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遗址 2025年7月19日遗址 <br> 夏日的绿蔓间,我撞见一片 “碎星”。深褐的翅翼摊开如绢,白点儿疏疏落落,像夜天漏下的银辉,轻轻覆在叶脉舒展的叶面上。触角末端弯成小巧的钩,仿佛自然别出心裁的装饰,为这枚 “活的徽章” 落款。翅缘的细毛泛着绒绒的金,是日光吻过的痕迹。<br><br> 它振翅时极安静,频率快得像一场秘而不宣的絮语。从野豌豆花到苜蓿叶,薄翅切开空气的声音,比花瓣舒展更轻。它停驻时,六足稳稳抓着叶肉,仿佛与叶片在无声对话 —— 或许在交换露水的密语,或许在分享阳光的温度。那些白斑点在风中微微颤动,竟让我想起星子在夜河摇曳,原来天地的浪漫,早把星辉撒在一只蝶的翅膀上。<br><br> 这枚 “叶上星”,本就是生态长卷里的活字。它访花时沾染的花粉,是写给春天的回信;幼虫啃食青叶,是生命对生命的温柔索取,而后化蛹的躯壳,又将养分还给泥土。它不懂 “传粉者” 的名号,也不知自己是食物链里的一环,只是遵循本能,把墨与白的画,绽放在每片遇见的叶上。<br><br> 暮色漫过藤蔓时,它振翅遁入绿影。我忽然懂得:自然的伟大,恰藏在这些微小的光芒里。花弄蝶的美,是天地随手点染的水墨,更是生命循环里的一枚纽扣 —— 少了它,春的芬芳会缺一角,夏的藤蔓会失一抹灵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