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mine(紫蝴蝶)的美篇

Jasmine(紫蝴蝶)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8日,我们一行六人,从不同的出发地,在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会合,开启了为期15天的“英国之旅”。图为:国会大厦,伦敦眼,大笨钟,丘吉尔雕像。在“大英博物馆”,伦敦桥,伦敦塔合影留念的集体像,以及伟哥在“白金汉宫”与漂亮女警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格林威治天文台,女皇宫,泰晤士河泛舟,晚餐,老朋友尽地主之谊在伦敦的Downtown海底捞请吃火锅,美美的大餐,谢谢啦!</p> <p class="ql-block">英皇阁,七姊妹崖。布莱顿(Brighton)地处英吉利海峡北岸,与法兰西隔海相望,是英格兰南部滨海名城。18世纪时英王乔治四世在此建造“夏宫”,极尽奢靡。如今参观门票仍高达20镑(约合¥200)。布莱顿郊外海滩著名的七姊妹白崖(Seven Sisters White Cliffs),是白垩纪地质形成的壮丽景观。</p> <p class="ql-block">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剑桥,康河,承载了多少人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英国的牛津、剑桥是很多学子、家长的梦想。伟哥的梦想是鬏鬏妹也能成为这里的学子,买了“剑桥服”;在“苹果🍎树”下拍照留影,好回家告诉鬏妹:以后来这里读书学习,爷爷睡着了都会笑醒的。愿伟哥梦想成真。坐船游“康河”,感受徐志摩、林徽因的爱情故事,苦了我这“伤腰”,40多分钟下来,差点没能站起来。</p> <p class="ql-block">驱车大不列颠北部。A1号高速。从约克郡到爱丁堡。沿途,尽享从英格兰田园跨越到苏格兰高地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从约克到了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爱丁堡城堡与皇家英里大道。坐落在火山岩石上的爱丁堡城堡俯瞰全城;而皇家英里大道连接城堡和圣十字宫,沿途遍布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此时虽阴雨绵绵,仍游人如织。雨过天晴,留下倩影。</p> <p class="ql-block">晨起,从爱丁堡起步,沿A91、A9号公路北上,在风雨交加中直插苏格兰高地,经圣安德鲁斯去因弗内斯。沿途饱览海岸风光、历史遗迹和高地景观。其中建于12世纪规模巨大的圣安德鲁斯大教堂最是令人震撼,却因毁于风暴和大火只留下废墟遗址教人痛惜。在有近700年历史的圣安大学,对其厚重的历史人文氛围和幽美校园尤为印象深刻。偶遇来自浙江的漂亮女生,值此毕业季,合影一帧以示祝福。英国圣安德鲁斯(St Andrews)是苏格兰东海岸法夫(Fife)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小镇,以其古老的大学、高尔夫运动发源地和迷人的中世纪风貌闻名。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于1413年,是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英语世界中第三古老的大学(仅次于牛津和剑桥)。威廉王子曾在此就读,与凯特王妃在此相识。高尔夫运动的发源地,被誉为“高尔夫之乡”,自15世纪起盛行。标志性的第18洞“斯威肯桥”(Swilcan Bridge)是高尔夫界的象征。英国高尔夫博物馆,介绍高尔夫运动600年历史,毗邻老球场。圣安德鲁斯定期举办英国公开赛(The Open Championship),吸引全球高尔夫爱好者。傍晚抵达苏格兰高地首府、英帝国最北端城市因弗内斯,却是风歇雨住喜见彩虹,众人皆赞,此行必顺!</p> <p class="ql-block">向导兼司机李先生人很nice,每到一处,都很详细地为我们讲解这里的历史、人文和地理。</p> <p class="ql-block">用完千篇一律的英式早点,热车启程,前往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连接因弗内斯和格城的A82公路,享有“全英最美公路”的盛名,沿线穿越壮丽的峡谷、湖泊和山脉,融合了苏格兰高地的自然奇观与历史遗迹,其独特的英伦风情Show得淋漓尽致。诸如神秘的尼斯湖(传说中的的水怪并未现身);浩渺的特罗萨克斯国家公园和洛蒙湖,以及湖畔如童话般美妙的复古村落Luss小镇;苍凉壮阔的格伦科峡谷、威廉堡、格伦芬南高架桥以及附近的英国最高峰本尼维斯山等等。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且行且流连,280公里地,浪了一整天。</p> <p class="ql-block">英伦环岛行程在格拉斯哥调头,沿M74公路南下苏格兰边界,直插英格兰温德米尔湖区。据说,这一线的风光融合了苏格兰高地的壮阔与英格兰湖区的秀美,是英国最值得体验的景观路线。果然,穿越苏格兰和英格兰交界处,沿途的湖泊、山脉、田园和乡村,以及连绵起伏的丘陵和牧场,一路风情变幻,耗尽手机电池。进入温德米尔湖区,更加令人目不暇给。这里是英格兰最大的国家公园,以其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认为是“英国人的后花园”,亦被《国家地理》评为“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苏格兰南部边境最靠近英格兰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名叫格雷特纳格林(Gretna Green)。