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朱勇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987521</p> <p class="ql-block">在我财会生涯四十多年中,算盘与我形影不离,是我工作上的好帮手,生活中的好伙伴,至今我还收藏着曾经使用过的三把算盘。即使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器、计算机的问世和运用,算盘依然还在工作中与我相伴。四十年前与算盘结缘,至今算盘之缘情未了,它盘算着我财会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那点滴中的酸甜苦辣、曲曲折折都汇集在了“噼呖啪啦”的算盘声中,让你去体会、去思考、去遐想……</p><p class="ql-block">记得四十多年前,在我担任生产队会计的那些年,每年的年终收益分配是一年当中会计最忙碌的时候。农民按劳分配得到的现金收入,也是农民们辛苦一年后最大的期盼。会计在按照分配方案计算到户过程中,由于算盘计算精确率低,计算结果经常与可分配总额不符,需要反复多次计算,费时费力,搞得头昏脑胀,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算盘是财会人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记得有一年冬天,冰天雪地,我骑着自行车去大队部做账的路上,一不小心车倒人翻,人无碍却把算盘摔坏了一档,凑合着用了好久,也心疼了好久。</p><p class="ql-block">1979年9月,我们生产队被选定为全国农产品成本核算试点单位,这对财会人员的工作要求更高、更严、更细。为了有效提高核算工作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上级部门赠送了一只“卡西欧”小型电子计算器,拆开盒子拿出计算器的那一刻,我高兴极了,第一次使用计算器,觉得好奇、好使、好玩,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小型电子计算器的运用,给我们财会工作者带来了许多便利,有效地提高了财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有了计算器我也不舍弃算盘,在之后的财会工作中,我始终做到算盘、计算器二者兼用,在工作中数字加减仍然使用算盘,只有遇到数字乘除时才使用计算器,觉得算盘键盘两相宜,喜新不厌旧,使用起来得心应手。</p> <p class="ql-block">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一转眼从计算器发展到了计算机(电脑),作为财会人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上世纪末,财会行业实行会计上岗证制度,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初级以上合格证书。那时的我已担任公司财务主管,以身作则,勤学苦练,成为本地区首批通过考核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初级证书的人。</p><p class="ql-block">跨入新世纪,走进新时代,财务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2001年我们公司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为财会工作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上级主管部门还专门为我们财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应用操作培训,而之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也为实行会计电算化操作奠定了扎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我们公司安装了上级推荐的财务应用软件,并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第一年,要求做到账务处理电算化与手工记账并行一年,也就是说老办法与新办法同时进行,并且对会计报表数据进行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对比。</p><p class="ql-block">从第二年开始,会计电算化替代了原始的账务处理方法,实现了财会工作的历史性的转变。每当月初在键盘声中,会计“三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打印出来的时候,心情特别高兴。</p> <p class="ql-block">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账务处理工作变得简单便捷,作为公司的财务主管,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走进新时代,算盘犹如秋风落叶归凄凉之地,键盘仿佛春风拂面入千家万户。从算盘到键盘的变革,是时代赋予给我们这代财会人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代财会人的幸运之事。</p><p class="ql-block">算盘键盘手指之间,蓦然回首感慨万千。我是一名50后,从业财会工作40多年,见证了从算盘到键盘变革的整个过程,而算盘这一古老的计算工具,一直是我工作上的好帮手,生活中的好伙伴,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办公桌上仍然摆放着一把算盘,在我心目中它如同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退而不休,休而不闲,令我肃然起敬,心怀感激。</p> <p class="ql-block">算盘,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计算工具,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其起源与运用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算盘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智能计算工具则成为财会工作中的“老法师”,然而,算盘永远是铭刻在我心中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p> 谢谢你的浏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