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烟雨共追忆,满园桃李笑春风

朝花夕拾

马尔迈老师赴宁师生聚会纪实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马尔迈老师从舟山来宁参加母校吴忠中学毕业生60周年校友会。我们青铜峡市一中72届高中毕业生曾是马老师执教生涯中的第一届毕业生。马老师数学天赋异禀,高考数学满分。我们特别感恩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和懵懂的年纪有幸成为老师的学生。老师以当年在数学上的过人天赋和教学上的严谨治学的态度,悉心的为我们传授数学知识,使我们都收益匪浅。后来恢复高考后老师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到宁大任教再后来去了南方的大学任教,如今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我们和老师分别52年,从没忘记过老师,我们在青葱岁月和最纯真年代的对老师的那份情意和敬意,它像一颗纯情的种子,早已根植于我们心中。我们都很想见见现已80高龄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7月21日马老师来宁后,李慧珍同学通知了家住银川的同学,预定了餐厅,为马老师接风洗尘,并亲自开车接来了马老师。52年后的师生再次重逢,相见真是恨晚,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从青春到夕阳 ,远去了风华正茂,迎来了两鬓风霜,花开花落,春秋更迭,唯有真情永恒。那天聚餐的男同学还有董自信,韩永成,吴文斌同学。</p> <p class="ql-block">  那天的聚餐,温馨而热闹。大家围坐在老师身边。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笑身不断。我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马老师精神矍铄,仿佛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我们围着他,与马老师分享着各自的人生故事,听他讲述这些年的教学经历,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涩的校园时光,那些年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这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美好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和原高二五班的许钟宁,汤兰珍,陈玉英,高瑛合影留念。(左起)</p> <p class="ql-block">  李慧珍,小学妹张莉和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汤兰珍同学曾是英姿飒爽的女军人。部队服役23年。转业后在国安部门工作至退休。 </p> <p class="ql-block">  小学妹张莉代表大家为老师献唱一首《老师,我想你》。这首歌唱到了大家心里,也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聚餐进行了好几个小时,大家有聊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因考虑老师年事已高,不能太劳累,聚会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结束。 </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离开宁夏四十多年,以前教务繁忙,退休后又在发挥余热,返聘后继续任教,无暇来宁旅游。这次同学们决定陪老师到宁夏几个著名的景点去观光旅游。7月22日,我们陪同老师来到了位于宁夏银川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那天是许钟宁,李慧珍两位同学开车,高瑛,汤兰珍,陈玉英和学妹张莉共同前往。</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影视城门口合影留念。背景是蓝天白云。古色古香的建筑衬托出一种庄严而温馨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在影视城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镇北堡影视城,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影视文化的圣地,由作家张贤亮先生1993年创办。是中国三个影视基地之一。也是宁夏5A级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  影视城自开业以来,共拍摄影视剧208部。知名影片包括《牧马人》《红高粱》《龙门客栈》等等。许多国内外知名导演和影视明星留下足迹,真正是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游览,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黄土城墙,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传奇。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经典影视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镇北堡,古老与现代的交融,每步皆是历史,每景尽是故事。因天气炎热,我们个人没有拍照,只是陪同马老师游览了以上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中餐后我们驱车陪同老师游览西夏陵。西夏国虽然存在了189年,但贺兰山下那一座座巨大的夯土陵塔依然耸立,仿佛诉说着千年的历史苍桑,也迎接着前来探险的你我。西夏陵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见证,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在西夏陵标志牌前我们和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老师精神饱满,步伐稳健,哪点像一个80岁的老人?