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父辈的抗战》 前言</b></p><p class="ql-block">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 class="ql-block">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p><p class="ql-block"> 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我会会员的父辈,在国难当头之际,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奔赴抗日战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战斗。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习近平主席还强调:“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缅怀抗日先烈,要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会将所属红色薪火相传宣讲团宣讲员、会员的40多篇父辈抗战经历编写的故事内容汇集成册,形成了十余万字的完整版,并在进行了严格的审定与修正后,编辑出版了这本《父辈的抗战》。</p><p class="ql-block"> 《父辈的抗战》以40多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宏大历史画卷,深情回顾了我们的父辈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付出和贡献,深刻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部纪念抗战胜利、缅怀抗日先烈的佳作,也是一部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p><p class="ql-block"> 在本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会员中开国将领、英烈后代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鸣谢上海千禄商贸有限公司对本书印刷费用的赞助!</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色血脉传承研究会</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p> <p class="ql-block">廖容标(1912年—1979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廖鲁春:廖容标将军之女,红色薪火相传宣讲团团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菩萨”司令</b></p><p class="ql-block"> 整理宣讲:廖鲁春</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廖容标是江西赣州人,1929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他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p><p class="ql-block">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父亲受党中央的派遣,只身一人,从延安来到山东淄博开展敌后抗日工作。党把他作为种子,撒到敌后,他就要在那艰难的环境,在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最后燃烧起雄雄的抗日烽火。</p><p class="ql-block"> 临走时,按照组织规定,父亲脱下了洗的发白的军装,换上了长衫;摘下了军帽,戴上了灰色礼帽;拿上改了名字的证件;上交了心爱的枪支;最后恋恋不舍的从贴胸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他视如生命的党证,看着那交织在五角星上的镰刀和铁锤的党证时,父亲脑子里一阵空白,手指也僵硬地不听使唤,这个做工粗糙的党证,里面印着他决心以生命去为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治纲领。</p><p class="ql-block"> 自从入党以来,它一直在我父亲贴胸衣服口袋里放了整整六年零7个月,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啊!它伴随着父亲转战闽赣苏区,参加五次“反围剿”;捍卫红色政权;伴随着父亲爬雪山,过草地,走过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伴随着父亲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聆听毛主席的教导;伴随着父亲多次身负重伤,出生入死…。</p><p class="ql-block"> 如今却不得不暂时分离了,父亲抚摸着它,轻轻的翻开,一个字一个字的把那早已背的滚瓜烂熟的十大政纲,又默默地读了一遍,“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权……”,他把它们刻在了心里,把党的信念融入到了血液里……父亲慢慢地合上了党证,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地把它交给了领导。</p><p class="ql-block"> 从此,他就要告别朝夕相伴,生死与共的战友,踏上新的征程,到敌后艰难的环境,去开辟新的战场,投入新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父亲与当地的党组织和进步人士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37年12月26日组织、发动和领导了山东省著名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父亲任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在很短的时间里,部队就发展到了上万人。父亲努力执行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他领导的这支由学生、农民、矿工组成的起义队伍,神出鬼没,英勇善战,取得了一连串的战斗胜利。他们炸毁了日伪军机车上百辆,掀翻了胶济线的铁轨十多公里,歼敌2万多,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p><p class="ql-block"> 他领导的部队继承了红军的光荣传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快就发展成了受群众爱戴的八路军队伍。他们与老百姓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p><p class="ql-block"> 战斗中,他多次遇难,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当地广泛流传着许多他打仗的故事,他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菩萨司令”。</p><p class="ql-block"> 那时,日本军队践踏着山东的大片土地,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苦不堪言。