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方向·新实践——语文新教材网络培训纪实

临沂朱保中学🎋刘岩

<p class="ql-block">  为帮助一线教师准确把握2025年秋季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修订理念与教学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近期组织了全国范围的网络培训活动。本次培训聚焦新教材的核心变化、教学实施建议及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为教师提供了系统化的专业指导。</p> <p class="ql-block">  一、以“双线组元”筑牢教学根基</p><p class="ql-block"> 新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双线交织的经典结构,却在“稳”中求“进”。例如在单元导语中明确目标;新增“阅读综合实践”作为封底环节;通过探究性任务(如主题对比阅读、跨文本整合)深化单元整体认知,真正实现“教—学—评”的闭环;初中阶段强化显性任务设计,如每册两次“专题学习活动”等等,将语言运用嵌入真实情境,推动知识向素养转化。这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从单篇精讲转向单元整合,用结构化任务来激活学生深度思维。</p><p class="ql-block"> 二、以“语言运用”驱动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新教材修订重视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语言运用”作为素养培育的支点,带动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协同发展。聚焦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删减繁冗训练,增设“跨学科学习”“思辨性表达”等发展型任务群,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建构语文经验;重视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强调读书本位。在教学中需警惕形式化活动,让课堂回归“多读书、真运用”的本质,让读书、学习与运用真正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 三、以“三性融合”实现减负增效</p><p class="ql-block"> 新教材修订强调情境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的统一。在新教材插图制作中巧妙融入剪纸、航天等传统与现代元素,教材封面呼应《观沧海》等课文意境;古诗文注释吸收学界成果,进行科学校勘;七年级新增“黄文秀事迹”等时代文本,九年级引入总书记讲话,选文在深度上螺旋上升;同时降低小初衔接难度体现认知规律。这要求教师整体研读教材:既要把握学段梯度,又需关注栏目革新,在删繁就简中实现提质增效。</p> <p class="ql-block">  新教材的落地,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呼唤我们打破传统教学的边界,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创新的方法,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间自由生长。我们会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努力做教材的“解读者”,深入领会编写意图,把握素养导向;努力做课堂的“设计师”,创设真实情境,让学习真实发生;努力做学生的“引路人”,在经典阅读与时代文本间架起桥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