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老爸曾经是个兵</p><p class="ql-block"> 老爸病倒了,躺在病床上,我去看他,他第一句话就问我:今天几号了?我拿出手机打开手机日历给他看(老爸耳背很严重,但眼神还可以),老爸看完愣了一下,很失望地说:“怎么可能,今天才20号?”我接过手机一看,明明就是7月20号!没错呀。老爸喃喃自语地说:“到八一节还有好多天,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撑到那一天”!我看出此时他内心很落寞又无奈,他多么想再过一个八一节!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挺过“八一”!不能让他老人家留有遗憾。</p><p class="ql-block"> 老爸之所以这样念念不忘八一节,那是因为他也曾是一个兵,一个五十年代的老兵,扛过枪,上过战场,用青春捍卫着祖国边防。退伍后,老爸总是将军人的精神品质融入家庭生活。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教导我们要牢记部队的光荣传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8月1日建军节,我们家人为了满足老爸的最后宿愿,特地去买来了一身草绿色军装,帮他穿上,全家聚在一起,为老爸播放军歌:《解放军进行曲》《我是一个兵》。老爸虽然89岁高龄,重新穿上军装,虽然略显佝偻却尽力挺直的身躯,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青春岁月。老爸小心翼翼地整理着衣领,整理端正军帽,对着镜子敬了一个军礼,虽然不是那么干脆利落标准,但这已是他的最大努力了。这熟悉的动作,他完成得有些吃力,却跨越了时空,将我们带回到了当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总是对我们说:"一日当兵,终生是兵"。“虽然我现在老了,但我的心却没老,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兵‘’。“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随着音乐节拍,老爸用他那瘦弱的手臂上下舞动,嘴里轻声哼唱着…。这就是我们尊敬的老爸!曾经当过兵的老爸!</p><p class="ql-block"> 老爸:八一节快乐!</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篇文章是我的同行林丽霞老师描述她的当兵老爸之军人情结。她老爸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兵,伟人时代的战士,所受党的政冶思想教育深刻,富有家国情怀,军人品质那可是根深蒂固。退伍后结婚生子,总把部队的思想工作那一套用来教育家庭子女。</p><p class="ql-block"> 今年八一节来临之际,林丽霞老师以她老爸的军人情结为题写了篇文章,值此节日之际,特此分享与美友。</p><p class="ql-block"> 当过兵的人都有浓厚的军人情结,终身不忘。军人情结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包含对职责使命的绝对忠诚和奉献精神,这种特质在军营文化中通过纪律约束、荣誉体系等机制持续强化。</p><p class="ql-block"> 退役军人即便离开军营几十年,仍保持强烈的组织认同感与荣誉感。集体生活形成的战友情谊具有不可替代性,共同训练、执行任务的经历使军人之间产生超越血缘的信任纽带,这种情感在退伍后依然通过固定称谓:如"老班长"、老连长等默契延续。哪怕几十年后身份变化也不忘在老连队的原有称谓。</p><p class="ql-block"> 再者是军人对制式服装、军事仪式的特殊情感,例如转业退伍人员仍会保留原有军装作为精神寄托,聚会企望再一次穿上草绿色军装重现军人形象。</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