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拜罗伊特(Bayreuth)伯爵歌剧院博物馆内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名角儿曾在这家歌剧院演出过。</p> <p class="ql-block"> 按动旁边的按钮,画面会动起来并有相应的音乐声。</p> <p class="ql-block"> 戏服。</p> <p class="ql-block"> 舞台场景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 舞美设计稿。</p> <p class="ql-block"> 雕塑。</p> <p class="ql-block"> 道具。</p> <p class="ql-block"> 手稿。</p> <p class="ql-block"> 服装店门口。</p> <p class="ql-block"> 从歌剧博物馆出来,到这家餐厅吃午饭。</p> <p class="ql-block"> 店里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近20欧元的美味还不错,合我的胃口。</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来到Bamberg。Bamberg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历史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级别的中世纪老城区,同时作为学术重镇,其班贝格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 Bamberg (班贝格)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直辖市,位于巴伐利亚北部,班贝格是一座大学城和行政城市,是天主教班贝格总教区的驻地,也是上弗兰肯地区的重要中心。班贝格老城是德国最大的一座未受战争毁坏的历史城区,199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班贝格完整保存了11~18世纪的教堂、巴洛克民居和宫殿群,堪称欧洲建筑史露天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老市政厅,位于雷格尼茨河的人工岛上,是班贝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从Obere Brücke桥观赏,老市政厅(Altes Rathaus)仿佛悬浮于水面,与背景的“小威尼斯”形成经典画面。</p> <p class="ql-block"> 老市政厅建于1462年,横跨雷格尼茨河上的人工岛,哥特式风格与巴洛克壁画完美融合。当年主教拒绝让地,市民在河中筑岛建造,成为教权与民权分界的物理标志。</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见证了15世纪市民阶层的崛起,其"水上悬宫"的奇观至今仍是德国建筑史上的独特案例。晴天时艳丽外墙与河水相映成趣,阴天则更显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班贝格建于公元1007年,曾是帝国城市和贸易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自12世纪以来,班贝格城的建筑风格对德国北部和匈牙利产生了极大影响。18世纪末,班贝格成为德国南部启蒙运动的中心,吸引了黑格尔和霍夫曼等知名哲学家和作家。</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尤其是由于其外墙装饰着可爱的壁画,并且描绘了这座建筑如何在岛上建造的(高层)故事。内部亮点包括美丽的旧洛可可式大厅和路德维希收藏馆,馆内有300多种精美的18世纪动物造型的碗,小雕像和用瓷器制成的晚餐服务。</p> <p class="ql-block"> 老市政厅的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 老市政厅墙上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老市政厅的门楼。</p> <p class="ql-block"> 雷格尼茨河上的桥。</p> <p class="ql-block"> 班贝格是一座迷人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这里被誉为“小威尼斯水城”。</p> <p class="ql-block"> 桥头雕塑。</p> <p class="ql-block"> 商店的Logo。</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班贝格古城,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 海王星雕像的加贝尔曼喷泉。</p> <p class="ql-block"> 正好是周末,主座广场(Domplatz)上有集市,图中是集市上售卖的西红柿,你见过这种西红柿吗?</p> <p class="ql-block"> 蔬菜摊位。</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季节是白芦笋上市的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白芦笋是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白色嫩茎是在未出土前采收的,若经光合作用则会变为绿色。芦笋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硒、铁等微量元素,绿芦笋的矿物质含量普遍高于白芦笋。芦笋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润肠通便,预防心血管疾病;所含的天冬氨酸,具有清热利尿、辅助降压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芦笋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15年,耐寒耐热,适应性强。</p> <p class="ql-block"> 主座广场上卖鲜花的摊位。</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班贝格的圣马丁教堂。</p><p class="ql-block"> 班贝格的圣马丁教堂(St. Martin Church)是该市重要的宗教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该教堂始建于1237年,最初名为班贝格主教座堂(Bamberger Dom),后因内部装饰风格被称为圣彼得和圣约翰教堂,其名称演变反映了历史上的多次修缮和功能调整。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世纪建筑,教堂融合了罗马式与哥特式风格,外观以灰白色砖石为主,内部装饰质朴无华,体现了简约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 圣马丁教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 圣马丁教堂内部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华丽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圣坛。</p> <p class="ql-block"> 一位嬷嬷坐静静地坐在圣马丁教堂内的长凳上。</p> <p class="ql-block"> 圣马丁教堂内部的装饰画。</p> <p class="ql-block"> 主座广场上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 热闹非凡的主座广场。</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班贝格的大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 班贝格曾经是罗马教皇的驻地,小镇里的建筑几乎涵盖了从罗马时期到现在的所有风格。