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年一度的暑期全家自由行开始了。这一次年青人是安排去日本。说实话,大热天去这个既反感又陌生的邻国旅游,我和老伴都不是十分情愿,加上之前一本1999年的老漫画书叫《日本沉没2025》,这几年又被人翻了出来。网上经常出现“7月5日海底地震”的传言,而年轻人提前买的机票恰巧是7月5日,让人难免忐忑不安,几次打退堂鼓,但经不住年轻人的动员,只好随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和老伴时间多,买的是成都到天津中转至大阪的机票,含酒店住宿800多元,7月4号下午2:20乘坐天津航空GS7888从成都天府机场T2出发,17点到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2,乘坐接驳车入住中转免费的星程酒店(天津滨海机场店)。7月5号下午1点在天津滨海机场乘坐GS7973航班于下午4点40多(当地时间)到达大阪关西机场。随即填写入境卡办理入关手续,提取行李,然后在机场等待从成都直飞过来的家人们汇合。图为关西国际机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机场一家人汇合后出站时,已经是北京时间7点,日本时间8点。出来后按计划购买了 HARUKA特急列车票,乘坐JR从关西机场直达京都站,时间约80分钟左右。入住京都站附近的京阪京都站南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月6日 早上自然醒解决早餐后,首先去京都站购买交通卡。日本交通比较复杂,一张薄薄的ICOCA卡(关西版交通卡),才是真正的通关文牒。一般地铁口都有充值机,一卡在手,走遍日本都不愁。而我和老伴事先购买的suica卡在国内又被人称为“西瓜卡”,原因是“suica”的罗马读音和“西瓜”的发音很像,sucia卡是由JR东日本公司发行,适用于JR东日本的地铁、公交和往返羽田机场和东京的单轨列车,在东京有这张卡的话基本交通就解决了。此卡也可以在关西地区通用,卡内的余额不仅用于乘车,还可以在自动售货机、投币自动寄存柜、便利店、餐厅等场合使用,图上这只好像在和你打招呼的小企鹅是suica的吉祥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购买好交通卡,首先去乘地铁去京都市的二条城景区。京都市曾是日本的首都和天皇居所,也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被称为“千年古都”。京都是日本关西地区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曾作为日本首都长达千年之久,京都在都城建立初期,以中国都城长安为蓝本进行打造,城市格局和建筑风格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这里有超过2000间寺院和神社,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传统习俗和艺术形式,是体验纯正日本文化的绝佳目的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条城是日本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1603年,作为江户幕府权力的象征,以其独特的建筑、庭园艺术和历史事件闻名。大门是仿中国唐代风格,黑色的大门采用两层的橹门形制,铜板门柱上贴着金箔,显出城堡主人的尊贵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唐门的特点为顶上的“唐破风”,也就是顶部的弓形设计,是平安时代的一种独有的建筑风格。唐门的看点还在于在黑色大门装饰了很多图案精美繁复的金铂,金子在黑色底版上达到了最大的醒目效果。额枋上有色彩艳丽,高水平的雕刻,外面这层雕刻了花卉和仙鹤在松树间起舞,里面雕刻了龙与虎,还有很多象征皇权的菊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条城的城堡和宫殿建于1603年,是当时德川家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为保卫京都御所(皇宫)而修建,同时也为到京都拜访天皇时能够居住而建。后来的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将丰臣秀吉所留下的伏见城中的几座建筑移建至此,并对其建筑物的内部进行了装饰。这是二之丸御殿,是幕府将军会见宾客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幕府将军休息放松的地方,在这里面发生上演过无数影响日本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参观时,我们租了带有中文的语音讲解器。可以听着讲解来浏览内部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之丸御殿由远侍、式台、大广间、苏铁之间、黑书院、白书院等六个大隔间组成。游客从这里进入,要脱鞋。房间之间有精雕细刻的格窗,内部装修装饰和细部构造也都极尽精细奢华,随处点缀着与将军住宅相称的华丽装饰五金,是典型的日本书院造建筑。每件房间和隔门也都装饰着松、鹰、虎、豹等代表德川家威严以及描绘樱花等代表四季之花的狩野派障壁画作品,这些障壁画以金箔为底,在金箔上用群青、蓝绿、白绿、朱红等浓墨颜料来绘制,其中超过1200幅都是日本国宝或重要文化遗产,俨然一座绘画艺术展览馆,其本身作为城内唯一保留至今的御殿建筑也被指定为了国宝,因此游客进入一律不准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之丸御殿的宫室建筑很大,园林内绿化率也很高。花园的整体氛围是大气宽宏却又宁静内敛的,既不同于中式庭院的实景营造感,又不同于日本禅寺庭院的微缩抽象感。满眼望去都是翠绿,穿过宽阔的草坪和茂密的盆景松,后面有一个大池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水面曲回、泉流清澈,水池沿岸布置有湖石,形态豪华、搭配合度,水庭之中建有三座小岛,并在水池的中央布置了三段式的叠瀑。湖心和岸上的松树和灌木修剪得恰到好处,彰显出古朴和禅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草坪、池塘、溪水、石桥、山石和树木都被用心打理,宛如一个大大的盆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皇在此的行在一一本丸御殿是德川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光为迎接后水尾天皇所扩建,坐落于内城,需要再穿过一个宽阔的护城河和高大的橹门才能到达。