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2008258</p><p class="ql-block">拍摄/制作:齐淑娟</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要处理的三大重要关系之一。梁漱溟曾论及关于人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人己关系。但现代生态危机暴发之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p> <p class="ql-block">天”是指上界、整体,乃至宇宙。“天人合一律”是指人与宇宙是一体的,都是从同一本性里变现出来的。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宇宙间有什么,人体也有什么,完全是对应的。宇宙是由阴阳两大物质组合而成的,人体也是如此;宇宙是由五行相互生克的,</p> <p class="ql-block">宇宙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过程的循环变化,人体也要经过生、老、病、死四个过程的循环变化。</p> <p class="ql-block">“天人合一”养生观有着科学且系统的阐释。人体被视为一个小宇宙,与自然界的大宇宙相互对应、相互影响。《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明确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差异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天人合一就是说你要顺应自然,你不要一天到晚想要征服自然,想要改造自然,到最后你没有好处的。当地上高楼大厦盖得越多时,你就知道地下已经掏空了,随时可以下陷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已告诉你很清楚了;地上堆得越多,地下越空,当它支持不了时就会砰地塌陷了。人要有道德老天才会保佑你。</p> <p class="ql-block">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人体也应顺应这一规律,早睡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以促进阳气的升发,春天是养肝的好时节;</p><p class="ql-block">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外发,此时应避免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夏季是养心的好时节;</p><p class="ql-block">秋季气候干燥,万物收敛,养生宜注重滋阴润燥,收敛神气,秋天养肺的好季节;</p><p class="ql-block">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潜藏,人体则应早睡晚起,养精蓄锐,以藏为本,冬天是养肾的好时节。</p><p class="ql-block">同时,昼夜的变化也对</p> <p class="ql-block">人体产生影响:白天阳气盛,人体活动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夜晚阴气盛,人体则需进入休息状态,以恢复体力。阴阳平和,是人体最好的状态。若长期熬夜,违背昼夜节律,就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理节奏,导致气血失调,疾病滋生。</p> <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涵盖了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个方面。饮食上,应遵循“不时不食”的原则,选择当季、当地的食材,以获取自然的滋养。例如,春季食用鲜嫩的芽菜,夏季食用清热解暑的瓜类,秋季食用润肺生津的水果,冬季食用温热滋补的肉类。起居方面,要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持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运动养生需根据不同季节、时间和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春季可踏青、放风筝,舒展筋骨;夏季可进行游泳等水上运动,消暑解热;秋季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舒缓身心;冬季则宜选择室内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寒。</p> <p class="ql-block">在情志调节上,要像自然界一样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p> <p class="ql-block"> “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提醒我们,回归自然、顺应自然,重新建立与自然的连接,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它倡导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学会慢下来,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四季的变化,让身体和心灵在与自然的共鸣中得到滋养和修复。</p> <p class="ql-block">“天人合一”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精髓,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顺应自然规律,跟“天地”走,天为父,地为母,我们是天地的孩子。顺自然的走在道中。遵循道法自然,以以慈悲为怀!感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