</p> <p class="ql-block"> 这种屋顶在德国非常流行,因为德国冬季下雪较多,这种斜度较大的屋顶不容易积雪,对屋顶不会造成过度的负载重量,对房屋是有益处的。</p> <p class="ql-block"> 街头雕塑。</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班贝格的主要河流是雷格尼茨河(Regnitz),该河流贯穿城市并与民居形成独特景观,被称为“小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 雷格尼茨河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重要河流,流经班贝格老城区,最终汇入美因河。</p> <p class="ql-block"> 班贝格作为该运河的北端起点,连接莱茵河与多瑙河水系,形成贯通欧洲的内河航道。运河全长171公里,设有16座船闸,显著提升东、西欧货运能力,并促进沿岸旅游业发展。班贝格的河流系统兼具自然与人文价值,是欧洲内河航运网络的关键节点,也是历史城区景观的核心要素。</p> <p class="ql-block"> 河岸两侧保留中世纪建筑,水道与桥梁交织,形成类似威尼斯的浪漫风貌</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班贝格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度假游玩。</p> <p class="ql-block"> 但不知为何,漫步班贝格古城很少见到亚洲人面孔。</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Karolinenstraße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色彩斑斓的班贝格古城。</p> <p class="ql-block"> 图中的绿房子是创始于1405年的啤酒馆,售卖当地的特色烟熏啤酒,吸引众多游人前来品尝。</p><p class="ql-block"> 班贝格城内现有9座传统的酿酒厂,生产50多种不同种类的啤酒。</p> <p class="ql-block"> 酒吧内已经人满为患,很多人只好站在酒吧外面,边品酒,边聊天。</p> <p class="ql-block"> 班贝格以多种特产啤酒而出名,工业以纺织和机械制造(电子设备、重型机械等)最为重要,还有钢琴、瓷器、制鞋等厂。</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八月二十三日,雷格尼茨河小威尼斯段举行划船比赛,是班贝格最古老的传统划船竞赛。</p> <p class="ql-block"> 中世纪末期,班贝格的经济和艺术重要地位并没有被削弱。它的港口服务于美因河沿岸的的城市。市民和王公之间存在着分歧,城市在纠纷中继续发展。17世纪末和18世纪期间,班贝格的文化艺术活动非常活跃。18世纪末的启蒙运动的影响波及到国家的南部。数量众多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在这一时期得以修建。这些建筑包括宗教建筑(例如圣马丁教堂),特别是市民建筑(包括新式住宅和市政厅)。为此座美丽城市又增添几许繁复之美。随着现代德国的历史脚步,班贝格一步步走到现在,幸运的是,当许多德国古城被二次大战炮火摧毁时,班贝格确能毫发无伤地保留她原来的面貌,这份幸运使此城的古城之名受之无愧也更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 班贝格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2年建立在如今主教座堂山上的“巴本堡城堡”,原本是属于东法兰克巴本堡家族的封地。但在903年同莱茵法兰克康拉德家族的一场血腥世仇战役中,巴本堡家族失去了这块封地,被国王收回统治直至973年,奥托二世皇帝将城堡赏赐给了他的表兄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二世(951年~995年)。1007年,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二世的儿子,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二世在班贝格建立了天主教主教区,同年又下令建造了城市的第一座主教座堂,这座主教座堂先后两次被焚毁,13世纪最后一次重建后保存至今。公元12世纪,正值教会力量在欧洲各地达到巅峰状态,班贝格和其他的教会直属城市一样,在教廷的庇荫下使得各城的领主不断以各种方式来建设城市,以荣耀和取悦教廷。对于欧洲人而言,宏大的建筑是为政治和宗教目的服务的。在这个时代,班贝格拥有了城市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班贝格的主座教堂,这座教堂由亨利二世皇帝创建于1004年,是融合罗曼式、哥特式与巴洛克风格的中世纪宗教建筑。该教堂历经两次火灾后于13世纪完成重建,现存建筑主体采用弗兰肯地区灰白砖石建造,81米高的双塔构成班贝格城市天际线核心景观。作为天主教班贝格总教区主教座堂,其内部保存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二世夫妇墓葬,以及唯一葬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教皇克雷芒二世石棺。教堂入口处的“班贝格骑士”石雕因其未解创作背景成为艺术史研究焦点。</p> <p class="ql-block"> 教堂位于班贝格老城中心高地(海拔386米),与旧皇宫建筑群相连。</p> <p class="ql-block"> 主座教堂的其中两个钟楼。</p> <p class="ql-block"> 主座教堂内部。</p><p class="ql-block"> 教堂采用弗兰肯地区特有的灰白色天然石材建造,主体结构展现早期哥特式交叉拱顶技术。建筑外部四座尖塔高度达81米,构成典型的中世纪罗曼式双塔立面,内部空间以朴素装饰为主。</p> <p class="ql-block"> 主祭坛采用蒂尔曼·雷姆施耐德创作的浮雕装饰,耗时14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 交错拱形天花板结构形成独特声学效果,可容纳600根风管的管风琴装置。</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保存有三处具有历史价值的墓葬:-亨利二世与库尼贡德皇后合葬墓:位于主殿东侧,石棺表面雕刻有皇室生活场景浮雕-教皇克雷芒二世墓葬: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唯一教皇墓地,石棺制作于1047年-康拉德三世皇帝石棺:采用彩色大理石装饰,体现12世纪石雕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 主座教堂的色调柔和。</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班贝格新宫殿(Neue Residenz),该建筑与主教座堂相对,属于文艺复兴风格,内部设有华丽的房间和历史展品。</p><p class="ql-block"> 班贝格新宫殿是德国大主教约翰那·莱昂·哈德丁岑·霍尔主持修建的宫殿,1697年至1703年历时90年修建完成,20世纪60年代由巴伐利亚王宫署开放成旅游场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2世纪时就有罗马人在此修建了极尽奢华的宫殿。而后,班贝格成为了德国大主教的都城,又建立了公国。1613年,因为旧宫殿日益狭小与破败,主教家族认为旧宫殿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必须要有一座与之相称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 班贝格新宫殿由于未遭受战火的破坏和洗劫,宫内都是真正的原宫廷陈列。宫内保持了德国传统的巴洛克式风格装饰,既非常豪华但又华而不腻。宫内的天花板壁画与水晶吊灯都是非常具有巴州特色的。宫内也结合了40多个地区的宫殿建筑特色。在诸多的厅堂当中,最有名的无非是宫殿二楼的皇帝厅,亦称海神厅。红色的主色调,大型的水晶灯和大理石壁炉、地板和门窗框别具一格。另外,主教寝宫也是引人入胜,在暗淡的灯光中金色显得格外华丽。宫内的皇帝厅可以出租给个人或团体举办音乐会与婚礼,体验宫廷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