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13,西班牙格拉纳达——西班牙龙达。离开格拉纳达前,游览了此行西班牙的重头戏阿尔罕布拉宫这个著名的网红打卡点。有人说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地方能让你瞬间穿越回中世纪,那一定是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p> <p class="ql-block">阿尔罕布拉宫融汇着穆斯林、犹太教和基督教风格的著名历史古迹,这是阿尔罕布拉宫的入口,别具一格的绿植墙。其设计融合了园林景观与防御功能。宫殿外墙环绕着修剪整齐的绿植,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既美化环境又增强视觉防护效果。</p> <p class="ql-block">我们以身入局,融入这绿意盎然的风景中。</p> <p class="ql-block">在树木葱茏的山顶,150米高的阿尔汉布拉宫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与对面中世纪建造的阿尔贝辛区和谐地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这是桃金娘中庭,这座夏宫以波斯式花园和水利系统闻名:这是水景构建的天堂意境,桃金娘中庭的镜面水池与狮子喷泉,用潺潺水声与倒影演绎摩尔工匠的“天堂花园”哲学。水面几乎与路面平齐,显得开阔而亲切。南、北两端的小型涌泉与池水形成静与动、横与竖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一波横七竖八的拍照开始了,有的要求要横拍,有的觉得竖起来拍更漂亮,所以这组照片背景一样,横竖不一,难为我们摄影大师Z同学了。不过这也恰巧符合了本庭院的建筑横竖构想。</p> <p class="ql-block">这是桃金娘庭院的另一侧拍的景色。依然美丽梦幻。</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梦幻照也来了。</p> <p class="ql-block">阿卡萨巴城堡的俯瞰视角——登上城堡的瞭望塔,脚下是格拉纳达红瓦白墙的老城全景,远处山峦若隐若现,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壮美在此交汇。图一四方平顶的建筑是卡洛斯五世宫殿。</p> <p class="ql-block">看到阿尔罕布拉宫的卡洛斯五世皇宫,它是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外部为方形轮廓,内部设计为圆形中庭,形成强烈的几何对比。其外方内圆的独特结构,让我们不由自主都联想到福建土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尔汗布拉的自然环境宁静清新,花园里的玫瑰、橘树和桃金娘为摩尔人所遗,芬芳馥郁;园中还有从英国移植的榆树。</p> <p class="ql-block">阿宫里的伊斯兰园林,庭院的布局像大多数东方园林那样,随山就势,不拘一格。庭园内的景物很少,树木花草、喷泉水池结合几条坐凳,构成空灵静谧的休憩空间。在围合庭院的围墙上常开辟漏窗,将外围的景物借入园中,起到了扩大空间的效果。我们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拍照。</p> <p class="ql-block">绿植墙属于宫殿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最初以实用功能为主,后期逐渐融入美学设计。其建造理念体现了阿拉伯传统建筑中对自然元素的融合运用。 这样的框景设计,是我们认为的拍照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墙面繁复的几何花纹与阿拉伯铭文在阳光斜射下形成流动的光影,细节之精美令人屏息。</p> <p class="ql-block">阿尔罕布拉宫的花园更是美不胜收。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潺潺的流水声为这宁静的环境增添了一份灵动。漫步在花园中,感受着微风的吹拂,欣赏着四周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我们找寻自己心仪的玫瑰和它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宫内的角落,阳光透过繁茂的植物阴影流淌着光芒,光与影变幻其间,一道道宫墙外便是阳光灿烂的格拉纳达,明媚与阴柔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美丽的地方我们集体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这是狮子庭院,庭院四周环绕124根棕榈树形大理石柱组成的拱券回廊,运用黄金分割比例与马蹄形拱门等元素,体现了伊斯兰建筑对几何美学的极致追求。