲练功称“打功”。​练的不好打是为让你改错,练得好打是为让你记住对的方法!当然,老师手里有数。打更是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夸或者不说就等于放弃。</p> <p class="ql-block">“打”也是戏曲业内公认的教学传统,一直在传承。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为了打而打,初衷是让孩子们提高警惕,集中力量来完成非常规的形体技能训练,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危险。演员在学艺和演出的过程中,骨折、韧带断裂等意外多在精神不集中时(行话叫:恍范)发生。一位教育家讲: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现在老师的戒尺和家长的家法被西化的“人权”干倒了,家长不能说,老师不敢管,换来的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濮阳市华唐戏曲中心</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暑假练功房</p><p class="ql-block">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p><p class="ql-block">每天早 上 下 晚 四遍功</p><p class="ql-block">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福报</p> <p class="ql-block">听校长讲:有一个5岁多的小朋友由家长带着,今天已经由天津出发了。尽管校方一再给家长解释:孩子太小,等大一点再送过来吧!还是没能阻挡住他们迫切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学生来自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均为慕名而来</p><p class="ql-block">连续蝉联七届戏曲“小梅花”奖</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为专业院团和院校培养输送人才。</p> <p class="ql-block">濮阳考察学习随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