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城 廊坊香河 天津武清

鼓捣当年

<p class="ql-block">几天大雨,密云成灾。山清水秀,转眼可能就是洪水滔天。想起运河还有减水分洪的功能,不知道此次是否发挥了作用。</p><p class="ql-block">我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之行还有些遗产城市、遗产河段和遗产点尚未涉足。归纳起来大都集中在鲁豫苏皖交界处。但近一点的也有灯下黑,比如北京附近的河北廊坊和天津的武清。应该先走一步,为日后的毕其功于一役创造条件。趁着稍稍凉快一些,出发。</p> <p class="ql-block">北运河,古称白河、潞河、御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其上游为温榆河,源于军都山南麓,至通州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然后流经河北省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在天津市大红桥汇入海河,全长186公里,流域面积5300平方公里。北运河上段属北京市管辖,苇沟至通州,长24公里,通州以下,经榆林庄村东、杨家洼村南、桥上村南、进入河北省香河县境。东南行到鲁家务村东,纳牛牧屯引河,经宋家止务村西、孙家务村东、王家摆村东、甘露寺村东、红庙村西、过土门楼节制闸,南行吴打庄村西,到东双街村西出界,进入天津市武清区。香河界内全长23.81公里。流经香河县安平、淑阳、钳屯、五百户四个乡镇。</p><p class="ql-block">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为减轻水患,开凿了青龙湾减河。乾隆三十七年在北运河与青龙湾减河交汇处建造石闸一座,并赐名“金门闸”,有乾隆亲笔题诗一首。金门闸的主要作用是在汛期调节北运河洪水的下泄流量,使北运河的洪水沿青龙湾减河下泄,以保证北运河河道的行洪安全;在非汛期期间,闭闸蓄水,保证运河水位,满足通航需要,或向下游供水。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改建,整治滚水坝,添置泄水闸,闸40孔,孔宽8米。金门闸于1974年废,同年重建一闸,名为土门楼泄洪闸。清代金门闸现存南、北两处闸台。2012年,为配合国家文物局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进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拨款300万元对红庙金门闸开展了修缮保护工程。</p><p class="ql-block">千年以来,香河人民以北运河为依托生存繁衍,形成了独特的京东民间文化遗产,这是民生之本来,血脉之记忆,历史之见证。</p> 香河中心码头 <p class="ql-block">中心码头为北运河香河段规模最大的码头,周边景观占地面积420亩,遍植荷花、元宝枫、白蜡、山桃等植物数十种,呈现春花夺艳、夏荷竞放、秋叶洒金、百木争荣的四季美景。</p><p class="ql-block">北运河香河段,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着鲁家务码头、香河中心码头、王家摆码头、安运码头、金门闸码头。5个码头就像5颗珍珠,串起了香河大运河文化公园,讲述着越来越精彩的运河故事。</p> <p class="ql-block">香河的名称来自大运河吗?是个大的娱乐中心,据说还与四十公里外的北京通州通航。</p> <p class="ql-block">码头内港,投资不小。</p> <p class="ql-block">内港出口,连接通州。</p> <p class="ql-block">只是没见到一个游人,工作人员也鲜见踪影。所有服务门店关张,幸好只有公共厕所还开着。不会又是一个人员枯竭的景点吧。</p> <p class="ql-block">铜牌勾勒。</p> <p class="ql-block">纤夫号子。</p> <p class="ql-block">运河打卡。</p> 河西务十四仓遗址 <p class="ql-block">十四仓遗址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东仓村、西仓村一带,属元代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作为元大都外围最大的漕运仓储基地,文献记载共设粮仓十四座,并设有都漕运使司管理机构。</p><p class="ql-block">2022年考古勘探发现遗迹集中分布区3处,包括仓储、窑址等431处遗迹,采集元至清代文物标本百余件,并发现运河故道、引河等关联遗存。</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至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展主动性考古工作,完整揭露1座元代漕仓仓厫建筑基址(长42.9米、宽15.2米),确认由12座建筑基址组成的漕仓院落遗址,其台基、墙基、磉墩结构与《经世大典》记载的元代官制粮仓相符。</p><p class="ql-block">出土条砖、兽面纹瓦当等建筑构件及检测到水稻、小麦植硅体。</p><p class="ql-block">遗址包含正仓、太仓、漕仓等完整仓储体系,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都漕运使司管理漕运。</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召开考古发掘与保护专家咨询座谈会,认定其为国内首次发现的元代国家漕运仓储遗址,建议编制总体保护规划并建立考古工作基地。</p> <p class="ql-block">本来天津武清的大运河节点,我们选择的是居于河西务镇东西仓村的“十四仓遗址”。进到村里转了一圈,即使到了村部,竟然找不到人。</p> <p class="ql-block">回到村口,几位老年人正在围坐下棋,悠闲自在,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和一位独坐的七十岁老大爷搭讪,关于“十四仓遗址”,闻所未闻。反复启发,大爷说是下面的南仓村可能有动静。</p> <p class="ql-block">只是村口的大运河文物保护碑说明我们绝非空穴来风。</p><p class="ql-block">开车南下一公里进入南仓村,也是四下无人。好不容易一位村民驾车路过,说是去年有人在地里考古折腾了一阵,后来又回填种了庄稼了。</p><p class="ql-block">我们不甘心空手而归,又选了“武清北运河郊野公园”。一定要见到武清的运河。</p> 武清北运河郊野公园 <p class="ql-block">武清北运河郊野公园作为我们的运河落脚点。</p><p class="ql-block">武清区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围绕筐儿港枢纽(地名叫八孔闸)。建造,筐儿港枢纽处在北运河和北京排污河(龙凤河)交汇处,历史上多次洪水泛滥,造成决堤溃坝。自清康熙朝开始,修建石坝,治理水患,使得这里逐渐成为一处风光秀丽的休闲景区。</p> <p class="ql-block">16孔分洪闸。据说老八孔闸已经被一组合闸替代了。</p> <p class="ql-block">北运河。</p> <p class="ql-block">三孔闸和六孔闸,闸上公路。</p> <p class="ql-block">重要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碑。</p> <p class="ql-block">运河先恢复成公园也挺好,古为今用。</p> <p class="ql-block">北运河上的三孔闸边,河水滔滔,算是打卡成功,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回京京津高速检查站,走的多了,就有些窍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