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朋友,与美合影也是我们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狮子庭院的十字形的水渠将庭园四等分,中心是狮子喷泉,四周是圆形大理石水盘,是按照《古兰经》描述的“清泉亭下流”的意境布置的,令人联想到沙漠中的绿洲。成双结队合影留下纪念。</p> <p class="ql-block">恰逢几个外国青春美少年少女请求我们帮忙照相,于是乎,我们几个中年少女大妈和这几个外国的青春少男少女在这个美丽极致的地方PK一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轩尼洛里菲花园给予我们的的治愈感 , 穿过绿廊与玫瑰园,登上水渠中庭,喷泉与花丛的对称设计让人瞬间平静。这里是摩尔贵族避暑的夏宫,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几个世纪前的低语。我们也在静听低语。</p> <p class="ql-block">阿尔罕布拉宫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西班牙的变迁与发展,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我们倚着廊柱,静听历史的回音</p> <p class="ql-block">最高的尖塔是科马列斯塔,塔下就是最负盛名的纳塞瑞斯皇宫。走进宫殿内部,更是如同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精美的雕刻、华丽的装饰、绚丽的色彩,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摩尔人的艺术天赋和精湛技艺。那错综复杂的走廊和庭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迷宫之中,充满了神秘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科马列斯塔下,我们几个中年少女又走到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阿尔罕布拉宫,我们驱车前往西班牙最后一站龙达,龙达小镇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马拉加省西北部的一座悬崖上的白色小镇,以壮观的峡谷地貌、斗牛文化发源地及浪漫的“私奔之城”美誉闻名,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时代。这是我们进入龙达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龙达小镇,坐落于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小镇。诞生于罗马帝国时代,据说三千多年前,一批旅人风尘仆仆地爬上这座750公尺的峭壁,发现这里地势险要,河流丰沛,食物丰美,于是安营扎寨,造出了第一座房子......</p><p class="ql-block">这白色的房子如同一颗白色的种子,随后,剧院、教堂、街道依次蔓延整个山坡,最终成为一座繁荣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小镇被埃尔塔霍峡谷分割为新旧城区,其险峻的地势和白色建筑群构成“云端之城”的独特景观。这是传说中的新桥,说是新桥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镇有每一个都足以让它为世人所瞩目的称号的。如“白色的天空之城”、“悬崖上的小镇”、“建在云端的城市”、“全世界最适合私奔的地方”、“ 斗牛士的故乡”等等,这些标签汇聚了最让人心动的词汇:美丽、神秘,险峻、纯洁、浪漫、私密、刺激、狂热。</p> <p class="ql-block">这些词汇我们现在只需要美丽,美美哒拍照。穿过这道门,就进入了旧城。</p> <p class="ql-block">龙达各场景留下我们向往美好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镇中心,有这个斗狮雕塑,这个以斗牛发源地著称得小镇难道也要成为斗狮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龙达被称为现代式斗牛的发源地,这里先后出现了两个辉煌的斗牛家族。第一就是在18世纪的罗梅罗家族,他家的三代斗牛士都成为当时最伟大的斗牛士,据说这个家族有个勇士他一生中共斗杀了超过5000头公牛而自己毫发无伤。另一个斗牛家族就是奥德涅斯家族,其中的安东尼奥德涅斯更是被著名作家海明威追捧,作家千里迢迢来到小镇,只为一睹这位传奇斗牛士的风采。我们在斗牛场外摆花架子。</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这家大众点评风评比较高的、里面挂满老板和杰出斗牛士合影的图片,显得有很高的段位和悠久的历史,我们在牛排馆吃红酒牛尾、牛排、沙拉…。</p> <p class="ql-block">D14,西班牙龙达——直布罗陀海峡——摩洛哥丹吉儿。今天离别了西班牙,乘船横渡直布罗陀海峡,目标非洲大陆的摩洛哥。直布罗陀海峡这是一个在地理课上烂熟于心的名字,今天终于一睹它的容颜。我们从西班牙的阿尔赫西拉斯乘船至摩洛哥的丹吉尔(Tanger),航程约30分钟至1小时。