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斯大林公园是松花江畔避暑游览地之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与太阳岛隔江相望。建于1953年,原名"江畔公园"。是顺堤傍水建成的带状形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 公园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园处于市区松花江南岸,东起松花江铁路大桥,西至九站公园,全长1750延长米,南北宽50米的宏大的规则式公园。公园中间大道为斯大林大街。对岸与驰名中外的"太阳岛"风景区隔江相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园以经典的俄罗斯风格建筑、遍布的五颜六色的"五色草花坛"和跳跃在蓝天碧水之间的艺术雕塑"享誉中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盛夏时节,园内绿草茵茵,一排排高大的乔木为游人送去片片荫凉,万紫千红的鲜花向游人竞相开放;宽阔清澈的松花江上,微风拂拂,为游人送来阵阵清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鹅展翅"、"三少年"、"起步"、"跳水"、"舞剑"等十六组各种艺术雕塑名扬海内外。它吸收了欧洲园林风格并加以北国特色而完善提高,是典雅、质朴、粗扩的优美组合。在全国众多的公园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鹅展翅"雕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园里的建筑也很有特色。那些俄式风格的建筑就像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们的造型独特,尖顶、圆拱,充满了异域风情。站在这些建筑旁边,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园内的江畔餐厅建于解放前(伪满时期),位于防洪纪念塔西侧、。屋脊高低错落、棱角分明、五彩缤纷,外观呈积木形状,是仿造俄罗斯古典木结构建筑建成的。迎江通透式的外廊,室内欧洲的装饰格局,体现了古朴典雅的欧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漫步公园的小路,脚下的路铺得整整齐齐。路边时不时能看到一些造型不同的雕塑和风格独特的长椅,它们就静静地待在那儿,像是在等着游人去坐一坐,然后分享一段有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园内的花坛,雕像,草坪。座椅,圆灯,栏杆和俄罗斯古典玩具式建筑新颖别致,构成了童话般的美妙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于1901的松花江老铁桥是斯大林公园的东端起点,更是与哈尔滨同龄的地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园里最吸引人的,还有松花江畔的风景。夕阳映红江面,江水缓缓流淌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和对岸的景色。江风轻轻拂过脸庞,那感觉,凉爽又惬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斯大林公园的中心是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由基座塔身、喷泉、围廊和广场等四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哈尔滨开埠以来最年轻的一类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的基座呈方形,上窄下宽,带有收分,由深绿色花岗碎石砌成,非常坚固耐久。基座上方采用了波浪式水泥杆,镶嵌着与真人大小一样的24位古铜色人物浮雕。塔身椭圆形,每周由20块反弧形凹槽的花岗岩组成。塔身的顶部雕塑着高为3.5米的工农兵知识分子的全身立像,也有俄罗斯人参加抗洪场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防洪胜利纪念塔广场全貌视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基的上下两层水池,分别标志着1957海拔标高120.30米年和1932年海拔标高119.72米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而在水池之上的塔基上,一根金黄的金属线,标示着“98年特大洪水”在8月22日出现的历史最高水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在周围布局上,以塔后身为中心设有20根科林式圆柱,顶端用一条宽带将圆柱两端的画壁连结在一起,组成一个35米长的半圆形罗马式回廊。回廊高7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幕之下斯大林公园视频,盛夏斯大林公园的夜晚树影婆娑的河岸在灯光点缀下显得格外温柔,河面倒映着璀璨光影,形成如星河铺就的视觉体验。对面的太阳岛灯光通明,斯大林公园公园内游人如织,漫步江畔,欣赏着美景,享受着这阵阵清凉的江风,无比惬意,令人陶醉,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正处于斯大林公园和中央大街交汇处,这里的沿江一公园,中央一大街,中心一防洪纪念塔三位一体成为哈市名副其实标志性景区。这里也成为来哈市必打卡的一处景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