八路军英勇抗战,国民党军队却节节败退。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固派、土匪、道会门各种势力盘踞在淄河流域。他们占山为王,各霸一方,勾心斗角,盘根错节,四处散兵游勇,到处兵荒马乱。一些乘乱拉起的队伍,也自封司令,有的还拉大旗作虎皮,打着我父亲部队的旗号,以抗日为名,公开抢夺老百姓的钱财和物资,欺压老百姓,以扩大他们自己的势力。</p><p class="ql-block"> 老百姓民不聊生,急切盼望八路军来解救他们。当地有一伙恶霸土匪,打着抗日的旗号却不打日寇,专门欺压老百姓,抢夺老百姓的粮食。他们嫌抢来的煎饼不好吃,竟把煎饼放得发了霉,又给村民们扔了回去,索要鸡鸭牛肉。</p><p class="ql-block"> 父亲率领的部队经过这里,知道这件事后,就把这些发了霉的煎饼从乡亲们那里买了过来。他把这些煎饼放到缸子里用盐水煮开,冲洗后自己吃,而把节省下来的粮食送给老百姓。警卫员看不过去了,说:“我们干嘛要去吃这些发霉的煎饼啊!”父亲说:“我们八路军是穷人的队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像土匪那样糟蹋粮食,这些发了霉的煎饼谁来吃?当然是我先吃。因为我们是共产党人!”</p><p class="ql-block"> 老百姓知道后,都非常感动,说:“廖司令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司令’啊!”从此,父亲的美名更加广泛地在十里八乡传开了。他的“菩萨军”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亲人!</p><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末,我父亲廖容标时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决定对一贯欺压老百姓的恶霸势力头目,盘踞在太和庄的吴鼎章进行警告,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同时动员他们一起去抗日。</p><p class="ql-block"> 土匪吴鼎章的势力很大,上千号人马,武器装备精良。他心狠手辣,拼命地扩大他的地盘和势力。父亲要去,显然是非常危险的。部队的政委和其他干部都不同意他去。</p><p class="ql-block"> 父亲说:“党的事业要求我们打开淄河地区的局面,动员一切可能的抗日力量。我是领导,我必须去!”父亲考虑了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了预案,做好了大部队的接应安排后,就带了四名警卫员冒着危险,去闯土匪窝了。</p><p class="ql-block"> 四名警卫员每人配备了三大件:一支驳壳枪,里面装满了子弹并且上了膛,一把大刀和四枚手榴弹。父亲一行五人来到太和庄前,只见道路两旁,土匪已经设下了埋伏,荷枪实弹,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们,摆出开战的架式。</p><p class="ql-block"> 父亲走近寨门,往上看,只见寨门楼上架着两挺机关枪,黑黝黝的枪口对准着他们来的路;往下看,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所有的枪支都顶上了子弹,杀气腾腾,如临大敌。</p><p class="ql-block"> 看来吴鼎章是做贼心虚,以己度人,怕八路军也来个乘机袭击。父亲他们对此毫不畏惧,径直朝寨门走去。“什么人?”守寨门的土匪,虚张声势明知故问地喊道。</p><p class="ql-block"> 警卫员跨前两步刚要回答,寨门里冲出一个黑大个,后面跟着一帮土匪。“混蛋!瞎眼了!廖司令来了,还不赶快开门放行!”黑大个骂着哨兵,迎上前来。</p><p class="ql-block"> 进寨门后,在黑大个的引道下,父亲一行来到一个大门前。大门敞开着,门口站着四个全副武装的土匪。父亲他们走进大门后,又走过几道门,每道门前,都站着四个土匪。最后来到了大厅。</p><p class="ql-block"> 大厅里,正中位置上摆着一张桌子,二边各摆了一张椅子。侧面两边坐了十几个土匪,都带着枪。厅里和园子里,到处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土匪。</p><p class="ql-block"> 旁边的一间耳房里飘出一股鸦片烟味,土匪头子吴鼎章正在抽大烟。黑大个大声地喊道:“吴司令,烟瘾还没过足啊!廖司令来啦。”</p><p class="ql-block"> 耳房里传出一阵脚步声,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子,身穿黑色对襟短祆,脸色灰白,牙齿发黑。吴鼎章坐上了一张椅子,看来烟瘾还没有过足,不断地打着哈欠。</p><p class="ql-block"> 父亲坐在另一张椅子上。四个警卫员站在身后。父亲直接了当地说明了来意,警告土匪今后不许欺压老百姓,否则我八路军决不会坐视不管。</p><p class="ql-block"> 吴鼎章听着,脸上露出了不安的神色。父亲正说着,突然旁边土匪的二头目掏出了手枪,对着我父亲就是一枪!顿时大家都愣住了。</p><p class="ql-block"> 大厅里一片寂静,情况非常紧张。只见两名警卫员左右各一个箭步档到父亲前面,迅速地掩护住了父亲;同时另外两名警卫员也跨到吴鼎章身旁,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同时用枪顶住了他的脑袋,喊道:“不许动!”</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可是土匪打的那一枪却没有响!哇!原来是发哑弹!我父亲倒是没事,可是却把土匪吓坏了!他们都蒙了!二头目用的是勃朗宁手枪,是比利时生产的世界名枪。二头目以前从来没有失误过,今天是怎么啦?!</p><p class="ql-block"> 土匪们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他们看到土匪头子吴鼎章被八路军战士用枪顶着脑袋,都吓的六神无主。又看到我父亲竟然毫发无损、安然无恙,想到当地流传着我父亲是“菩萨司令”的说法,诚惶诚恐地大声呼叫:“廖司令是菩萨化身!有菩萨护体!廖司令是打不死的!”边说边跪了下来,低头求道:“菩萨饶命!菩萨饶命啊!”</p><p class="ql-block"> 整个局面顿时扭转。父亲训斥了他们,叫他们起来,接着又讲解了我党的抗日政策: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时,父亲讲什么,土匪都点头答应,答应不再欺压老百姓,答应与八路军一起抗日。一场惊险的会面就这样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在父亲大义凛然的气场下,在几方面力量地推动下,在会面后的几天,土匪头子吴鼎章就与八路军联合,一起攻打了日军。</p><p class="ql-block"> 之后,我父亲又率领部队袭击了日军据点,破坏了铁路,消灭了汉奸维持会,开辟了淄河通道。这件事被老百姓添油加醋地传开了。老百姓对八路军更加信任和拥护了。一些老百姓纷纷参军。一些拉枪自卫的小股地方性武装,也纷纷派人前来和父亲接洽,有的接受了八路军的番号,有的表示愿意和八路军友好相处,共同抗日。淄河地区从此成为山东八路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1938年8月毛主席在延安听取了山东省委书记黎玉的工作汇报,其中就有“菩萨司令”的故事。毛主席听后大喜,在一次干部会上表扬说:“山东八路军出了个‘菩萨司令’,他就是我们的廖容标同志!”这是毛主席对父亲的肯定和赞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备注:根据廖容标将军回忆文章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