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张珍藏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静,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轻手轻脚地起身,走进书房,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书架上那本鲜红的军旅像册上。像册封面已经褪色,边角也有些磨损,但依旧庄重地立在那里。翻开这本久违的相册,一张斑驳泛黄的照片悄然映入眼帘——那是我穿上军装后拍下的第一张照片,也是我军旅生涯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已经泛黄,边缘微微卷起,画面也因岁月的侵蚀而略显模糊。可它始终被我珍藏在像册的第一页,仿佛是整段青春记忆的扉页。它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段热血年华的见证,一段刻骨铭心的军旅岁月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那是我刚结束新兵训练后的一天,和两个同乡好友请了人生中第一个军营之外的假。我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想着既然来到了武汉,那一定要去看看长江。我们买了张公交地图,边走边问,沿着地图上标注的方向,一路步行向江边走去。大约一个小时后,宽阔的江面终于出现在眼前,江水奔腾不息,气势磅礴,仿佛在迎接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江边漫步,远远望见一艘巨大的船停靠在岸边,心中充满好奇,便登船一探究竟。与船工攀谈后才知,这是一艘专为汽车摆渡的渡船。我们向他打听黄鹤楼的方向,他热情地将我们摆渡到对岸,并指明了前行的路线。我们顺着江堤一路向下,晨雾中,武汉长江大桥的雄姿渐渐清晰,那一刻,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长江大桥横跨龟山与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也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站在桥下仰望,桥身如巨龙横卧江面,气势恢宏。我们急切地找到桥头的一家照相馆,请摄影师为我们三人分别拍照留念。那张照片,就是我军旅生涯的起点,也是我与这座城市的初见。</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沿着桥墩的楼梯登上桥面,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热浪,桥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但桥头岗楼里的武警战士依旧笔直站立,坚守岗位。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这座“天堑变通途”的伟大工程,也是第一次体会到军人的坚韧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头南望,龟山之巅的黄鹤楼巍然矗立,仿佛穿越千年而来。我们登上龟山,步入黄鹤楼,眼前江景壮阔,思绪万千。崔颢的千古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在耳边回响,连诗仙李白也为之折服,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千古佳话。这是我第一次游览黄鹤楼,也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文化洗礼。</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如今,离开部队已二十多年,距离那张照片的拍摄也已过去整整三十六年。岁月如江水奔流不息,但每当夜深人静,我仍会不自觉地翻看那本军旅像册,回忆那段热血青春。照片虽旧,记忆却鲜活如昨。那些训练场上的汗水、战友间的笑声、军营里的点点滴滴,早已深深刻在心底。这,大概就是所有退伍军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军旅情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