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相聚

白鸽

<p class="ql-block">  7月13日清晨,红格的天空蔚蓝,微风拂面,假日酒店里流淌着一片刻意的宁静。四十年同学会结束,我们不要执手相看,不要正式说“再见”,这是我们事先的约定。晨起,自行去餐厅早餐,默然离开,离店前不打电话,不发信息。 那是2015年7月13日的午后,同样是在这家酒店,三十年同学会的尾声,午宴上,远方同学举杯啜泣,离愁别绪瞬间将我们裹袭,酒水被泪水替代,满桌的抽泣与哽咽交织,饭菜基本没人吃,服务员直喊“打包”。今年,四十年同学会,我们不要被被那种离情缠绕,我们懂得,最深的不舍尽在无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光回溯,1985年7月13日我们全班40个同学毕业了,个别同学分到两县,其余同学踏上市内各大医院迎接的车辆,那时的我们既有对同窗时光的不舍,更多的是对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懵懂憧憬。后来,同学们奔向了广东、深圳、上海、福建、成都、南充。40年弹指一挥间,已步入暮年的我们,7月11号下午三点齐聚于红格假日酒店,初见时激动地呼喊着外号,笑容如涟漪般漾开,紧握的双手,相拥的喜悦,“你没变,你也没变。”“还好吧?血压正常吧……这善意的谎言,这家常的问候,承载着时光的牵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重逄的刹那,我们仿佛重返校园。往事如潮水班倾泻而出,“力,你还记得吗,晚自习,我们偷溜到西区政府场坝看露天电影,被老师抓着,写检讨。对的′,有我,也有我!”“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声就是冲锋号,冲进食堂,肉香钻进鼻腔,看着手里数量不多的菜票,数数日子,这顿不能吃肉,多希望我排到窗口,肉已售磬,我就不用再纠结。半夜,肚子饿了,将面条放入开水壶,闷几分钟,倒碗里,加点酱油就吃,8个人共吃一碗,面汤喝得干干净净,那份满足感山珍海味换不来。而我最爱,米易同学从家里带的腌盐菜,就是人间美味!”已是暮年的同学们,回忆着旧时光,眼里满是青春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聚会仪式上,班长站在台中央,声音沉稳饱含情感。“我们初入学时青春年少,解剖实验室里我们恐惧又充满渴望,在老师指引下,拿着镊子在福尔马林浸泡后的人体里探寻着神经的走向,肌肉的起止,那是我们叩开医学大门的首次神圣的触摸。那上课开的小差、考试时的小动作,都拼凑成我们的青春画卷。”他的话语把我们带回了校园里,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春勃发的年代。 远方同学代表讲话““同学们,四十年了!从豆蔻芳华到两鬓染霜,我们始终穿着那件白大褂,穿梭在病房里,托起无数家庭的希望与圆满。可我们与家人约定的团聚、对孩子许下的承诺,却常常被科室里一个急诊急救的电话打破。抗疫那三年,我们更是放下家中团聚的机会,逆行出征,哪怕带病也坚守岗位。如今,同学们有的即将退休,有的已经退休。往后,一定要保重身体,好好陪伴家人,弥补那些缺失的诺言”会场上掌声雷动,同学们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浪……”我们唱起校园湖畔唱过的歌,青春的理想在歌中荡漾。 “多年前,我牵了你的手,从此后,我们风雨同路走……”在歌声里我们举杯祝福,岁月悠长,唯愿安康! 三天相聚落下帷幕,这静默的离去,正如我们行医路上默默的坚守,更是对彼此最深沉的体贴。红格的晨光温柔地目送我们各自归去,正如岁月见证着,我们四十年的同窗情谊,结束又是下次相聚的起点,分别又是重逄的期盼,更是五年后聚守的温暖约定。愿同学珍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