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士兵生涯

强哥

<p class="ql-block">  昵称:强哥</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1691965</p><p class="ql-block"> 图片:影集或网络</p><p class="ql-block"> 正文字数:1660</p><p class="ql-block"> <b>难忘的士兵生涯</b></p><p class="ql-block"> 在第98个建军节到来前夕,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像湘江上游浯溪河奔泻的江水一样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昔日从军往事绕于脑际,感觉既是那般遥远,又是那么记忆犹新,让人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怀揣从军报效国家的梦想应征入伍,服役于原祁阳县(现永州祁阳市)公安局武装民警中队(武警部队的前身),属衡阳地区民警科管辖。</p><p class="ql-block"> 彼时的祁阳县属衡阳地区辖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中上游,零陵地区(现永州市)东北部。有29个民族,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瑶、蒙、回、藏、苗、壮、满、白等28个。祁阳因地处祁山之南而得名。境内丘陵起伏,地形以山地、岗地、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水系均属湘江及其支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2021改为祁阳市,是湖南省辖县级市,由永州市代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八0年春新训结束后被分兵至此,从此便与之结下了一生缘。</p><p class="ql-block"> 从军后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我像快速转动的陀螺一样,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都不足以描述当时的学习、训练、执勤、处突、劳动、生活场景。尤其是下队之初,由于对部队生活的生疏感、新鲜感与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交织在一起,说有些茫然或是当时比较切合的状态。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在经历过一段短暂的适应和磨合后,便逐步有了清淅的人生规划和为之奋斗的决心与勇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于是,当值班员吹响每天清晨第一声起床哨,我便一骨碌翻身下床,以最快的速度着装、携带武器和装具第一时间冲向操场集结。待值班员整理好队伍向队长报告后,精神抖擞的队长脚蹬“三节头”皮鞋,一边整理着右肩左斜的五四式手枪,一边扫视着已集结好的队伍,突然一声短促有力的口令到“向右转,跑步走”。那一刻,队长霸气侧漏的威武便深深印入脑海,成为我后来矢志奋斗的不竭动力。我随着队伍铿锵的律动没入晨曦初露的祁阳城,从此便开启了自己色彩斑澜的军旅生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院内操场上,无论是站军姿,还是走队列,或练习擒敌拳、基本功,我一步一动反复练习,认真琢磨,打下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野外战术训练场,我悉心观察老兵的战术意识和动作,无论是卧倒,还是葡蔔,或是利用地形地物,不遗余力地反复练习,力求贴近实战需要。即使磨破了肘皮,擦伤了手掌和腿部,仍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靶场上,我据枪、瞄准、击发,一气呵成,百发百中。五四式手枪、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精度射、五六式冲锋枪、班用轻机枪点射一一掌握,还通过四百米“射孔靶”考上特等射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守所岗楼的哨位上,我钢枪紧握,警惕的眼睛注视着监管目标区域的一切,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心里甚至多少次幻想过当监管目标越狱逃跑时欲从高墙跳起的一霎那,口头警告、呜枪警示后一枪击中使其掉在院内从而立功(掉在院外则给予处分)。</p><p class="ql-block"> 郊外二中的操场上,我在老兵的带领和指导下,反复投掷手榴弹,有时练得胳膊生疼,吃饭时握不住筷子,但从不气馁。甚至晚饭后还邀战友出小操,或练习扣腕以增强暴发力,或练习蹬腿、送胯、扭腰、挥臂的合力以增强协调性。不出半年,居然可以原地(不助跑)将手榴弹掷出六十多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营房外的屋檐下,我赤脚练习预备用枪及突刺、防刺的各种拼刺动作,直至将地面踏出一道道印痕。扎实的刺杀动作基础甚至在后来军校进行刺杀教学训练时被教员发现点名给同学们做示范。</p><p class="ql-block"> 公检法大院内消防队的器械场上,熄灯号过后便是我加操练习单、双杠的好时机。两位看完电影回来的女法官路过时耳语“这个战士将来必定有出息”的议论更成了激发我斗志的催化剂。</p><p class="ql-block"> 中队文化学习室内,深夜下哨后的我,雷打不动地自学一小时,一年内将入伍时带到部队的高中语数理化外课本连续复习了两遍,为后来考入武警部队第一所高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践悟到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队的厨房里留下了我帮厨的身影,猪圈里亦有我清扫猪粪的印迹,远离驻地数里的菜地则是我周日“浇地健身”的好去处,乡镇所在地的“宣判现场”和案发地,则是我荷枪出没的好“战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间荏苒,一晃离开祁阳已经四十四年了,但昔日建功军营、挥洒青春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宛若昨天。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军歌唱得好“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这一辈子也不会后悔”。</p><p class="ql-block"> 长沙涂强辉乙巳年闰六月初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