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让沉睡千年的古老文字焕发新生,近日,万西社区非遗工坊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陶泥甲骨文”非遗传承体验课程。本次活动巧妙融合甲骨文研究与陶艺制作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社区内20余名青少年的热情参与,在指尖与泥土的对话中,共同触摸中华文明的古老脉搏。</h3> <h3> 课堂上,志愿者老师以妙趣横生的讲解,揭开甲骨文的神秘面纱,从甲骨文的起源、特点入手,用形象的案例展现其象形之美。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听得津津有味。屏幕上投影的古老龟甲兽骨拓片,仿佛将大家带回了三千多年前的文明现场,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h3> <h3> 随后,来到互动式体验环节—“甲骨文陶泥塑形”。社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有序发放特制陶泥,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化身“小小造字者”,纷纷挑选自己喜爱的甲骨文字,或参考图样,或发挥创意,用揉、捏、刻、划等手法,平压的陶泥与甲骨文字的完美结合,平面的古老符号转化为立体生动的陶泥作品。</h3> <h3> 本次非遗课程寓学于趣,孩子们乐在其中,不仅学会了识读、书写、篆刻甲骨文,更领略了甲骨文独特的文化魅力,并将手作裱装成一幅幅精美的甲骨文陶刻作品,是探索非遗“活态传承”进社区的一次有益尝试。下一步,王舍人街道万象新天西区社区将继续携手专业力量和志愿者队伍,围绕更多非遗项目策划推出系列文化体验活动,致力于将社区打造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会客厅”和“精神家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社区中持续生根发芽、绽放新枝。</h3> <h3>共聚万象西 同享幸福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