真正的本丸御殿实际已经被烧毁,现在的那间是从京都御所迁移过来的宫殿且一直在维修中,游客并不能参观。本丸的西南边角处原有一个五六层的天守阁,也因为雷击而焚毁,现存只有一个废墟地基,供人攀爬而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条城厚重高大的石头城墙与宽阔的护城河充分说明建筑主人地位的尊贵以及防护性心理,很明显的昭示着这是一个军队首领的坚固城堡。1994年二条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京都17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一座宫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午,我们来到金阁鹿苑寺。金阁寺位于日本京都市北区的临济宗相国寺泒的寺院。始建于1397年,原为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别墅,后改为禅寺,以其法号命名为鹿苑寺。因核心建筑舍利殿外覆金箔,俗称金阁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阁寺建于室町时代,其建筑风格和贴金工艺展现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在1950年,一场大火将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付之一炬,起火者是一名见习僧的自杀行为。幸运的是,五年后,金阁寺得以重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到了1987年,为了重现其昔日的光辉,全殿外壁的金箔装饰被全面替换,使得金阁寺再次焕发出金光灿灿的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距离观察金阁寺,你会被其精美绝伦的建筑风格所吸引。平静的镜湖池水面上,金阁寺美丽的倒影清晰地映现,微风轻轻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阁寺曾是一休和尚修行之地。历史上,“聪明的一休”确实存在,他的原名叫千菊丸,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后小松天皇的儿子。在他五岁时,因母亲身份问题,被迫在足利义满的逼迫下出家。一休千菊丸在15岁时正式成为僧人,并在16岁时跟随西金寺谦翁和尚学习,获得了“宗纯”的法号。他精通汉语,深受东晋陶渊明的影响,并著有《南园残菊》等诗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阁鹿苑寺是将寝殿造与唐式建筑、净土信仰与禅宗信仰、佛寺与居住建筑结合起来的新式建筑样式,是象征传统贵族文化和新兴掸宗文化融合产生的北山文化的代表性建筑。重建后的金阁,使用了约20万张是普通金箔厚度5倍的金箔[五倍箔],以及约1.5吨日本国产的浄法寺漆。金阁为攒尖顶,顶部置有中国式的铜造金凤凰,屋面为秫皮茸,二、三层全部漆以纯金的金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阁底层为寝殿造的阿弥陀堂,称法水院;二层为书院造,用以祭祀观音,称潮音阁;顶层为唐风禅宗佛殿样式,安放三尊阿弥陀,称究竟顶。由于不能入内,只拍了宣传画拼成此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阁寺融合了贵族、武士与禅宗文化,是日本北山文化的象征,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7月7日 乘坐小火车去岚山风景区。当天起得很早,7:45从酒店出发进入JR京都站中央口乘坐JR嵯峨野线快速至马堀站,然后再从马堀站步行7分钟到达嵯峨野小火车龟岗站,再从龟岗站坐到岚山站,沿途可以欣赏日本农村的景色,游览保津川峽谷的美景。由于提前做了攻略,小火车的座位早就买好并选了靠窗的。岚山嵯峨野观光小火车线路全长7.3公里,连接龟冈站与嵯峨岚山站,单程运行时间约25分钟。沿途基本上都能看到保津川峡谷,至于景色嘛,对于看惯贵州山水的我来说,只觉得非常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达岚山站后,没有顺着大部队直接游玩竹林和天龙寺,而是去了常寂光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常寂光寺是日本京都西侧小仓山山腰的日莲宗寺院,以秋日红叶闻名。该寺由日莲宗第16代掌门日心上人创建于庆长年间(1596-1614年),最初由小早川秀明协助修建本堂,并将伏见桃山城的客堂迁移至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茅草屋顶的仁王门(两侧各有一尊佛像的大门)拾级而上,可抵达常寂光寺的本堂妙见堂,其内奉祀妙见菩萨。周围幽静而美丽。寺庙在平安时代(794-1185年)已具规模,中世纪成为地方权贵祈福场所,近现代通过商贾支持逐渐成为大众信仰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被日本政府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的多宝塔建于 17 世纪,落成时间较晚,采用 16 世纪的桃山式建筑方法,风格十分华丽。多宝塔也供奉多尊美丽的佛像。从多宝塔向远处眺望,可将京都市的景色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气太热,路过二尊院,对寺庙不感兴趣,没有进去。如果是红叶季,还是可以去瞧瞧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岚山保留了大量传统古民宅,例如茅葺建筑(茅草屋顶的木质住宅),这类建筑多被列为京都文化财产,具有200多年历史。部分区域仍保留着江户时代的建筑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们对竹编工艺很感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岚山竹林小径是岚山景区内长约500米的竹林步道,以高耸蔽日的孟宗竹形成的天然隧道景观闻名,其竹叶摩擦声被列为日本100种最值得保留的声音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绿色隧道,阳光透过竹叶投射的斑驳光影让人觉得特别舒服。