但轮船延误了2个小时且没有任何广播告知缘由,加上上船全程的拖沓,令我们更加体会“出了国更爱国”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到摩洛哥全程1758km,从另一个港口坐轮渡半个多小时就能到摩洛哥城市丹吉尔了,两岸能互相望见对岸的景色。但今天我们前后耗费了8个多小时。尽管如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轮船穿越海峡时,我们纷纷到甲板领略直布罗陀海峡的风采。这位帅哥单人要上演“泰坦尼克号之飞翔”?🥹</span></p> <p class="ql-block">Z家这个“泰坦尼克号之飞翔”如何?深情度还是不够,缺乏耳鬓厮磨之意境,继续努力哦😆</p> <p class="ql-block">站在甲板的我们任海风轻抚,一张张与海融为一体的照片出炉了。</p> <p class="ql-block">外国小盆友也在甲板上欣赏风景,姐姐带着弟弟,很温馨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上岸后居然还要摆渡车载我们到航站,历时5分钟,这个路程让我们领略了北非摩洛哥的地大气势。地导小马如约接上我们,小巴士前往景点的路上,我们目睹了一场据说庆祝国王任职26周年的游街,警车开道,而后加长林肯车和加长宾利紧随其后,然后是高举总统画像和高举彩旗的民众,好气派!</p> <p class="ql-block">小马带着我们直奔丹吉儿旧城而去,让我们领略这座北非最大的海港城区的老城风貌。街道狭窄交错如迷宫,房屋密集且样式多样,保留传统手工作坊与市集。市集周边聚集咖啡馆、杂货铺,充满市井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今天晚餐,安排在热闹的老城民族风情餐馆。小马安排我们品尝地道阿拉伯民众餐饮。一顿操作下来,我们是借着有点饿了,勉强吃了这餐色彩丰富、香辛料十足的传统大餐,比如塔吉锅,据说是摩洛哥传统国菜,采用陶土锅焖炖,常见搭配包括牛肉、乌梅、鸡蛋等,汤汁浓郁且带有果香。耗费大约900多¥,大家又想念中国的美食了。</p> <p class="ql-block">在今晚的几道菜中,大家最难忘的是这道叫“古斯古斯”的名菜。以杜兰小麦粉制成颗粒状,外形类似小米,常与鸡腿、羊肉、胡萝卜等炖煮,加入红酒、肉桂粉等调料,形成咸鲜微辣的汤汁,混合后食用。地导极力推荐这道国宴级别的名菜,还说每周只制作一次,今天恰逢制作了且只剩下一份。我们满怀期待地品尝到这道名菜,集体都表示再也不想吃了,估计是我们品尝这道菜的段位还不够。而“哭死哭死”成了我们这几天的梗。</p> <p class="ql-block">饭毕,我们继续游览这个被称作《一千零一夜》的现实场景原型,保留中世纪阿拉伯旧城区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丹吉尔老城区的古城墙遗址,是15世纪由葡萄牙人建造的围墙,将整个老城区包围起来,形成独特的“城墙之城”景观。 我们吹着海风,在这个城墙下完成一组打卡照,冰团长的打扮已经接近本土了。</p> <p class="ql-block">本团进入摩洛哥7+1第一张合影,宋导以团员身份入选我们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D15,摩洛哥丹吉儿深度游——摩洛哥舍夫沙万。今天早上第一站非洲洞。非洲之洞是摩洛哥丹吉尔大西洋海岸的天然海蚀洞穴,因洞口轮廓酷似非洲大陆地图,还含马达加斯加岛的形态特点而得名,兼具自然奇观与神话传说,当地传说洞穴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劈山形成海峡时造就此洞。现<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丹吉尔标志性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无意中拿起手机拍到这帧一对母子的剪影,感觉很美。</p> <p class="ql-block">招呼伙伴们在非洲洞玩起了剪影照,熟悉他们的人能认出是谁吗?</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远观斯帕特尔海角灯塔。灯塔高耸醒目,夜间灯光为航行船只提供导航,其建筑形象被印制在摩洛哥200元货币上。</p> <p class="ql-block">于是乎,向马导借了张200元摩洛哥纸币,大家纷纷手执200大元以斯帕特尔海角灯塔为背景打卡了。</p> <p class="ql-block">独闯非洲的8人小分队在斯帕特尔海角灯塔前合影了,但是宋导明显和我们保持距离,还没完全融入我们的团队。</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摩洛哥方向指示牌。眼前这根木牌可不一般,它左边指向"地中海(Méditerranée)",右边通往"大西(OcéanAtlantique)",摩洛哥是少数同时拥有地中海(350公里海岸线)和大西洋(1835公里海岸线)的双海国家,站在这里仿佛一脚踩进两个蓝色星球。