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收到贵州原地生肖集邮研究会今年第二期会刊,闻讯由陈云康和冯光顺共同编著的《原地生肖集邮理论研究暨图鉴》,即将出版付印。这是一册对生肖文化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初报,也是生肖集邮爱好者有益的参考书籍。</p> <p class="ql-block"> 生肖纪时历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历法,由于年代久远,又无文字记载可供考证,一直处在人云亦云的状态,常把生肖与地支、干支、属相、命相混为一谈。</p> <p class="ql-block"> 我国自1980年2月15日发行第一套“生肖邮票”,邮票名称却标注为《庚申年》,把早已淡出现实生活的“生肖”重现邮票,却又误导了对生肖历法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全文转载陈云康先生为该书撰写的前言,以飨感兴趣的集邮朋友</b></p> <p class="ql-block">《原地生肖集邮理论研究暨图鉴》前言</p><p class="ql-block">《原地生肖集邮理论研究暨图鉴》 旨在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 还原并弘扬古老的中华民族生肖文化和现代风行世界的集邮文化 理论研究部分由多年来撰 写的各自独立而又存在内部关联的学术论文整理而成 ,记载了在还原古老生肖文化 ,并以此 为基础解决生肖邮票存在主题原地的理论问题的心路历程和成果 图鉴部分通过展示在集邮 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系列生肖邮票原地邮品图录 旨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铨释古 老生肖文化和原地生肖集邮的内涵 两者犹如灵魂和躯体 ,相附相依 ,原地生肖集邮方具生 命活力</p><p class="ql-block">一、中华民族是全世界唯一具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伟大民族 历史包含历史事实本身和 对历史事实的认知两个层面 历史事实不可复制 ,而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则永无止境 因此 , 对历史事实的记载是评判历史之本</p><p class="ql-block">举两个简单的实例 一如据《史记》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汉孰与我大? "及夜郎侯亦 然 各自为一州主 ,不知汉广大 "其记述的历史事实是滇王和夜郎侯不知道汉的疆域广大 , 而向汉使询问"汉孰与我大? "但最终广为流传的竟是成语"夜郎自大" ,导致对历史事实的认 知有悖于历史事实本身 又如柳宗元的《黔之驴》,其开篇三个字即为"黔无驴" ,仅这前六 字便令人一头雾水 通篇讲述的是一头从外地运到黔地不久的驴 ,被"黔之虎"吃掉的故事 若非名家之作 ,难免会被认为" 自相矛盾、文不符题" 但后人仅据标题《黔之驴》,演化出" 黔驴之技"、"黔驴技穷"两则成语 "夜郎"和"黔驴"便因上述贬义成语名扬天下 ,被打上狂妄 愚昧的烙印</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 ,对于前人对历史的认知不应一味盲从 ,而应通过书、实结合 ,去伪存真 ,给历史 以客观的评判 这是本书读史研史力求遵循的指导原则</p><p class="ql-block">二、与上述两例相比 ,关于生肖的历史事实及其认知问题则十分复杂 生肖究竟起源于何时 何地? 应当如何定义? 其基本功用是什么? 如此等等 ,均查找不到历史文献记载 究其原因 , 无非是当时尚未诞生文字而根本没有记载 ,抑或是由于过于古老 ,文字记载早已灭失殆尽 如果对于生肖文化历史的悠久程度缺乏足够认识 ,只是根据某些与生肖具有共同点或者一定 关联的事物、后代文献资料等进行解读 ,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认知 ,如动物说、地支说、干支 说、属相说等等 ,不但杂乱 ,而且各有漏洞 ,经不起检验 本书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逐一加 以论证 ,并在此基础上 ,尝试重建生肖基础理论</p><p class="ql-block">三、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在书本上查找不到的历史记载 ,只能到民间去寻找答案 根据贵州、 云南以及广西三地部分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生肖地名这一现象 ,推断出这一地带应该蕴藏着关 于生肖方面的其他历史遗存 于是着手从这一方面入手进行挖掘 结果从《黄平县志》等史 料中发现民众以生肖年、月、日举办活动的传统 ,从《赫章苗族文选》所载的古歌中发现用 