把老人最美好的形象定格在了这个最美好的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和许钟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西夏陵景区内,还有一座西夏陵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宛如一座时光宝盒,收藏着千余件与西夏相关的文物,承载着这个消失国度的文明与历史。</p> <p class="ql-block">  西夏陵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7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1年西夏陵入选全国“百年考古大发现名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验教育基地,营地”名单。2025年7月11日,西夏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坐车游览了3号陵。三号陵被誉为李元昊的陵墓,称之为泰陵,是游览的重点。这是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陵墓,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建筑的完整保留。站在三号陵前,凝视着阳光下沧桑而壮美的黄土建筑群,它们如同凝固的音符,默默的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曾经强胜而神秘的王朝—西夏国的故事。这片土地下掩埋的辉煌与失落,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正一点点重见天日。3号墓的发掘与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西夏文明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陵区的占地面积多达50多平方公里,包含九座帝王陵,271座陪葬墓及大量遗址,被誉为“东方金子塔”。我们决定到4号陵继续游览。陵间距离有点遥远,我们先是乘坐园区内的汽车,然后又换乘马车。景区园内乘坐马车,还真不多见,这恐怕算是独一份。</p> <p class="ql-block">  坐在马车上,我们感到特别开心,完全是一种别具一格,全新的体验。路上碰到另一辆电瓶车交错,感觉坐马车很古老,很梦幻,但现在就是讲融合的年代,坐马车体验的是另一种快乐,非常难得。</p> <p class="ql-block">  这两辆架辕的马车同类相遇,能不能有点友好的表示?</p> <p class="ql-block">  这匹体格健壮的棕色大马刚想耍点个性,就被马车夫发现,只好偃旗息鼓。</p> <p class="ql-block">  许钟宁同学步马老师后尘,研究生毕业执教于北方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文学教授。现如今也是桃李满天下。退休后一直被返聘发辉余热,直到现在才闲赋在家。</p> <p class="ql-block">  抓拍的老同学照片。看样子愉悦的心情无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  抚摸着石碑好像感觉到了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坐在4号墓前,深感这个民族的历史厚重和神秘。我们只能报着敬畏的态度。很多历史的真相还在等历史和考古专家在研究,在挖掘再还原。</p> <p class="ql-block">  4号陵的主人如今还没有定论。还等待着考古学家去挖掘,去研究。</p> <p class="ql-block">  李慧珍同学,请你步伐慢一点,个别同学腰腿不好,在炎炎烈日下,早就走不动了。</p> <p class="ql-block">  在游玩过程中马老师步伐骄健,神情从容。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我们行走在小道上,感受着52年重逢后这次共游的美好时光,使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多了一份记忆和回忆。</p> <p class="ql-block">  陵园内现在绿化搞的很好,绿草如茵,使慕名前来观光旅行的游客视觉效果好,心情也能更放松。</p> <p class="ql-block">  在陵园的出口处,一幅大型的3D画突然出现在面前。好像穿越了时空一样。我们还未从游览西夏陵的情绪和感慨中调整过来,突然看到彰显高科技水平这么漂亮的画,确实令人眼前一亮。画中所描绘的背景是山川河流的景象,色彩逼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壁画前,背景是蓝天白云,大家面带微笑,心情愉悦。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不正是我们一生的写照吗?走过风雨,看过山河,如今再聚首,只为一句“老师,我们一直记的您”!</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一天的游览,在去停车场的路上我们经过了一个小公园。园内芳草碧绿,绿树成荫,杨柳倒垂,空气清新,非常适合游览疲劳的游客小憩。</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一个木制秋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我们大家这些年含饴弄孙的时候给孙子荡过秋千,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坐过秋千,在我们的认知中,好像这类玩物就是给小孩的专属。今天就让我们返老还童一次,肆意一把,体验一次童趣,童心!童乐!</p> <p class="ql-block">  我们荡起了秋千,在公园的秋千上合影留念。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我们身上,温暖而柔和。马老师坐在秋千上,我们大家面带微笑,我们围在他身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半世烟雨共追忆,满园桃李笑春风”,正是如此—我们曾共渡风雨,如今再聚首,只为在春风中,与老师一起笑看人生!</p> <p class="ql-block">  平时并不爱照相的我,今日担起了摄影师的重任,让精彩的瞬间定格在这里,留在每个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今天游览一天,马老师都显的精力充沛,现在气定神闲的坐在这里,丝毫不显疲倦的样子,让我们这些70岁的学生在80岁的老师面前感到汗颜。老师在知识方面是我们的老师,在身体健康,保健方面更是我们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7月24日,由田贵强同学开车,董自信,李慧珍,汤兰珍四位同学陪同马老师去沙湖游览。