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一抹红】银发丹心映军魂

英姿JSP

<p class="ql-block"><b>昵 称: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73362027</b></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年前的初夏,我作为服务于部队基层干休所的医务人员,有幸参加了军区老干部工作“三先”事迹巡回报告团,并兼报告团随行医疗保健医师。光阴似箭,岁月如歌。当年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犹如昨日。而今回首,这场场军区巡回报告会,不仅是一次相互学习的经验交流,更是一场穿越时光的精神接力,一次革命传统的生动传承。它留给我的感悟与思考,随着岁月的沉淀而愈发醇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军区礼堂首场报告会)</b></p> <p class="ql-block">  当年巡回报告团的成员中,有在干休所建设中创新服务模式,被誉为“老干部贴心人”的干休所所长;有离休后笔耕不辍、撰写革命回忆录的军区报社老社长;有默默无闻将毕生积蓄捐资家乡建造希望小学的已故老首长的夫人边阿姨;有随部队首批进驻西藏,在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的雪域高原奉献39年。离休后回到原籍安徽阜阳,为青少年的成长奉献光和热的老首长;有为创办我国第一家军民共建的老年高等学府——金陵老年大学、著名书法家舒同的入室弟子的老首长;还有像我这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老干部工作者。我们来自不同单位,年龄相差悬殊,却因共同的使命集结在一起。报告团行程数千公里,足迹遍布军区各部队机关及老干部比较集中的地区。每到一处,会场总是座无虚席,掌声经久不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首长眼中闪烁的泪光,那些年轻官兵脸上流露的敬仰,构成了我记忆中最动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在巡回报告中,最打动人心的是这些离休老首长们的先进事迹。一位抗战时期的老首长生前时刻心系着沂蒙革命老区人民生活,关心着下一代成长。将毕生积蓄率子女捐资25万元,在家乡兴建希望小学,圆了450多名贫困山区孩子的入学梦,用实际行动回答了“革命为什么,当官图什么,身后留什么”;一位原军区报社老首长在编写29军军史时,当讲到253团攻打金门登陆后,在敌强我弱,弹尽粮绝,后援无望的情况下,仍与敌人血战到底,有几十位指战员打光了子弹后跳入大海,在敌机枪扫射下,全部壮烈牺牲。29军两批登陆部队共9086人,除少数被俘外,大部分英勇捐躯,他们那种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教育着我。这些事迹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实而震撼人心。我清楚地记得,在某部队机关报告时,一位老首长讲到动情处突然沉默,会场鸦雀无声只听见此起彼伏的抽泣声,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革命传统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概念,而是由无数鲜活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军区首长接见报告团成员并合影)</b></p> <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干部工作者代表,我的报告侧重于服务老首长的工作体会,我讲述了如何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关心老首长的生活起居,如何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与回忆,如何在细微之处体现对革命前辈的尊重。令我意外的是,这些看似极平凡的工作细节,却引起了广泛共鸣。一位年轻干事会后对我说:“您让我明白,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历史,服务老干部就是传承红色基因。”这句话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工作价值远超日常事务本身,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报告团团长讲评每位成员的发言稿)</b></p> <p class="ql-block">  巡回报告过程中,我见证了革命精神代际传承的感人场景。在某集团军报告会上,这位为创办我国第一家军民共建的老年高等学府——金陵老年大学的老首长现场写诗作画赠送给年轻军官,嘱咐他们“不忘初心”;在每一次报告结束后,总有许多年轻官兵围着老首长请教问题、请求签名。这些画面生动诠释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的心灵共鸣。</p> <p class="ql-block">  对我而言,这次巡回报告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从其他报告团成员身上,我学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情操。这些老首长的感人事迹,使我们看到了老前辈、老党员爱祖国、爱人民、爱军队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看到了他们老骥伏枥、余热生辉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深刻内涵。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尽到了责任,自己的思想是否配得上服务这些革命前辈的资格。这种自省成为我日后工作的不竭动力。</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年过去,当年报告团中的几位老首长已近百岁或已离世,我也由中年迈入了老年。虽说时过境迁,但老首们传递的精神火炬依然在燃烧。今天,当我们面对价值多元的社会环境,当年的巡回报告更显其深远意义。它告诉我们,革命传统教育不能停留在书本里、口号上,而需要通过鲜活的人物、真实的故事、情感的共鸣来实现,老首长既是革命历史的亲历者,也是红色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言传身教是最有说服力的教材。</p> <p class="ql-block">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那场跨越军区的精神巡礼,恰如一场穿越时光的接力赛。老一辈革命者将精神火焰传递给我们,我们的责任是让它继续照亮前行的道路。作为当年报告团的亲历者,我深感荣幸;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我深知责任重大。愿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让他们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永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我们参观了上海一大会址并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  这场二十四年前的精神盛宴,留给我的不仅是珍贵的回忆,更是终身的教益。它教会我,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前辈的最好告慰,就是把他们的理想变为现实。这或许就是我此生入学、入队、入团、入伍、入党、入职以来心中的一抹红吧!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将继续以当年报告团老首长们为榜样,把他们的革命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b>图片资料: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文字撰写: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音 乐:《军魂永驻》</b></p><p class="ql-block"><b>编 辑:英姿JS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