生肖年、 月、 日记载历史的生肖文化活化石</p><p class="ql-block">苗族奉蚩尤为始祖 ,是一个古老的、没有文字 (实际上是由于长期处于战乱和迁徙状态而导 致文字早已失传) ,而且几千年来基本上处于对外封闭状态 ,未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民族 其 中贵州赫章一带的这支苗族便是缩影 ,历史脉络简单而清晰 其中关于生肖文化方面的遗存 涉及面广、历史跨度长 ,被选作本书研究生肖文化的主要对象</p><p class="ql-block">研究结果发现 ,直到建国后 ,中国已在五千年间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但在局部地区 ,仍然停滞在原始社会状态 ,表现在仍 然保留着部落式管理制度、刀耕火种及弓弩狩猎生产方式、群婚习俗等诸多方面 他们靠" 古歌"记载传承历史 ,通过口口相传所记录下来的关于上古时期的历史事,不但可与《中国 通史》的相关记载相互印证 ,甚至还填补了某些空白 其中涉及到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p><p class="ql-block">混合使用生肖历法和地支历法 例如 ,苗族的传统节日"祭神树"节 ,于每年龙月龙日 (有的 地区为马月马日) 举办 ,为的是纪念其始祖蚩尤在与黄帝轩辕氏、末代炎帝标圈的大战中 , 曾于该日因战败被追杀 ,躲进大树洞中而幸免于难 为感谢神树的庇佑 ,苗族还养成了呵护 树木、保护森林的优良传统 。</p><p class="ql-block">将蕴藏在民间的这些古老而鲜活且传承有序的史实加以挖掘和串联、便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 证明十二生肖是古老的语言形态历法体系这一事实 。</p><p class="ql-block">四、根据在上古时期所发生的生肖历法和地支历法混用的历史事实◇结合人类社会从语言到 文 字 、 从 简 单 到 复 杂 的 客 观 现 象 和 规 律 , 对 其 加 以 解 读 , 得 出 如 下 认 知 : 一是生肖历法的源头可上溯至上古 ,上溯至中原;二是语言形态的生肖历法 ,早于文字形态 的地支历法;三是上古时期尚未推行干支历法 ,证明生肖历法并非源于干支历法 ,且二者之 间没有直接关联;四是属相是由生肖纪年 (即鼠年出生的人属鼠、牛年出生的人属牛等) 而 来 ,是生肖历法的应用实例之一 ,虽属于生肖文化的组成部分 ,但非生肖历法本身;五是十 二生肖地名是由生肖日和集市结合而成 ,如鼠场即逢鼠日的集市、猪街即逢猪日的集市等等 , 也是生肖历法的应用实例之一;六是原位于北京圆明园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兽首 ,系根据生肖 历法中的鼠时、牛时等十二个时辰设计建造的 总之 ,凡与十二生肖有关的事物 ,一是对生 肖历法的直接应用 ,二是对生肖历法应用的拓展 ,概莫能外 结合各类历法书籍中基本都有 十二生肖的内容这一现象,提出"生肖历法"概念 ,即 :生肖是生肖历法的简称 生肖即"生 灵之相" 生肖历法是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猪、狗等十二种动物 作为年、 月、 日、时名称的语言形态历法</p><p class="ql-block">五、生肖邮票的全称应为"生肖历法邮票" ,其主题是生肖历法 凡带有与生肖历法有直接关 联的地名、生肖文化遗址所在地、生肖文物馆藏地 ,都是生肖邮票的主题原地 这是本书关 于原地生肖集邮活动的基础理论</p><p class="ql-block">六、在《郭润康集邮日记 (二 O 一 O )》序言中写道:"知识和智慧是一种随着生命终止 而消失的资源 郭老在有生之年 ,将它们充分利用 ,以报效国家和人民 ,持之以恒 ,无怨无 悔" "言为心声" ,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座右铭、原动力 故愿不避驽钝 ,在权威典籍、 专家 学者们早有定论 ,且已深入人心的领域内另辟蹊径、摸索前行 旨在使人类宝贵的生肖文化 遗产能够正本清源 ,从而得以不断发扬光大 同时也通过对"生肖邮票具有主题原地"的论证 , 为原地生肖集邮奠定理论基础 历经四十多年的实践和十年的理论探索 ,始有所成 。</p><p class="ql-block">七、本书理论部分由陈云康编写 ,图鉴部分由冯光顺编写 由于实践期短 ,理论新创 ,有待 完善或失当之处在所难免 ,期待广大生肖邮友和方家们论证、观摩和指正 ,以便再版时予以 修改 。(全文系从邮刊经文档扫描,AI识别复制而成,故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均有变化,不一一更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本书(打印稿)曾于去年12月初,在上海举办的“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喜获银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