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广东佛山,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统庆典而闻名遐迩。过年时,佛山的街头巷尾都弥漫着浓厚的年味,醒狮表演是这其中的一大看点,这源于国家级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醒狮表演,被视为象征吉祥、祈福和好运的重要仪式。在巍峨的狮头和灵动的舞步中,人们期许着新一年的兴旺和繁荣。</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10日大年初一,我在这里目睹并分享了这一民俗文化盛宴。</p><p class="ql-block"> 醒狮在广东有1000多年历史,2006年广东醒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时通常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另一人引狮登场。舞狮动作以南拳马步为主,包括“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醒狮表演的高难度动作,如钳腰、探水、漂移、金鸡独立等,能够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广东醒狮舞起源佛山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包红挂青悬赏于门,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p><p class="ql-block"> 采青是中国传统舞狮活动的一个固定环节,是舞狮活动的高潮。在舞狮过程中,尤其春节期间,“狮子”通过一系列的套路表演,猎取悬挂于高处的“利是”,因“利是”往往伴以青菜(以生菜为多),故名“采青”。原来有“反清复明”之意,现时一般是取其意头,有“生猛”,生意兴隆的象征。人们希望借此活动,让狮子能把好运带到家里。</p> 国家非遗—广东醒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