在18世纪中叶的时候,这里就成了闻名遐迩的“私奔胜地”,或曰“逃婚村”。话说那年,英格兰实施《婚姻法案》,规定21岁以下需父母同意方准结婚,而苏格兰却是年满16岁即准自由结婚。于是大量情侣蜂拥而至,格雷特纳格林成了英格兰恋人逃婚和自主婚礼的首选。从此,这个遍布白色房屋和爱情雕塑,处处弥漫着传奇浪漫气息的小村,吸引了全球无数追逐爱与自由的情侣。每年在此举行的婚礼超5000场;接待游客70万以上。就连当年的查尔斯王子,也曾计划在此与卡米拉结婚。此地此情,氛围拉满,同行何&辛夫妇浓情蜜意难以自禁,宛若初恋般甜蜜相拥,撒下一地狗粮,众皆艳羡不已。</p> <p class="ql-block">从温德米尔湖出发,到利物浦,再到谢菲尔德,跨越了英格兰的湖区、西北部和中北部。其间,行走在南约克郡乡村,沿途尽览湖泊、丘陵和田园景观,也领略了资格的老牌工业城市。利物浦濒临爱尔兰海,是英国核心城市之一,曾经是英国的制造业中心和最重要的贸易城市,其建城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初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阿尔伯特码头(Albert Dock);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 )文化;利物浦足球俱乐部主场也是球迷朝圣之地安菲尔德球场(Anfield Stadium)三大名片。曾被评选为“欧洲文化之都”。我们前往安菲尔德球场朝圣之际,适逢球迷在此悼念7月3日车祸遇难的28岁利物浦前锋若塔。场前涌动的人群和浩瀚的花海,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谢菲尔德往西南约半小时车程,就到了英格兰峰区国家公园,园内有一个“英国最美丽庄园”,这就是达西庄园。始建于1552年的达西庄园,是世袭德文郡公爵的宅邸,已有近500年历史,与英王室多有交集。英格兰玛丽女王曾被软禁于此;维多利亚女王的成人礼晚宴,也曾在其金碧辉煌的宴会厅举行。其实,“查茨沃斯庄园”才是它的本名,只因后世电影《傲慢与偏见》在此取景拍摄,一时声名远扬,才有了“达西庄园”之名。庄园建筑风格融合了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装潢极尽奢华,收藏有大量17世纪欧洲名画、雕塑和中国瓷器,以及珍贵的书籍。其精美绝伦的花园,建有超300年历史的人造瀑布,以及植物迷宫和喷泉,还有玫瑰园等超级景观。</p> <p class="ql-block">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风景如画的埃文河畔,一座名为斯特拉特福的小城,因莎士比亚(1564–1616)的出生和成就闻名于世。在人们看来,这里不仅是莎士比亚的故乡,更是英国文学和戏剧的圣地。每年有超过150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来此探寻莎翁的足迹。小城至今还保留和保护着莎士比亚出生和度过童年的故居;晚年回乡居住并去世的“纳什故居与新坊”;其妻居住过的“安妮.海瑟薇小屋”;以及存放莎翁棺木的圣三一教堂安息之地等。非常奇妙的是,在莎士比亚52岁的生命中,4月23日既是他的生日,又是他的忌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这一天,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p> <p class="ql-block">牛津大学是世上最负盛名、最古老的大学。其确切的成立日期已不可考,但教学记录可追溯至1096年。今天的牛津更加牛笔,已培养出30多位本国首相,数十位其他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超过50位诺贝尔奖得主及众多的世界级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这些人物对世界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的39个独立自治学院,和承担教学和研究职责的学术学部及博物馆等,散布在牛津市中心及其周边,学术生活与城市生活密不可分。漫步牛津街头,不仅感受到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更沉浸在宛如活生生的历史与建筑瑰宝塑造的非凡魅力之中。遗憾的是,多数学院需要购票进入。唯二进了校园的基督教堂学院,也因没有预约购票而被阻挡在了核心区域之外。唯一得以长驱直入的,是排名第12位的曼斯菲尔德学院。该院慷慨宣示:“欢迎公众自由参观园区”。让我们都为这家学院点赞!</p> <p class="ql-block">到了牛津,受朋友之托,到他曾经短期学习过的曼斯菲尔德学院打卡拍照传回,向导带着我们绕了几条街才找到,并且大门洞开,随意进入,赶紧拍照,微信传送,告知完成任务。随后来到英国“第一家咖啡店”,享用了典型的英式“下午茶”。这家咖啡店建于1650年。</p> <p class="ql-block">距离此次环岛行的起点也是终点:伦敦越来越近了,今天进入科茨沃兹丘陵地带。地处中南部的科茨沃兹,素来被称为“英格兰心脏”,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区,也是面积最大的“法定特殊自然美景区”,幅员达2038平方公里。2000年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后,沿山脊修建了166公里的国家级步道,串联起了奇平坎登、巴斯等的村镇。