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记录三(见众生)

天与海

<p class="ql-block">美篇号:63812487</p><p class="ql-block"> 图/文:天与海</p> <p class="ql-block">这次重点记录旅行中的人。毕竟,旅行的意义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p> <p class="ql-block">首先这两日的天地之美:林芝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多说,直接作为文中插图,大家各自领略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几天9个人组合:一个司机+8名游客,分别来自于五湖四海。</p><p class="ql-block">1. 司机,重庆人,性格火辣,做事直奔主题,不藏着掖着,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典型。好处是:他做事简单直接——钱,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一看就懂,交流不费劲。坏处是:脾气大,说脏话,职业素养不是很高,可以凭心情把普通商务车当成坦克来开,像颠勺一样。关键是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几十公里悬崖公路上,也没有影响他的发挥,让人胆战心惊。总的来说,司机有着那种小生意人的狡黠和算计,做事大体靠谱。</p> <p class="ql-block">2. 两父女,吉林长春人。父亲军人,曾经是飞行员,性格豪爽,粗中有细。女儿大学刚毕业,性子极好,一看就是被父母照顾得很好,待在深闺人不识的孩子,让人相处起来很舒服的类型。过去两天行程:父亲全程对小女孩无微不至面面俱到,而且父亲一直乐呵呵的,情绪价值拉满,给孩子极大的安全感。只是父亲这两天在吃住行上,刻意给小女孩制造与众不同的氛围,会不会影响小女孩将来对自己和对社会正确的判断力?毕竟,父母护不了孩子一世周全。</p> <p class="ql-block">3. 4个年轻人,20出头的样子,文化程度都很高,极度有教养,有头脑,有思想的类型。话说,能来西藏看远方的人,无论男女老少,要嘛是有故事的人,要嘛是有事故的人 ,要嘛是制造故事和事故的人。毕竟,西藏,雪域高原的王——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俗文化就已经在不动声色地淘汰着不属于她怀抱的各类人群。</p> <p class="ql-block">来自于北京的男孩子,稳重,说话和做事都很冷静,心中有数。这次旅行,这孩子应该能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来自于江西和河南的仨年轻人,朝气蓬勃,有计划,有性格。昨天还谈笑风生的三个人,今天一早就把司机炒了鱿鱼,直接找客服中止旅行合同。原因是昨晚的住宿没有达到预期,然后司机行程安排与合同上有出入。年轻人的杀伐果断确实让老阿姨刮目相看,因为在我眼里:这件事就是跟司机或者客服交流意见,提出问题,让对方解决问题的小插曲,然后继续上路。但年轻人根本不会给对方任何解释或者磨蹭,改正错误的机会。只筛选,不将就!不屑于多说一个字!他们只用行为表达:我,不高兴,走人 ,一切OK!(这几个年轻人走后,换来了一个北京三口之家庭,也是很好的一家子。)</p> <p class="ql-block">最后是来自于四川的一对夫妇,看起来妇唱夫随相敬如宾。男人在车上全程和女人鲜有交流,除了拿吃的喝的或者预防高反的必要物品,男人要嘛看手机要嘛就是睡觉。行程两天,男人对车外的景色不屑一顾,只是在每个打卡点下车几分钟,配合女人照几张相片,然后匆匆上车,全程无可奈何的表情。女人刚开始还用眼神瞄男人一下,提醒对方上心一点。后来,女人干脆放弃这种不痛不痒的无效交流,自娱自乐,不再作任何努力。也许,她已经在生活中习惯了男人的这种心不在焉吧。只是,这种毫无默契的旅行,他们各自在坚持着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后来才了解到,男人对旅行毫无兴趣,只是为了女人的安全,特意全程陪同。本来男人陪同之举是一件很暖心的事情,但他忽略了俩人旅行的意义,并不是他身体的参与,而需要他的身心合一。希望这次旅行能给男人一些不同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话说,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人生海海,每个人的存在状态都只是沧海一粟,组成人间百态的小部分。每个人的一生,终其不过三万天,阅人不如阅己。人生短暂,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因果轮回里,开悟,修行,见到真实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希望,在人生的每个路口,我们都能感知一切美好!希望,这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自己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