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忠骨,石碑铸英魂。

南海潮

<p class="ql-block">  解放村南边,沉古山前,苍松翠柏掩映下三十八座坟茔静静伫立。</p><p class="ql-block"> 这并非寻常墓冢,而是三十八位八路军战士用血肉之躯铸就民族独立的基石。儿时随母亲探家时,她告诉我说这是八路坟,是一个姓崔的汉奸告密,被鬼子偷袭牺牲的烈士。外祖父和二舅更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翻开那山河破碎沉重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1941年12月下旬一天的冬夜,寒风刺骨,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独立团一部,在团政委赵昭(建国后任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率领下从驻地莒南县李家桑园出发,长途奔袭汉奸陈成功(1950年5月被公审枪决)在日照县栈子的据点,解救被抓去百余青壮年,并打退增援的日伪军后撤出战斗,八路军独立团一连的战士们在夜幕掩护下迅速撤退。然而,队伍之后却悄悄缀上了一条毒蛇,崔姓汉奸如附骨之疽,将一连撤退的路径密报给了日伪军。当连队在大山后陂山梁上休息时,尾随而至的日伪军居高临下突然开火,我军猝不及防,大旺山刹那间陷入弹雨交织的火网,战士们奋勇拼杀,子弹打光后,与鬼子白刃格斗,终因寡不敌众,指导员与四十六位干部战士倒在血泊中,毫无人性的鬼子兵并没放过倒下的八路军战士,又对他们逐人补刀,烈士的鲜血,在黎明之时染红了冰冻的山石。</p><p class="ql-block"> 当外祖父等地下党员闻讯赶到时,战场硝烟已散,唯余刺骨寒风裹挟着浓烈的血腥气味。惨烈的景象使他们心如刀绞,四十六名战士横卧山野,砸碎的枪支散落一地,其中最小的八路军战士才十四岁,嘴中还含着没咽下去的煎饼,稚嫩的面容永远凝固在坚毅与无畏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四岁,本该是在爹娘身边撒娇,在学堂里读书的年纪,可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他拿起比自己还高的枪,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国的重量。他或许还没有来得及看清这个世界的全貌,就已为民族解放献出了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名身负重伤的八路军战士</span>弥留之际,在寒风中挣扎着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断断续续告诉了外祖父他们部队与鬼子战斗经过,方才缓缓合上双眼。外祖父和其他党员含着泪,用冻僵的手掌为烈士们轻轻合上眼帘,就地掩埋在山林间。收拾起烈士的枪支遗物,村指导员梁培祯、吴其普(外祖父)、李云安、时德太、二舅他们发誓,等打败了日本鬼子,无论谁活着都要造陵安葬烈士们。二舅彼时是抗日儿童团长,也默默参与掩埋遗体,童年的心灵从此刻下不灭烙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5年日本鬼子已是强弩之末,龟缩在县城几个据点。6月15日,解放村指导员和外祖父组织党员群众,按照当年的誓言,</span>将在大旺山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烈士未被亲人认领者,和在水木头牺牲的我军敌工站长兼县委敌工部副部长张圣贵共39人的遗骨,迁到解放村南建了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二舅在外地市工作,每每回到家乡,都要去烈士的墓冢群前默默的肃立一段时间,二舅离休后,看着在坟茔前凭吊烈士的人们。他心中隐隐作痛——当年目睹的惨烈景象依然清晰如昨,他们是谁?为了谁,或许姓名早已消隐于岁月,当年的亲历者都已作古,在世的只余古稀之年的二舅,他毅然四处奔走,募款筹款,为烈士立碑,和解放村干部到五莲县选最好的花岗岩,找最好的工匠,终在建国六十周年前夕为英烈立碑铭文。二舅亲笔撰写了纪念碑文,当石碑拔地而起,二舅缓缓抚摸着碑上一行行铭刻着历史的文字,他眼中泪水盈眶,埋藏于童年记忆的英魂,终得在青山怀抱中安息。</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梭,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八十载。每当人们驻足碑前,默念那铭刻的碑文,便仿佛听见当年那场惨烈伏击的厮杀声。碑前,那片根植于血沃之地的松柏,在山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烈士们表达无尽的哀思和怀念。它无言诉说:石头或许终将风化,但由生命铸成的记忆,烈士们的光辉却如星辰不灭。会在民族血脉中奔流不息。</p><p class="ql-block"> 铭刻于石的是历史,铭刻于心的是责任——烈士们用生命昭示的正是:民族记忆的断流,无异于未来根基的崩塌。唯有将先烈镌刻在心上,将历史托举于肩头,我们才能让牺牲者未走完的路,在脚下延伸至真正的民族复兴。唯有以永不懈怠的强国奋斗,才能无愧于先烈的血沃中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202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撰写</p> <p class="ql-block">滨海军区独立团八路军烈士长眠地。</p> <p class="ql-block">为牺牲的八路军烈士的立碑。</p> <p class="ql-block">  二舅最早有张少年着八路军服装的照片,儿时我翻影集时,看到二舅军帽上有青天白日帽徽,给母亲说妈二舅的头上有狗牙子徽,母亲收起影集后,那张照片再也不见了。文革中数次抄家,造反派也没有发现。科技发达了,用AI给二舅制作一张青年时八路军照片,聊补他老人家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建党100周年,二舅获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在枣庄市委工作的二舅。</p> <p class="ql-block">1972年10月在省报社工作的二舅。</p> <p class="ql-block">二舅为罹难烈士们撰写的碑文。</p><p class="ql-block">题图照片: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战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