18世纪工业革命兴起时,科茨沃兹一度沦为英国最贫困地区,如今的科茨沃兹,已成为“英格兰乡村生活最高水准”的象征,富有程度早已超过伯明翰等工业城市。我们慕名而至的水上伯顿,就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被称为“英国最美村庄”的水上伯顿,温德拉什河水清澈浅缓地穿镇而过,河畔翠柳垂岸,绿树成荫,5座超过200年历史的古朴石桥横跨河面,一幅小桥流水的诗意画面,静谧、优雅而又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因英剧“唐顿庄园”火遍全球的海克利尔城堡,是英国和汉普郡标志性的历史建筑。城堡始建于1839年,融合了哥特式与乔治亚风格。海克利尔城堡为赫伯特家族世代拥有,现主人是第八代伯爵乔治·赫伯特。因其家族成员仍在此居住,故每年只在春夏两季,即4-5月、7-9月初对公众开放,并且不允许参观者在堡内拍照,所以就只能拍几张外景在这里发发了。</p> <p class="ql-block">此次游的重点之一,唐顿庄园。因为它一年中开放的时间短,想去的人多,所以提前购票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前往温莎的途中,旅居英伦已20年的向导李先生带着我们驶离大路,沿一条神秘幽深的小径,来到了一个静谧的小村:库姆堡(Castle Combe)。库姆堡与我们刚刚离开的水上伯顿齐名,也是科茨沃兹地区的“最美村庄”。而库村似乎更牛,她藏身于布莱克溪谷下游的峡谷中,是英国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古村落之一,连续50年被评为“世界最美小镇”。村庄起源于12世纪,延续至今古风依然,仍保留着13-15世纪的风格,建筑采用科茨沃兹特有的蜂蜜石,黑瓦黄墙,无路灯、电线等现代元素,夜晚可见璀璨星河。村中的圣安德鲁教堂建于13世纪,内有英国最古老的钟表。村庄市场遗址起于14世纪,曾是羊毛贸易中心,现今仍是周末集市的举办地。在静谧却又厚重的库姆堡,时光仿佛倒流回到15世纪的英格兰。难怪英国诗人约翰·贝杰曼会赞叹说:“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在低语历史”!</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神交已久的历史名城巴斯。以古罗马遗迹、乔治时期的建筑和天然温泉闻名的巴斯,1987年被整城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巴斯(Bath)的英文意为“浴池”。公元1世纪罗马人在此发现温泉,建造了宏伟的浴场和神庙。之后传说古不列颠王子布拉杜德因温泉治愈麻风病而建此城。罗马浴场遗址是英国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迹,每日温泉涌水量近120万升,水温达46℃。“皇家新月楼”30栋联排弧形建筑象征“月亮”,人称“英国最高贵街道”。而“圆形广场”环形建筑群则象征“太阳”,装饰有528个艺术浮雕。穿城而过的埃文河上,有建于1773年的普尔特尼桥,桥身内置商店,桥下的三级阶梯堰形成叠瀑效果。巴斯修道院教堂以扇形穹顶和56面彩窗描绘耶稣生平,英格兰国王埃德加曾在此加冕。等等。总而言之,巴斯融合了古罗马的遗产、乔治亚的优雅与乡村的宁静,是探索英国历史与自然之美的经典之地。</p> <p class="ql-block">一到巴斯,向导指着🫵街道两旁的居民住所,问我们,每个房门前都有一个马蹄形的铁器,猜猜这是派什么用的?七嘴八舌都没有猜出是什么。最后的答案是:这里的房子都是百年历史以上(皇家新月楼建于1774年),当时是没有柏油马路的,都是泥地,这个东东就是用来进屋时把脚上的泥刮干净,才能进屋的。哦,原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英伦环岛行最后一站:当今世上最大最古老且仍有人居住的温莎城堡。城堡始建于1070年,本是英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1110年成为宫廷活动场所,与白金汉宫、荷里路德宫齐名。伊丽莎白二世20世纪50年代初即位后,在这里度过了大部分的时光。每当女王在堡内居住,圆塔上就升起皇室旗帜,仪式感拉得满满。1936年,城堡中还演绎过一段传奇爱情佳话: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在这里退位以迎娶辛普森夫人。位于城堡下区的圣乔治礼拜堂,是垂直哥特式建筑的杰作。有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二世等10位君主安葬于此。从滑铁卢厅的战争荣光到圣乔治教堂静谧的君王陵墓;从卫兵换岗的鼓点到摩肩接踵的观光人流,温莎城堡不仅凝固了时光,更是历史与现世、传统与现代的奇特交融。</p> <p class="ql-block">途中正值两位男士的生日,我们就在“温莎城堡”的城楼下,为他们庆生祝福🎂。nice的李先生为两位寿星买了蛋糕🎂,让他俩在即将结束的旅途中,度过了欢乐的生辰!</p> <p class="ql-block">又到了说再见的时间。离开温莎城堡,大家临时起意,又健步跨过伊顿桥,探访了在泰晤士河畔与温莎宫隔河相望的伊顿公学。然后直奔希思罗机场。现在,夜航班机即将起飞,朋友们,且待下一程再见!</p> <p class="ql-block">15天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意犹未尽,很多地方没来得及去,就看这辈子还有没有下一次了。我们兵分两路,上班的要回去上班,想孙女的回去看孙女,三女留下继续四天伦敦的city wal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