这两块木板路标的语言密码:阿拉伯语和法语双语标识,就像摩洛哥的文化DNA——左手牵着非洲的热情,右手挽着欧洲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我们正站在非洲大陆最神奇的"地理选择题"前呢,怎么能不给出答案呢,拍照就是我们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双海交界处的海水也与众不同,深蓝和浅蓝交汇出星空蓝的美丽。站在岸边的礁石上,向远处望去,只见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在北非美艳的阳光照耀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驱车前往下一个小镇蓝白小镇舍夫沙万。舍夫沙万是一座小山城,葱郁的山谷中,一幢幢蓝白色调的小楼房错落有致,宛如一幅梦幻画卷。<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的蓝色,像是大海与天空的私语,温柔地抚慰着每一个旅人的心。</span>远处的云朵遮挡住了即将落山的太阳,稍后云朵散开,阳光洒在舍夫沙万小城上,为这座蓝白色彩的小城增添了金色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蓝色景观是舍夫沙万的核心标志,建筑群以钴蓝、湖蓝、天蓝等色调为主,覆盖门扉、阶梯及墙壁。关于蓝色起源的推测包括:①犹太文化象征:二战期间避难此地的犹太人将蓝色视为圣洁与和平的象征。②防蚊功能:早期居民使用蓝莓汁涂抹墙面以驱虫。③地中海传统:蓝色带来视觉凉爽感,适应炎热气候。</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这个蓝色小镇的大街小巷,感受阿拉伯、犹太与摩尔文化的交织;欣赏居民常在蓝色巷道休憩,猫咪自由穿梭的独特街景。</p> <p class="ql-block">在舍夫沙万,蓝色不仅是色彩,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三人行必有蓝色调调。</p> <p class="ql-block">巷道里的蓝色居家屋都令我们感觉新奇,鱼贯而出排队照相。</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舍夫沙万的蓝不是颜料涂鸦的,是蓝色天空碎在人间而成 ,所以我们为之着迷。</p> <p class="ql-block">漫步街区,随心所欲拍照,只是左上角这位女士,这样大包小包的造型令旁边的歪果仁都不忍直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入住的民宿,也是蓝白基调。</p> <p class="ql-block">民宿里处处皆有可拍照片的背景墙,这是伉俪情深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此行单身狗自嗨照,突然冒出的宋导说他也是此行单身狗,他的加入让我们都显得苗条多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晨鸡鸣时分,我在民宿顶楼所拍的蓝白小镇,远方的山被雾气笼罩,蓝白中更显温柔,蓝色温柔了这方土地,我们也应该被温柔以待。</p> <p class="ql-block">薄雾中的蓝白小巷,像未干的水彩画,等待第一缕阳光定格成永恒。</p> <p class="ql-block">在民宿等待早餐、等待日出的时刻,肉包子、煎饼、煎蛋、豆浆、白粥、油条,中国老板娘准备的早餐挺丰富的。</p> <p class="ql-block">民宿顶楼可以拍出蓝白小镇清晨的韵味。我们怎么会错过这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无需取悦任何人,在舍夫沙万绘出梦的篇章,每一步都是风景。</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人内心都有童真的渴望,玩起吊篮我们很来劲。</p> <p class="ql-block">这个角度可以俯瞰舍夫沙万全景,拍完照片,我们就奔赴下一个美丽的地方菲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D16,摩洛哥舍夫沙万——摩洛哥菲斯(也有音译为福兹),菲斯作为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当下摩洛哥的第三大城市,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作为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它与中国无锡、西安等13个世界古老城市是友好城市。</p><p class="ql-block">今天第一站远观皇宫,大家冒着高达39℃的酷暑,完成了菲斯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皇宫前的个人打卡照</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布日卢蓝门。这是18世纪翻新的仿古城门,以蓝色马赛克拼花闻名,透过蓝门可见一个绿色的塔楼,蓝绿两种颜色分别代表伊斯兰文化中的和平与生命力,蓝门是进入老城的主要入口。大家精神可嘉地在39℃高温下完成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兴许天气实在太热,蓝门前的个人打卡照就这么几个。