</p> <p class="ql-block">  在沙湖标志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宁夏沙湖是中国4大沙漠之一的宁夏沙漠的核心景区。这里风景秀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无论是沙丘的壮丽还是湖水的晶莹剔透,都让人流连忘返,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度假。</p> <p class="ql-block">  宁夏沙湖栈桥,一座链接自然与人文的雅致走廊,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廊桥宛如一条轻盈的丝带,轻轻搭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与四周的黄沙,碧水,芦苇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用无人机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陪同的两位男同学田贵强,董自信在职时事业都很成功,官至正厅级,这次老师赴宁,亲自从外地赶回来,可见对老师的这份情意让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  田贵强同学当年年级里最小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站在沙湖的栈道上,眼望着美丽的沙湖,面带微笑,这一刻是否心生诸多感慨?……</p> <p class="ql-block">  湖内,黑天鹅在嘻戏,吸引了无数游客,大家都很好奇,毕竟我也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p> <p class="ql-block">  金黄色的沙漠与碧波浩渺的湖面相依相偎,形成“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湖水”的奇观,被称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湖水湛蓝如镜,沙丘绵延如浪,刚柔并济的视觉冲击,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湖面上的游船,如同一只只优雅的白天鹅,轻盈的滑行在水面上,留下一道道美丽的波纹。</p> <p class="ql-block">  夏日炎炎,荷塘里的荷花尽相绽放,宛如羞涩的少女轻展粉黛,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引人驻足。</p> <p class="ql-block">  湖内密布层层叠叠的芦苇荡,随风摇曳如绿色屏障,每年春秋两季斑嘴鸭,天鹅等数万只候鸟在此栖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跃然眼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沙湖边的植被丰富多样,绿树成荫, 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老师,与这些动物同框是什么感觉?</p> <p class="ql-block">  沙湖的沙子,是大地最温柔的馈赠,既有沙漠的粗狂,又有湖水的灵性,在风与光的交织中,诉说着大西北最动人的诗篇。沙湖的沙子是时光与风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它们细腻如金粉,在阳光下闪烁着丝绸般的光泽,每一粒都像被大漠的风吻过千万遍,圆润而温柔。赤足踩上去,沙粒便如流水般从脚趾间划过,带着阳光的温度,又似细碎的星尘,轻轻摩挲着肌肤。</p> <p class="ql-block">  宁夏沙湖的沙雕美人鱼将散沙化为永恒。20米的巍峨身躯守护着塞上明珠,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蓝天下“湖的女儿”静作沙岸,眼眸倒映着沙湖的波光,用沙粒续写着安徒生未完成的童话。大型沙雕“美人鱼”它不仅是沙雕,更是宁夏旅游的文化图腾——沙的刚毅,水的灵性,苇的坚韧都凝固在这尊守望湖光的精灵身上。</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也亲自体验这独特的沙湖之景。</p> <p class="ql-block">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之中,骆驼以其独有的韵律漫步,宛如沙漠之灵,踏着金色的沙海,每一步都似乎在编织着古老而神秘的诗篇。 </p> <p class="ql-block">  站在沙湖沙漠双心模型前,师生合影留念。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和特殊的环境留下的美好瞬间,待我们以后走不动了,翻翻相册,看一看80岁的老师和70岁的我们,一定是喜悦和幸福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7月27日,有很多居住在青铜峡市的同学得知马老师来宁,都很想见见52年未见的老师。马老师也想去他曾经工作过的青铜峡市一中去看看。青铜峡市一中因为发展的需要早已搬迁到青铜峡市新区。市一中原校址现已改编成青铜峡市第六中学。我们在银川居住的同学也想借马老师来宁这缕东风,和家住青铜峡的同学搞一次师生聚会。于是,由田贵强和汤兰珍同学开车我们陪同老师第一站来到了青铜峡市一中原校址。</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市一中原校址时,部分同学在此恭候迎接老师。52年的离别,相见恨晚,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与激情,却留下了无尽回忆与感慨,那些曾经的梦想与追求或许已经渐行渐远,但那份执着与热爱,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心间。</p> <p class="ql-block">  因为正值暑假期间,学校放假不允许外人入内。同学联系了青铜峡市教育局,教育局的领导得知此情非常支持,市六中的校长和主任在此等候我们,并陪同我们参观了校园。</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记忆过人。