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在高山草地间厚植一家人的春夏</b></p><p class="ql-block"><b> ——记螺髻山自媒体达人“高原放牧人”</b></p> <p class="ql-block"> 当第一缕阳光翻过海拔2000余米的高山,把金辉播撒在连绵的草场上时,“额祖”已经牵着马走出了牧房。他的皮鞋踩过带着露水的青草,惊起几只蚂蚱,远处的羊群像一团团流动的白云,在绿色的地毯上缓缓移动。抖音镜头里,他古铜色的脸上挂着笑容,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家人们看,今天的草原像不像铺了层绿色绸缎?”</p><p class="ql-block"> 自媒体达人“高原放牧人”是90后彝族青年,他本名叫吉吾子达,是大凉山螺髻山上土生土长的彝家汉子,家住特尔果古木洛高山。高中肄业时他义无反顾的走向沿海电子厂,他想若要出人头地,便要吃苦耐劳,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学着做工,而后试着做管理人员,尝试开办劳务公司,也正是这样,敢为人先的胆识让他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p><p class="ql-block"> 子达父亲个头不高,却是土地耕作的一把好手,当周围的邻居纷纷走向山下,走出大山,迁至低缓得矮山居住,他依然坚定着自己面向深山要发展的决心,流转了邻居300余亩土地,耕种洋芋、玉米、荞麦,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又不忍心土地荒芜,母亲的脊背佝偻成一道山梁,夜以继日忙碌着生活,却又收入持续走低。常常因为不懂预防,病死一群群的牛羊,等处理完死畜后又重拾信心,夫妇俩相互鼓劲,盼望着来年一定会兴旺,便又接着养一茬本地羊。子达辍学时四个弟妹里最大的才上初中,最小的还在襁褓里。想到这些,他不忍心自己只身一人在外务工,而让岁月无助地侵蚀逐渐走向衰老的父母,他决定向螺髻山要粮,突然有了把自家后山一道道山梁变成金山银山的觉醒。在外的几年里,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仅接触了的新事物,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爱乡爱家的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 “那天晚上我在宿舍楼道里坐了整夜,看着窗外的霓虹灯,觉得那光再亮,也照不进我心里的虚空。”后来在他抖音视频里回忆,镜头扫过当年打工时的旧照片:穿着蓝色工装的少年,眼神里满是迷茫。第二天他辞了职,简单收拾了行李,坐了三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高原草地。</p><p class="ql-block"> 刚回家那阵子,子达连羊都认不全。父亲时常唉声叹气,母亲扶着门框唏嘘不已:“你这书白念了,工也白打了,回来跟我们遭罪吗?”他没说话,默默接过母亲手里的羊鞭。</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才知道,山上的草分几十种,哪种草羊爱吃,哪种草羊不爱吃,都得记在心里。”高原放牧人在视频里比划着,身后的大弟“尼苏”正在调试吉他。如今已是音乐学院大三学生的他,当年曾偷偷哭着说“哥,我不读书了,我跟你放羊”,被“高原放牧人”一巴掌打在背上:“你要是敢辍学,我就把你的吉他烧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弟妹安心读书,子达把家里的二十亩地全种上了玉米和洋芋。每天天不亮就下地,中午搅炒面粉喝上一碗,下午接着放羊,晚上还要喂猪、喂鸡,辅导弟妹写作业。有一次暴雨冲垮了地埂,他忙乱着疏通泥水,直到凌晨才爬上岸,冻得浑身发紫,却笑着对赶来的母亲说:“没事,明年收成肯定好。”</p><p class="ql-block"> 2022年,大弟“尼苏”考上音乐学院那天,子达杀了一只最肥的羊。全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听“尼苏”抱着吉他弹起《不要怕》,子达突然红了眼眶,他想自己的付出值当了。那天他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夕阳下的羊群和正在弹吉他的弟弟,配文只有三个字:“值得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接触抖音,是因为二弟。这个一心想考美术学院的少年,总爱拿着手机拍高山的日出日落,拍羊群在夕阳下的剪影。“哥,你看网友都喜欢咱们家的羊,说这是真正的高原味道。”