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7.25日早晨,迎着夏日的晨风,我们即将迎来到【水韵江南VIP华东】南京、苏州、上海、杭州、乌镇、南浔、4日游中最后一站一一南京中山陵游玩。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等纪念建筑群。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碑亭、石阶、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建筑群宛如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我们首先穿过一条被高大梧桐遮蔽的小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我踩着石板路缓步前行,耳边是树叶沙沙作响,还有游人低声交谈的片段。树荫下的宁静与远处城市的喧嚣仿佛隔开了两个世界,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去感受这片刻的安详。</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一座写着“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的金色牌坊前。这里尤为显得较多庄重,游客们放慢了脚步,有人低声交谈,也有人静静凝视。我站在队伍中等待,心中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意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园入口处,我抬头望向那块写着“中山陵园”的牌匾。阳光洒在上面,让整个入口显得庄严肃穆。入口两侧立着“请勿通行”的标志,工作人员在值守,周围环境整洁有序。我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今天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由广场踏上石阶,迎面看到的是一座冲天式石牌坊。大家抬头可以望见额正中金光闪闪的“博爱”两字。这两个字是孙先生手迹,孙先生一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后数十年,为民族的独立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括和最好写照。</p> <p class="ql-block">走进陵园深处,一条宽阔的铺装道路展现在眼前,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枝叶交错,遮住了炎炎烈日。我走在树荫下,耳边是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远处的建筑在绿意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静谧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路边,我看到一块介绍陵门的标志牌,上面详细描述了陵门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我驻足细读,旁边还有二维码可以扫码听讲解。背景中,绿色的树木与游客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几分生动。</p> <p class="ql-block">碑亭建在“天下为公”陵门后面第二层平台上,为重檐歇山顶,上盖蓝色琉璃瓦,为仿古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墓碑高9米,重达几十吨,是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雕琢而成。石碑正面自右至左竖写三行鎏金碑文“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从碑亭到祭堂有339级台阶,象征当时国民党参众两院议员有339人。</p> <p class="ql-block">石阶共392级,分为8个平台,落差达73米。这些石阶被巧妙地分成多段,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石阶全部采用苏州金山花岗石砌成,质地坚硬,经久耐磨。从下往上看时,只见台阶而不见平台;从上往下看时,则只见平台而不见台阶。</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一步步向上,我感受到脚下的沉重与历史的厚重。石阶上人来人往,游客们或交谈或拍照,远处的中山陵建筑在云彩下显得庄严而肃穆。我一边走,一边感受着这份热闹中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空地上,我看到一块介绍奉安纪念铜鼎的铭牌。铭牌上详细记录了铜鼎的历史、尺寸以及上面的铸造内容,甚至还有当年留下的炮弹痕迹。我仔细阅读,仿佛触摸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牌坊前聚集了不少游客。有人撑着伞,有人在台阶上行走,我站在牌坊下仰望,心中升起一种敬意。</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来到一座宏伟的纪念性建筑前,前面是层层叠叠的阶梯。许多游客在阶梯上行走,有人打着伞,有人停下来休息。建筑前的青铜香炉雕刻精美,我站在香炉旁,仰望高处的建筑,心中充满敬畏。</p> <p class="ql-block">墓道尽头是陵门,平面呈长方形,宽27米,高16.5米,进深8.8米。建筑整体采用福建花岗岩筑成,显得气势雄伟。陵门有三个拱门,中间较大,两边稍小,各装有对开的镂花铜门。屋顶为单檐歇山式,上覆蓝色琉璃瓦。陵门的中门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这是孙中山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也是对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最好注解。</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正面设计典雅,门上的牌匾写着庄重的字体,两侧对称的窗户透出历史的厚重感。我站在门前,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祭堂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权”字样,由张静江书写六个鎏金篆字,在中门上嵌总理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鎏金大字。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白色大理石坐像,游客进入后依序前行,中途不得停留,并且不允许拍照。我采用了网上图片让大家简单了解内部情况哈。</p> <p class="ql-block">登上高处,我望向远方,连绵的绿色山丘与南京城市景观交相辉映,天空晴朗,白云悠悠。公园里,游客们或散步或拍照,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我坐在长椅上,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城市建筑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近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我站在陵园入口处,看着一位女士张开双臂,仿佛在迎接每一位游客。阳光洒在她身上,也洒在每一位走进这片土地的人心上。</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人头攒动,游客们或拍照或交谈,也有人静静欣赏周围的景色。我站在广场中央,看着牌坊与周围的绿树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站在长长的台阶前,我望向高处的建筑,台阶上游客们或行走或休息,有人打着伞,有人倚栏远眺。我缓缓拾级而上,心中充满敬意,也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一角,我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石雕,游客们围绕在它周围,或拍照或欣赏。我走近细看,石雕的纹路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出陵园,我走在一条宽敞的人行道上,行人来来往往,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与同伴谈笑。我望着远处的现代建筑,心中却仍回荡着刚才那份庄重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来到“孙中山纪念馆”的入口前,几位游客正在排队进入。我站在门口,望着那块清晰的招牌,心中默念: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游苏浙,览古今风华,醉山水之间。品江南韵味,享美食盛宴,一程苏浙行,满载而归的是心灵的触动与美好的回忆。"【水韵江南VIP华东】南京、苏州、上海、杭州、乌镇、南浔、4日游,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的目的地,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与美好不期而遇的旅程。再见了!江南水乡。</p> 撰稿人: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