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初四杰之首王勃笔下的千古佳句,让我对滕王阁心驰神往。五月从庐山下来,在南昌有一天的停留时间,我终于踏上了这座位于赣江之滨江南名楼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 抬头瞬间被其巍峨壮观所震撼,又被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所惊叹。</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由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用于宴乐歌舞、吟诗作赋。历史上屡毁屡建29次,现在的滕王阁以古建筑家梁思成先生1942年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为基础,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于1989年建成,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明三暗七”的格式。从外看是三层带大回廊的建筑,而内部实质有七层,下部12米高的高台座,象征着古城墙,给人一种稳重、坚实的感觉。这座昔日的名楼终又以其恢弘之势展现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刚走上一层台阶,悠扬的古乐响起,下面台阶上一群穿着古典服饰的演员们随乐翩翩起舞,裙摆旋转,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一个充滿古韵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因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而名声鹊起,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名楼两边配以“压江”、“挹翠”二亭,与主阁相互呼应。整个建筑是钢筋混凝土仿的木结构,主阁有碧绿的瓦、重叠的檐、层层的斗拱、彩色的柱子、雕花的门和透窗,保留了唐阁那种雄伟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题匾甚多,一楼为初唐僧人怀素狂草书写的“瑰伟绝特”,四周雕有九条龙,故此匾也叫九龙匾,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匾”,取自诗人韩愈为该阁写的赞文,“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步入阁内,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楼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壮观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冯梦龙《醒世恒言》里的一个故事,把王勃来滕王阁作序的那段传奇给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唐代旷世奇才王勃白衣飘飘,站在船头,抬头仰望远方,显得气宇轩昂。</p> <p class="ql-block"> 真人硅胶像,展示当时王勃挥毫疾书,一气呵成写就千古奇文《滕王阁序》的场景。那篇仅773字的序文,竟蕴含了40多个典故,留下了30多个成语,其描绘的景色之壮美、文字之华丽,意境之深远,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令人对其才华赞叹不已。从此王勃的才华和滕王阁的名声远扬,使滕王阁成为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 滕王宴乐图》,声乐阵阵,舞姿优美,让你身临其境,仿佛穿越到盛唐。</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手书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为对联镌刻在阁柱上,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有“西江第一楼”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里有电梯,我们乘电梯直奔顶层六楼。六层是能够游览的最高层,东、西二面重檐之间有2米x5米的蓝底金匾各一块,上书“滕王阁”三个金色大字,由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题写,其书法艺术与皇家气派相得益彰,共同诠释着这座历史古迹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 登阁纵览,雕梁画栋,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六楼即暗九楼,大厅里有“九重天”的题匾。高悬在藻井底层斗拱上,诚如人们所云:“不登九重天,枉作滕阁游”。</p> <p class="ql-block"> 厅正中上方有彩绘贴金的藻井,高悬子母宫灯,由六盏小灯与一盏大灯组成,那笼罩宫灯的穹窿,有288朵斗拱螺旋式勾斗而成。这些精巧的斗拱,共分12层,每层24朵,它象征着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斗拱层层收缩,构成宇宙星图,暗合王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哲思。这是滕王阁的极顶,也是滕王阁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 三面墙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画。有《大唐舞乐》,《霓裳羽衣舞》等,其精湛工艺与生动场景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电梯逐楼而下,每层楼有每层楼的精彩。每一层都是时代的浓缩,无言地向游客传递着那远去岁月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 五楼是明层,为登高揽胜的最佳处。 站在高处平台,凭栏远眺,水天一色,赣江滚滚东去。</p> <p class="ql-block"> 脚下是赣江江面,浩淼的江水,轻泛的小船,历史上多少名人凭栏抒怀,留下了无数的名篇与文字印迹。对面的红谷滩新区的高楼林立,旁边是雄伟的八一大桥。现代与古典在此交融,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那一刻真有一种一步千年跨越古今的感觉,古往今来多少人对它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 近看滕王阁群楼,远望南昌街道迂回曲折,错落有致,一派繁荣景象。 阁下所有景物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的建筑结构堪称一绝,采用中国传统的斗拱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部件组成,层层叠加,相互咬合,不仅具有很强的承重能力,极具装饰性,滕王阁的斗拱精巧细致,造型优美,如同盛开在梁柱间的花朵,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五楼中厅正中墙上镶嵌着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它是由16块黄铜板组成,面积近10平方米,苏东坡用小楷书写,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并由工匠精心镌刻而成。