如数家珍般“西边是学生宿舍,东边是是师生食堂,北边是教室,教室前面是会议室和老师办公室,南边是学校大门……”,他叙述的学校当年的情景,使人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师生共同回忆当年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教学大楼</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学校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  昔日的体育健将李慧珍同学</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学校大门口合影留念,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学生时代的生活令人难忘。曾经走过的路,如今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都化作今日的笑谈。那些青葱岁月里的故事,永远留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  和小学妹站在校门口合影留念。我心中感慨万千……我们这代50后,经历了时代的大变革,心系着毛泽东时代的光辉思想。对国家和社会我们奉献过,对父母我们尽孝过,对家庭和子女我们尽责过,我们奋斗过,我们精彩过,因而我们的故事温暖而有魅力,平凡而充实,平淡而精彩,我们是问心无愧的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  在青铜峡市东区东顺饭庄我们和等候在此的同学汇合,共赴这个跨越52年的师生聚会。大家都非常激动,和老师52年的离别,再相见老师对有些同学还能直呼其名,老师还能记得我们,可见真正的师生情意,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淡漠,反而会在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永恒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  参加聚会的全体女生和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马占财同学代表全体参加聚会的同学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  酒是情感的出口,喝下去的是心事,吐出来的是故事,回首当年多少事,万千感慨酒一盅。</p> <p class="ql-block">  举杯 ,让我们一起举杯,为过去的岁月干杯,为我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干杯!</p> <p class="ql-block">  干杯!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愿我们在今后的岁月,乐观向上,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小草,沐浴了老师的“雨露”,在祖国的大地上茁壮成长;我们是一粒种子,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能脚踏实地在大地上扎根,开花,结果。我们这届同学有厅长,教授,知名医生,作家,记者,中小学教师,会计师等等不同职业,都曾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发展和建设不遗余力的奉献过,拼搏过,今日相聚,不论职位和财富,只为这52年的师生情,它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永远滋养着我们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一生很短,一天更短,我们在欢声笑语中相聚,谈点人生往事,拉点家常,说点闲话,在回忆中开心欢笑…用美照定格我们今天相聚的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文艺骨干房永宁同学为我们高歌一曲《相遇》</p> <p class="ql-block">  小学妹张莉献唱一首歌曲《花又落》。</p> <p class="ql-block">  气氛达到高潮,老师提议师生共唱一首《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唱,今日再唱这首歌完全是不同的感受,一切尽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  师生共同高歌一曲“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是歌?是愿望?到那时百岁的老师,九十岁高龄的我们,但愿时光老人能眷顾我们!</p> <p class="ql-block">  欢聚一堂,歌声飘扬,快乐无边。友谊在音符中升温,放声歌唱,释放自我,歌声无需完美,真情实感最动人,同学的歌声是舞台上最闪亮的星,无论唱功如何,这段经历都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师生情悠悠长存,朋友情切莫相忘!</p> <p class="ql-block">  汪如泉同学代表高二一班的同学和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原高二二班的同学和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房永宁,徐秀梅同学代表高二三班的同学和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原高二四班的同学和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原高二五班的同学和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原同校的马老师任教的76届高中毕业的学弟学妹听到马老师来宁也和马老师在银川相聚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这次的聚会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拉下了帷幕。这次聚会是岁月的见证,也是友情的延续。亲爱的老师和同学,离别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再次相聚的续曲。七十古稀今不稀,笑看风云乐不疲。用豁达的心态回味52年承载的经历,体会时代的变迁,用通透和乐观延续往后余生。生活日复一日,生命年复一年,接纳生命的馈赠。感悟最美的风景是心里的那份淡定和从容。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p> <p class="ql-block">  美篇制作:陈玉英 感谢提供部分照片的同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