</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漫游老城。老城拥有近9000条狭窄街巷,形成迷宫般的布局,被公认为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中世纪风格城市群。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老城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并纳入世界重点文物紧急抢救项目。我们在当地导游的引领下,穿梭在狭窄的巷道,期间进入一家铜器手工作坊,领略铜器匠人不用图纸即兴创作的精湛的铜器制作工艺,作坊内展示了大量精美铜器器皿,宋导购买了一款铜盘,不愧是名叫宋钱。</p> <p class="ql-block">漫游老城,就是在《一千零一夜》的场景里徜徉。阳光洒在老城的石板路上,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菲斯以传统手工业著称,尤其是皮革染色和铜器制作。地导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皮革染坊沙拉丁皮革染坊。其皮革染坊使用天然植物染料,染料配方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颜六色的染缸成为标志性景观。此地味道极为浓烈,作坊员工给我们分发薄荷叶,我们手执薄荷叶俯瞰作坊染缸。</p> <p class="ql-block">真心佩服这3+1美女和帅哥,他们居然能在这样的“臭不可闻”环境中微笑拍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四站,阿布伊南神学院。</span>被视为菲斯最美丽的校园,有喷水泉,祈祷所和学生宿舍。学院禁止进入,学生宿舍可以参观,我们集体在学生宿舍拍个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D17,摩洛哥菲斯—拉巴特—卡萨布兰卡。这是莫罕默德五世皇陵,在陵墓入口两侧,皇家骑兵身着鲜艳的军服,骑着马匹,显得庄严肃穆。我们纷纷与之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哈桑塔与清真寺遗址,哈桑塔是摩洛哥拉巴特市的历史遗迹,原为12世纪哈桑大清真寺的宣礼塔,因1755年地震导致清真寺损毁,现仅存塔体和300多根断柱。该建筑曾是摩洛哥最大的清真寺,未完成时便因地震停工,现成为拉巴特的重要历史符号。 哈桑塔的设计师是JabiribnAflah,他同时是西班牙塞维利亚吉拉尔达塔的设计师,这两塔被称为姐妹塔。</p> <p class="ql-block">以哈桑塔为背景我们完成了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第一次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以哈桑塔为背景的个人打卡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寝。穆罕穆德五世是受摩洛哥人尊敬的国父。在他带领下,摩洛哥于1956年摆脱法国“保护”获得独立。</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这是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大剧院。大剧院于2025年建成,已成为摩洛哥的文化地标之一。 剧院设计灵感源自布赖格赖格河的流动形态与阿拉伯书法元素,采用波浪形线条和流体造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距离大剧院不远的穆罕默德六世塔,高250米,该塔是穆罕默德六世(现摩洛哥国王)为纪念其1999年7月30日登基而建,现已成为拉巴特的重要地标。穆罕默德六世塔融合了传统阿拉伯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元素,塔身装饰有代表摩洛哥文化的图案,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拉巴特的象征性建筑,其高度和规模反映了摩洛哥的历史地位与王室权威。</p> <p class="ql-block">我们以这两座现代化建筑为背景拍个人照。</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这是乌达亚城堡,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这是电影《碟中谍5》取景地而广受关注,城堡台阶和城门成为标志性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也必须在这打卡。</p> <p class="ql-block">这组个人打卡照比较像《碟中谍5》的人物形象的当属最后一张的宋导。</p> <p class="ql-block">乌达亚城堡始建于1195年阿尔-默哈德王朝时期,最初作为军事要塞,用于防御和远征西班牙。其装饰融合阿拉伯与穆哈德王朝风格。这是城堡内的局部布局。