十分珍贵。是滕王阁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 旁边是天才少年王勃拿着酒杯的塑像。我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滕王阁序》赋予了这座建筑不朽的文化生命力,其多次毁灭,却没有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滕王阁之景,与滕王阁之序,交相辉映。跃升为中华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 滕王李元婴“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绘画造诣极高,擅长画蝶,自成一派,在唐朝有“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之说,称“滕王蝶画”。阁中磨漆画《百蝶百花图》中近百只形态各异的蝴蝶在百花丛中飞舞。其取材于自然,完全是手工剪切粘贴,举世无双,极其珍贵。这幅画寄托了今人对滕王阁创始人李元婴的缅怀之情。</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在古代是九九重阳用来祈福祈寿的地方,五层祈寿厅悬挂的“天下第一寿”的匾,那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朱益蕃题的匾,正中间那个硕大的“寿”字,出自清朝光绪皇帝的御笔,感叹其书法之精妙。</p> <p class="ql-block"> 祈福厅中雕刻精美的百福屏,在缅甸花梨木屏上雕刻着不同写法的100个“福”字,寓意福气满满。</p> <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庆祝胜利在滕王阁大摆宴席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四楼是暗层,正厅有大型丙烯壁画《地灵图》,介绍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观之精华。有大庾岭梅关、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龟峰、龙虎山、石钟山、鄱阳湖等。描绘江西七山一水,展现江西钟灵毓秀的壮丽山河。让人联想到王勃那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屡毁屡建29次,历经沧桑,但神奇的是每次毁灭后,总有人怀着对文化的敬畏和热爱,将它重新修建起来。滕王阁历代重建的3D影像位于滕王阁四楼,该展厅通过3D立体影像技术生动再现了滕王阁从唐、宋、元、明、清至今的多次重建历史,形成强烈的千年时空穿越感。这里展显滕王阁毁灭后,宋代建造到又烧毁的部分显示。</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内设多个展厅,展示了大量精美的书画作品,从古代的工笔重彩到现代的写意水墨,书法苍劲有力,绘画栩栩如生,不同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滕王阁在不同时期的风貌,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字画展区的古代字画都是无价之宝。</p> <p class="ql-block"> 清末江西民间木雕窗板,刻的是王勃所作《滕王阁序》的全文。</p> <p class="ql-block"> 三楼,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中厅屏壁有丙烯壁画《临川梦》,基调为灰蓝色,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开启了阁中戏曲先河。</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三楼平台,抚摸着雕花木栏远眺,赣江碧波与红色廊柱交相辉映,终于明白王勃笔下“层峦耸翠,上出重霄”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江西人杰地灵,三楼四周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生动描绘了江西自秦至清的80位各领风骚历代杰出人物。让我的指尖拂过墙面时都带着虔诚。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朝代,穿着不同朝代的服饰,代表不同的领域杰出人物,但在这壁画里,都和谐统一地展现出江西文化的底蕴。他们的故事就是一幅历史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他们当中有文天祥、王安石、欧阳修、朱熹、陶渊明、黄庭坚、杨万里、汤显祖、曾巩、詹天佑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80名古代名人都来自江西,他们卓越的才华在各领域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我们通过观赏这些壁画,深入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们为江西乃至全国历史的做出重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这石雕作品是元末清初的原件。</p> <p class="ql-block"> 走出滕王阁。主阁周围是一片精心打造的古典园林,是江南的唯一的皇家建筑。园内假山怪石林立,小桥流水潺潺,奇花异草争艳,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江南水墨画中,感受到江南园林的精致与秀美。周边的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将滕王阁映衬得更加壮丽辉煌。</p> <p class="ql-block"> 踏上古色古香的《滕王阁诗词集锦》长廊,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千百年来江西大地群贤辈出。文人墨客熙来攘往,文化底蕴博大精深,苏轼、王安石、张九龄、韩愈、杜牧、欧阳修、白居易……。不计其数文化名人在此吟诗作赋。进一步丰富了滕王阁的文化内涵。据统计与滕王阁相关的诗词歌赋、文章题刻多达千余篇,这些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滕王阁的文化天空。我们在此欣赏诗词歌赋与独特的碑刻,书法艺术,真有幸啊。值得好好品味。</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不仅是一座历史景观,更是一座人文丰碑。 灿烂的华夏文明。古老浑厚的建筑,神秘的美的传说,让人读不尽解不完。</p> <p class="ql-block"> 历史车轮走过了1300多年,滕王阁经受了血与火的淬炼。依然傲然挺立。恰似中华文明的精神隐喻,外在建筑可随时代更易,内在文脉始终生生不息。漫步在赣江边,所见不仅是赣水苍茫,这座浴火重生二十九次的楼阁,更是永不褪色的文化图腾,在悠悠江水声中,向每个来访者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愿这座千年古阁永远矗立在赣江之畔,见证时代的变迁,传承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8日制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谢谢关注与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