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俺们古城襄平青年大街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第九中学,简称九中。那时节的九中门口有好几个小吃摊,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家卖凉皮的。每逢九中学生晚自习下课小吃摊前就围着一帮学生买凉皮,生意可红火了。慢慢地这个卖凉皮的小吃摊名气大起来了。您想九中学生遍布城市各地,回去跟爹妈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一唠嗑说俺们学校门口有一个卖凉皮的可好吃了这不就给广而告之了。还有的学生吃完凉皮回家不吃饭,爹妈一问咋回事?孩子不就得说吃了学校门口凉皮了。这一下子整的全城都知道九中门口有个卖凉皮的,凉皮好吃物美价廉。九中凉皮小吃摊不仅学生吃又凭空慕名来不少食客。后来摊主一看干脆把自己这个没名没姓的小吃摊就叫九中凉皮吧。从此小吃摊上多了一张招牌,上书九中凉皮几个大字。后来有好事者还给九中凉皮总结一句嗑:九中凉皮香,筋,薄、酸,辣,爽!</p><p class="ql-block">经年以后,九中搬迁,原址变成了银行,门前的小吃摊也都不见了。有人问,九中凉皮也没了?没有,搬到俺们襄平城的西文化农贸市场去了。在襄平青年大街一打听西文化市场谁都知道,进了西文化市场大门往里没溜达几步就会看见一个小房子,小房子的招牌上书写着九中凉皮几个大字。这就是当年九中门口那个著名的卖凉皮的小吃摊。如果您想来一碗凉皮尝尝,您就看看人家的那些食材:油辣子,香料水,香醋水,蒜泥水,盐味水,芝麻酱干干净净排一溜,豆芽,香菜,黄瓜丝,胡萝卜丝白个生生绿格莹莹红个彤彤站一块。堆放在一旁的面筋是凉皮的灵魂伴侣,蜂窝状的孔洞纵横交错,看似朴实无华,却在调料浸润后大显神通。摆放一边的凉皮色泽均匀而洁白,泛着柔和的米白色光泽,每一丝纹理都清晰可见,透着一种晶莹剔透的质感。切成宽窄均匀的条状后,根根分明。老板把凉皮面筋香菜黄瓜丝各种调料飞快的放入大勺中一顿连颠带搅拌的杂耍般操作之后把凉皮放入一个兰花碗中,还瞅啥呢?开造吧。</p><p class="ql-block">筋道的凉皮裹着醇香的芝麻酱,淋着香辣四溢的辣子,酸辣咸鲜瞬间在舌尖炸开,九中凉皮,一口入魂。满满的西北豪迈与襄平市井的温情让你每一口都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p><p class="ql-block">笔者每逢去单位乒乓球室打乒乓球路过西文化市场必定买上一碗九中凉皮大快朵颐。酸辣交织的味道里,藏着市井的温度与生活的惬意,每一口都是平凡日子里最真实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