该区域自8世纪起为皇室别墅遗址,江户时期形成现有竹林格局,现存路径保留明治时期游览路线特征。李安《卧虎藏龙》竹林打斗场景、张艺谋《十面埋伏》及《艺妓回忆录》均在此取景拍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为临济宗天龙寺派的大本山,天龙寺自1339年由足利尊氏建立以来,一直是日本禅宗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龙寺是以岚山为背景在建长7年(1255年)盖造的离宫为基础,历应2年(1339年)被改成为禅寺。寺内的法堂和方丈室展现了室町时代的建筑风格,内部保存着许多重要的水墨画作品,艺术爱好者绝对不能错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寺内的庭园借龟山和岚山之景,将贵族文化的优雅和禅宗的玄妙融为一体,是国家特别的历史遗迹。最著名的龙吟庭,以简约的设计和石头布局,营造出宁静的禅意氛围,是日本枯山水园林艺术的代表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曹源池庭园是京都天龙寺内的核心庭园,以中国神话“鱼跃龙门”为设计背景,融合禅宗文化与日本传统园林美学,是日本最古老的史迹之一 ,是日本京都岚山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建于1339年,由临济宗高僧梦窗疏石设计,其名源自建造时发现的刻有“曹源一滴”禅语石碑,寓意禅法如源头活水滋养众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龙寺周边有所谓的七福神,分别是表参道上的永明院、松岩寺、慈济院、弘源寺、三秀院,附近的妙智院和寿宁院,这七间为天龙寺的塔头(僧侣、住持退隐的居所、子院)。天龙寺门外的弘源寺建于1429年,由室町幕府的一个头领创建,足利家基持(足利家就是我们八十年代看的《一休哥》里的足利将军家)也是这里的创建者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岚山山麓景色秀丽,走进龟山公园,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景色宜人,绿意盎然,漫步在林间小径,让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人来龟山公园,多为拜谒周恩来诗碑。这座诗碑是1978年10月为纪念中日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由日本十几个友好团体自发集资建立的。石质诗碑镌刻着由廖承志书写的周恩来在1919年4月5日游岚山时写下的《雨中岚山——日本京都》。诗曰: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诗碑面向岚山和大堰川水,四周空地约100平方米,各种树木相围。碑后繁茂的日本国花樱花树,清新悦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沿着林间步道登上龟山公园展望台,观赏保津川溪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岚山脚下的桂川河两岸从古老的平安时代(794—1185年)起就是观赏红叶的风景名胜,其美丽的景致曾被众多文人墨客赋诗传诵。虽然我们没有观赏到红叶,但沿河的风光依然很迷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横跨桂川的渡月桥是岚山的标志性景观,保留着木造结构的桥身与背后树木繁茂的群山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渡月桥在平安朝时代便已经存在。据传,镰仓时代的某天晚上,龟山上天皇在天龙寺的庭院里看见天上的明月像渡桥一样,然后咏叹出一句““似满月过桥般”的诗作。所以此桥命名为“渡月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岚山风景区不仅是自然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圣地。无论是清晨的薄雾还是夕阳西下的余晖,都能在这里捕捉到令人难忘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京都站综合体是日本京都的现代化交通枢纽与多功能城市地标。1997年,由日本建筑设计师原广司设计的第四代京都站大楼完成,这是京都站改造国际竞标的最优秀作品。京都火车站大厦占地3.8公顷,建筑面积3.2万平米,包括地上16层、地下3层,高60米、宽470米、深80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京都站外观上是玻璃幕墙现代建筑,总高60米,通过南北通道设计缓解压迫感,4千块玻璃切割形成天空意象。内部以“峡谷”概念打造巨型大厅,层叠式功能空间分布,包含空中连廊(长300米)、弧形宽台阶及屋顶广场。京都站汇集JR西日本、JR东海、近铁、地铁乌丸线及27条巴士线路,日均客流约60万人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承载地铁、铁路等交通功能外,还集合了伊势丹百货、Cube购物中心、Porta购物中心、上百家餐厅(包括著名的拉面小路)、酒店、剧场、文化中心、博物馆、旅馆、停车库等多种功能,附带大量室外、半室外的公共活动空间,打破了传统的候车厅化,把火车站完美地变成了一个商业综合体来带动经济。同时还融合了当代艺术美感,让停留的乘客们流动起来,令人在等待的时候也能心满意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京都站内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回游式的日本庭园中,每一步的探索都能带来视野的切换。京都塔是车站附近知名的地标之一,夜晚,131米高的京都塔璀璨夺目,我们在免费的270度全景观景台久久逗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站内从千元商店到服饰店、餐厅、名产及药妆一把包办,每个购物点也都是相连通的,对于来京都的游客来说,或许没有比京都站更方便的购物场所了。而京都车站本身就是一个魅力四溢、值得细细品味的观览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片均用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