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2199485</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图文•编辑/平潭映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音乐/醉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全寨现有1400余户6000余人,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具有典型的苗族建筑、语言、服饰、银饰、饮食和传统习俗,素有“中国苗都”和“天下西江”之美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的河流谷地,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融合了自然与人文之美。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而建,又连绵成片气势恢宏。苗族农耕传统、节日庆典、银饰工艺、歌舞艺术与遗风古俗在此世代传承,不仅保留着最纯粹的自然风貌,而且更沉淀出浓郁的人文气息。无论是石板小路、木桥流水,还是传统酒坊、灯笼点缀的民宿,都透露出浓厚的民族风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美篇编辑:平潭映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西江千户苗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诉说着苗族千年发展的历史积淀,展示着苗族漫长的发展历程,具有“露天博物馆”、“中国最美的苗寨”等美称,是研究与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之地。1982年西江苗寨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西江千户苗寨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愧为闻名于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寨。著名景点有观景台、西江苗族博物馆、鼓藏堂、芦笙场、西江夜景、风雨桥、田园观光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西江千户苗寨的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西江苗族在半山腰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千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座落有致,被青山绿水环绕,无不彰显出苗族文化的浓厚色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苗寨一分为二。受耕地资源的限制,其建筑风格的半山建造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坡形的起伏变化,鳞次栉比,蔚为壮观。缓缓穿行于寨中,木结构建筑在灯光下更显古朴,远处青山静默守护,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沿着江边长廊漫步,河水清澈如镜,倒映着两岸飞檐翘角的民居,桥头更是绝佳取景地。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这里的吊脚楼层层叠叠,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闪耀着古老民族的智慧之光。苗寨人民世代繁衍生息,传承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那绚丽多彩的服饰、独具特色的银饰、悠扬的芦笙曲,无一不诉说着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在这一片土地上,独特的地貌、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淳朴的人们展示了不一样的苗族风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传统民居建筑,因其遮风挡雨的功能而得名,也被称为“花桥”或“福桥”,被誉为“世界上十大最不可思议的桥梁之一。风雨桥类似于吊脚楼,也主要由木料构成,同时它靠凿榫衔接,技艺要求严格,以榫相连,斜穿直套,交错复杂。每座桥都有其独特的名字和寓意,反映了苗族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之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白水河上有7座风雨桥,这些风雨桥不仅是苗族人们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游客游览的重要景点。由于以前的风雨桥建造属全木式结构,容易被大水冲垮,现所修建的风雨桥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阳光洒在木质栏杆上,微风吹过,水面泛起细碎涟漪,整个画面柔情似水而富有诗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的位置,保留着独有的“原始生态”。它就像一座露天博物馆,苗族传统文化在这里一览无余。漫步在白水河两岸的街市,只见游人如织,来往不息,商铺林立,尤其是出租苗族服饰的店铺特别的多,不少外地游客,年轻的姑娘,花上几十至百元不等,租上一套苗族服饰,自由行走,选景拍摄,留下靓丽的身影。在这里还可以住在当地特色的民宿里和苗族居民一起唱山歌、跳苗族舞、品苗家美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苗族是以酒来表达情感的民族,客人来了必须以美酒相待,苗族特有的饮食文化长桌宴,就是表达对客人的美好祝愿。桌上盛满了苗族特色的菜肴,穿戴着银饰服装的苗族姑娘,手端盛有甜美酒的碗,依次形成由高到低的层次,为来苗寨游玩的各位朋友敬酒。她们一边倒酒,一边唱着苗族的民歌,这是苗族特有的酒文化,称“高山流水酒”,让人感受到苗族人们的淳朴、热情和友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当夜幕降临,苗族村寨又展现出不同的魅力。星光点点,灯火阑珊,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夜晚的千户苗寨,灯火星星点点般闪烁,将整个寨子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寨子中的每一户人家都点亮自家的灯笼,使整个寨子充满了温馨和喜庆,沉浸在一片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之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千户苗寨的夜晚,万家灯火,犹如满天的星光洒落人间,璀璨夺目,灿烂辉煌。苗寨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最迷人的莫过于那一片灯火阑珊的苗寨建筑。夜晚,这些建筑被灯光照亮,犹如仙境中的宫殿,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在灯光映照下,寨子的每一栋建筑都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那气势,实在是太壮观了,那场面,真是人间的奇景,不愧为中国最美苗寨。</b></p> 感谢您的光临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