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蜿蜒织锦绸——美丽的挠力河湿地

王铁军

<p class="ql-block">  驱车行驶在饶河县境内,见到一片风景极美的湿地。天高草低,水净似玉,白云倒映,黄花连缀。水道蛇形蜿蜒于草地之间,二者融于一体,分不出彼此,似也不必分出彼此。路过车辆纷纷停下,人们一边称美一边拍照不迭。</p> &nbsp; &nbsp; 路旁有碑,这里是“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哦,挠力河!我知道,它就发源于我曾经下乡的北兴农场附近,是三江平原上除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之外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这里距北兴数百公里,与挠力河在此相遇,岂非缘分?!</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挠力河,为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左岸的支流,明代称诺雷河,《吉林通志》称诺罗河,均同满语,意为"河床流荡不定"。它发源于完达山脉北坡、七台河市东南部。进入北兴农场后,挠力河绕行七里嘎山西侧和北侧,再转向东,离开北兴后,一路向着东北方向流去,于宝清、饶河、富锦交汇处再折转向东,在饶河县东安镇自江左汇入乌苏里江。</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挠力河在北兴农场的走向(红色标记)</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航拍挠力河(网络图片)</h5> &nbsp; &nbsp; 挠力河全长616公里,流域总面积24038平方公里。流经七台河、宝清、富锦、饶河四县市,沿途分布有八五五、北兴、八五一一、五九七、八五二、八五三、红旗岭、大兴、创业、红卫、饶河、胜利、八五九等13个国营农场。这些农场分属红兴隆和建三江两个农场管理局,是黑龙江东部地区国营农场群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挠力河与北大荒国营农场群密不可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胜利农场(曾属八五九农场)就在挠力河畔</h5> &nbsp; &nbsp; 眼前的湿地风景如画,美不可言。但我知道,这湿地就是当年的“大酱缸”。上个世纪中叶,复转官兵为开发北大荒,曾与“大酱缸”进行过生死搏斗。那时举世耳熟能详的雁窝岛“大酱缸”,就在挠力河边距此不远的八五三农场。没有老兵们的殊死开发,就不会有今天良田千里的“国家粮仓”。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昔日北大荒,车陷“大酱缸”(历史图片)</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日“北大仓”</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日“北大仓”</h5> <p class="ql-block">  但是——我这里还要再加一个“但是”——今天的人们懂得了,湿地相当于地球的“肾”,肾若遭到损伤,必然给大自然的生态带来严重破坏。湿地改作良田,不啻在“肾”上动了一刀。</p><p class="ql-block"> 当时不懂保护生态,只知“战天斗地”。至上世纪后期,挠力河两岸大片湿地被无止境地开垦成农田,加之上游林地也遭滥伐,水源渐失,干旱年会出现干涸断流河段,过度捕捞和水体污染更造成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形势严峻。</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相关部门在此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原因。保护区禁捕禁伐,退耕还湿,据说退耕面积已达数十万亩。</p> <p class="ql-block">  有资料称,在这片典型的北方湿地保护区内现有植物千余种,动物五六百种,其中不乏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眼前的湿地,美景无限,河道曲折,水流平缓,绿草丰茂,一片生机,当然是“保护”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p><p class="ql-block"> “塔头”隐处黄花秀,水脉蜿蜒织锦绸。耒耜开荒千钧力,顺天法地乐千秋。</p> <h5>&nbsp; &nbsp; 注:“塔头”指“塔头墩”,由湿地沼泽中各种苔草根系经年纠缠凝结而成,经常是浮动着的。</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