</p><p class="ql-block"> 于是子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拍了第一条视频。镜头里,他穿着褪色T血衫,手里拿着赶羊鞭,身后是漫山遍野的羊群。“大家好,我是高原放牧人,我们家的羊吃的是草药,喝的是泉水,肉质特别香嫩。”没想到这条朴实的视频,竟然有了几千个赞。从此,高原放牧人就成了他的口头禅,也实至名归成了他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高原放牧人”成了半个“网红”。他拍羊群在草地上觅食的样子,拍母亲用传统方法耕作的过程,拍弟妹们在草地上追逐打闹的笑脸,拍日出日落。有一次,他跟着父亲去挖洋芋,凌晨六点就出发,在海拔2000余米的高山上,整整待了一天。镜头里,父亲冻得发紫的手,小心翼翼地把洋芋挖出来,高原放牧人带着哽咽的声音说道:“这就是我们高原人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来得不容易。”网友们被这些真实的画面打动了。有人留言:“看你的视频,觉得生活特别有力量。”有人说:“想去你的草原看看,想尝尝你家的羊肉。”还有人直接下单买羊肉,说要支持这个努力生活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 高原放牧人在网友的关心关注下逐步成长起来,这块我们一直想要逃离的野地,不经意间成了我们的事业,我们一心一意想要发展的动力,他是新一代的职业农民。他渐渐地在抖音里销售活体牛羊、土鸡,县域内上门送货。渐渐地,网友们要求让他做成真空包装的肉干、香肠,通过快递寄往全国各地。每一笔订单,他都亲自打包,在包裹里放上一张手写的小卡片:“感谢您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p><p class="ql-block">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来特尔果古木洛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一次,几个游客找不到住宿的地方,他把他们请到家里,用最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们。“你们要是不嫌弃,就住我们家吧,虽然房屋简陋,但也能遮风挡雨。”那晚,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听高原放牧人讲草原的故事,听弟妹们唱歌弹琴。游客们说:“这里的风景太美了,要是能有个露营地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高原放牧人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把家里的草场改造成一个野营地,让更多人来感受高原的美。他跟父亲商量,父亲沉默了半天,说:“你想做就去做吧,我支持你。”</p><p class="ql-block"> 建野营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高原放牧人”每天除了放羊、打理农场,还要去县城买建材,请工人来搭建帐篷、修厕所。山上的冬天特别冷,他常常冻得手脚发麻,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一想到以后这里会有很多人来玩,孩子们能有更好的生活,我就浑身是劲。”</p><p class="ql-block"> 如今,野营地已经初具规模。几顶灰色的帐篷,错落有致地搭在草原上,旁边是用木头搭建的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以看到远处的高山和脚下的草地。高原放牧人还在营地旁边种了一片甜荞花,“中国凉山”“高原放牧人”醒目地荞花吸引来不少的远游者,夏天一到,五颜六色的花朵盛开,像一块彩色的地毯。</p><p class="ql-block"> “等野营地完善了,我想在这里办一个山野音乐节,让大弟弹吉他,让二弟画画,让客人们在这里唱歌跳舞,感受我们高山淳朴彝人的热情。”高原放牧人站在观景台上,望着远处隐隐约约的高山,眼里闪烁着光芒。夕阳西下,草原被染成了金黄色。羊群渐渐归圈,牛儿在悠闲地吃草,弟妹们在帐篷前嬉笑打闹。高原放牧人又拿起手机,对着这温馨的画面,又拍了一条抖音。</p><p class="ql-block"> “家人们,这就是我的家,是我用汗水和梦想守护的地方。只要肯努力,草原上也能种出春天。”镜头里,他的笑容像高原的阳光一样灿烂,身后的草地在夕阳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他在放牧,从日升到日落,在高山草地间厚植一家人的春夏,他也一直放牧着粉丝朋友的身心,总有一天会放牧出美妙的秋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