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完成了川藏南线的骑行后,在拉萨休息了两天,游玩打卡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八廊街等众多网红景点,于30日踏上了返宁的列车。</p><p class="ql-block">坐在一路向东飞驰的列车上,看着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5231米),到西北平原的西宁,兰州(1520米),从皑皑雪山到连绵不绝的丘陵,思绪又将我带回了20天一人一车骑行318川藏南线的回忆中,总结了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一,身体与意志的挑战。</p><p class="ql-block">1,高反:骑行318不仅考验你平时骑车的能力,还有翻越12座平均海拔四千米的高山,身体能否接受得了?会不会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甚至严重到肺气肿,如果有以上症状请立即下撤,不能拿生命开玩笑。记得我第一次爬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没有任何不适,只有激动和兴奋,和马鞍山骑友在垭口拍照打卡有半小时之久才下山,但是下山的过程中出现症状了,太阳穴胀得脑壳疼,吃了头疼粉,立马缓解了。后来才知道那是高海拔地区一下子降到低海拔地区的一个自然反应,后来不吃头疼粉,下山后一小时后症状自然消失。</p><p class="ql-block">2,雨骑+烂路:邦达到八宿的那次骑行让我终生难忘。14km爬坡到4658米的业拉山,天上下起了细碎的冰雹,下到8Km72拐观景台时己经转为小雨,尽管72拐风景秀丽,峰回路转,但是弯多路陡,骑行得处处小心,捏刹捏得我手麻臂酸,最后的几拐遭遇修路,大坑套小坑,还得不时与大货车擦肩而过。过了怒江大桥后,又得经过14公里塌方泥石流区域,处处小心落石。第二天八宿到然乌同样遭遇到了雨骑,烂路加爆胎,30km雨骑上坡到4325米的安久拉山已经让我精疲力尽,最后下山12公里全部是在泥浆里摸爬滚打,尤其是那500米的刨洗路面被大货车压得支离破碎,里面灌满泥浆和石子,我事后想,如果那段路我推过去也不至于爆胎了,也不至于绝望到冒雨徒步3公里推车到然乌了,可是会有如果吗?</p><p class="ql-block">二,自然震撼和精神的升华。</p><p class="ql-block">当然,不经历风雨,怎见绚丽的彩虹?骑行318路上除了高反,高温,烂路,雨骑,蹋方,泥石流这些不利因素,收获更多的就是沿途的风景和自我的感受。蓝天白云,牛羊成群,连绵起伏的群山,浩瀚无垠的大草原,天路十八弯,七十二拐的蜿蜒盘旋,被誉为海通口最后一滴眼泪,相依相偎的姊妹湖,灵动可爱的土拔鼠,灵羊,猿猴,奔腾咆哮的怒江,帕隆藏布江,潺潺涓流的尼洋河,无不感受到高原的雄浑壮丽之美!</p><p class="ql-block">20天骑行2142公里,克服高反,风雨无阻,用车轮将12座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山踩在脚下,那种一览众山小,舍我其谁的成就和骄傲,是没有这段骑行经历的人难以体会的。</p><p class="ql-block">三,人文关怀和体验。</p><p class="ql-block">骑行318一路上除了自已激励自己,不抛弃不放弃,还听到了素不相识的摩友和自驾游的汽车,不时伸手或者按喇叭向我表达敬意和鼓励,就连11岁的放牛娃和路过村庄时,那些稚嫩的一声声童音:扎西德勒!都会触动我心底的柔软!</p><p class="ql-block">邛崃镇面馆老板临行前给我保温杯里灌满了豆浆,斜库村第一次品尝藏餐,热情的藏民请我参观品茶,三姐妹家的酥油茶,所波大叔家管饱管够的牦牛肉,热情偶遇的南京老乡,都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温度,从而转化为我骑行的动力和永不言弃的目标!</p><p class="ql-block">骑行318川藏南线之旅即将结束了,但是在我的心里它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日子,我还将继续我的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