</p> <p class="ql-block">城堡毗邻海岸,赭色城墙如巨手环抱,白色浪花在大西洋高墙下碎成雪沫,在城堡围墙居高临下往下看,海滩上的帐篷、穿着泳衣的人群像沸腾的饺子,很是热闹。我们在围墙边玩起了团体正面和背影照,背影照右侧两位手没伸直啊。</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城堡内,满眼上白下蓝的房子,蜿蜒的小巷仿佛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梦幻世界",蓝白相间的建筑群与地中海风格的融合形成独特美感。</p> <p class="ql-block">继续驱车抵达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卡萨布兰卡,这是卡萨布兰卡著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夜景,也是我们明天的打卡点。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经典电影《卡萨布兰卡》的故事发生地。</p> <p class="ql-block">D18,今天游览目标是哈桑二世清真寺。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宣礼塔高210米,为全球最高宗教建筑之一。大殿屋顶可遥控开启散热,建造灵感源于哈桑二世国王的梦境,据传真主启示“宝座应建在水上”,所以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p> <p class="ql-block">寺内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在四面墙壁上镶出阿拉伯人喜爱的几何图形。大厅内铺着红地毯,拐角处巧妙地摆放着一些精品饰物,在高达20米的巨型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更显得整个寺院富丽堂皇。再加上22扇铜制大门像肃立的卫士,散布在寺院内的1000个大小不一的喷泉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宫女,使进入哈桑二世清真寺的信徒仿佛置身在华丽的王宫里。</p> <p class="ql-block">进入这个清真寺,必须脱鞋而入。所以,我们在寺内拍的照片都是光脚或穿着袜子的,看起来怪怪的😊,尽管如此,不论是站还是坐,我们依然很阳光灿烂地微笑而对。</p> <p class="ql-block">一波光脚丫个人照片新鲜出炉啦</p> <p class="ql-block">今天她们两个闺蜜衣着鲜亮,拍照效果很好,在金碧辉煌的寺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真寺内的淋浴房。</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外的类似莲花台成了我们拍照的最佳场地。</p> <p class="ql-block">以高高的宣礼塔为背景,我们完成了寺外广场的合影。他们说这个从低到高的弧形造型很符合这个建筑的风格,所以我和P老师有幸站在C位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海上清真寺是摩洛哥全国的团结和信仰的体现。为了实现国王的这个宏伟梦想,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筹措资金,最终筹集到5亿多美元而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默罕莫德五世广场,鸽子的天堂 ,🈶当地人在兜售鸽子饲料,我们只是来打卡的。自此,我们西葡摩三国欢乐游所有景点全部完毕。</p> <p class="ql-block">此行如果有遗憾,那就是未能前往阿雍城(阿尤恩),作为三毛粉丝,大学时代争相阅读三毛作品,很想去看一看三毛笔下的《哭泣的骆驼》和《撒哈拉的故事》里的场景,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追逐三毛向往的自由的灵魂。这是由摩洛哥实际控制75%领土的,有领土争议的联合国未承认的西撒哈拉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真诚至纯的三毛用她温暖入魂的文字荡涤了无数爱她的读者的灵魂,才引得人们争先恐后念念不忘的要去追随她曾经生活过的西属撒哈拉沙漠里的家的踪迹,可见,真诚至善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也是彼此最美好的双向奔赴……</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摩洛哥首都机场,旅程落幕,心中风景却长存,特别深刻印象的是摩洛哥小朋友遇到我们都会微笑的用中文“你好”打招呼,让我们感受到了摩洛哥人对中国人的友好,让我们一路上心里暖乎乎的。当然也体会到这个国度现代与落后的冲突,卫生状况需要提升的真实。每一帧回忆,都是时光的馈赠,归来时字里行间都是和伙伴们一起的印记。又要开始积攒期待,期待下一次再和伙伴们一起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