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观光记一一欧洲多国游之(四)

两池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巴黎,我们立即去了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座落在巴黎母亲河塞纳河上游的西岱島上,在灰朦朦的天幕之下,看上去相貌平平,朴实无华, 远没有其他著名教堂华美宏丽。但它已耸立了8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雨果的笔下巴黎圣母院是石头的交响曲,三重大门如同三重乐章,玫瑰窗是凝固的圣光,钟楼则是把耳朵贴墙就能听见历史轰鸣的永恒见证者,其西立面水平与坚直的比例接近黄金比例被认为是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设计,而上面雕刻的400多个圣经人物与寓言形象则如石质百科全书让观众大开眼界。上述三大因素使得巴黎圣母院理所当然地成为最著名的教堂。当然巴黎圣母院本身也是一座博物馆,见证了法国诸多大事件,它是巴黎人重要的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母往见日》是法国画家让·茹文内1716年创作的巴洛克风格宗教油画,现藏于巴黎圣母院圣吉约曼礼拜堂西墙。画作以圣母玛利亚身着蓝白长袍居中、天使环绕的庄严画面。作品通过严谨的人物刻画使其成为巴黎圣母院现存重要的祭坛画遗迹,2019年火灾后修复工程中亦受重点保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巴黎圣母院是巴黎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在发生大火灾时记者有段生动的描述:2019年4月15日晚,全世界都看到了那场整整燃烧了13个小时的大火,在一段记录巴黎圣母院大火的短视频中,尖塔倒塌那一刻,最大的背景音是人群中集体用法语发出的「Non」——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巴黎圣母院火灾发生时,无数围观者目睹教堂顶上的箭形塔尖随着尖顶崩塌,塔尖上公鸡形状的风向标也一同坠入火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只公鸡风向标是中世纪时安装上去的,其体内装着三个“圣物”,分别是荆棘王冠上70个刺中的一枚,以及圣丹尼斯和圣女吉纳维芙/的遗物(一说圣骨)。根据历史学家的说法,这只公鸡和它“体内”的“圣物”被当做巴黎人宗教乃至精神上的“避雷针”,来保佑信徒和所有巴黎人。除了具有文物价值之外,公鸡本身的形象在法国也深得人心。在法国🇫🇷国家的象征物中,要数三色旗与高卢雄鸡🐔最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是有过火海逃生的经历,我踏入巴黎圣母院的第一时间,就是到后面彩色花窗下,找到那只从火灾灰烬中救出来的铜公鸡。看到这只在巴黎圣母院箭塔顶上昂首挺胸数世纪的高卢铜公鸡,滿身伤痕铩羽折翅的样子,不禁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新的箭塔顶上,又一只镀金铜公鸡风向标继续在空中昂首挺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了烧,烧了再建,没有一栋建筑像巴黎圣母院那样历经坎坷,却又无比幸运。800多年后,我们又见识了一次浴火重生的巴黎圣母院,这究竟是建筑的幸运,还是人类对美好的执着?但愿所有的美好都拥有这份幸运!</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尔赛宫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中国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一。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20公里的凡尔赛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尔赛宫园区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宫殿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规模之巨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宫廷建筑综合体之一。以镜厅、皇家礼拜堂和国王寝宫为核心标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宏伟的宫殿曾是法国国王的居住地,见证了法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它是法国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凡尔赛宫始建于17世纪,历经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位国王的不断扩建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宫殿主体建筑是巴洛克风格,华丽壮观,配以精美的园林景观,展现了法国宫廷建筑的精髓。一直处在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皇帝拿破仑一世加冕:雅克-路易.大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拿破仑一世向画家预定的,大卫没有在画上表现拿破仑被加冕的场面,而记录了拿破仑为皇后约瑟芬加冕的情景,教皇在为她祝福。整幅画画得细致入微,构成一张集体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沿香榭丽舍大街和塞纳河走到卢浮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卢浮宫的安检门就在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内,过了安检门,沿着螺旋形的楼梯拾级而下,导游在咨询处领取了中文版的导游手册发给大家,开始艺术的朝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卢浮宫的展品名声太响亮,而且除了蒙娜丽莎有一层防弹玻璃保护,其他展品只是象征性地用一根绳子围一下,然后用文字标识提醒:不得触碰,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艺术品。并且,卢浮宫所有的展品都是真品!(这种展陈方式和油画不易受环境影响、容易修复有关,国画相对脆弱,展览条件更苛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以往只在画册上才能见到的稀世奇珍,猛然呈现在你面前是不是有种时光穿越的惊奇感觉。</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像》又称《萨莫色雷斯尼姬像》,是一尊世界著名的古希腊人物雕塑,其作者的身份已无从考证。这尊女神像高2.44米,展现了尼姬女神前倾展翅欲飞之态。尽管头部和手臂已丢失,但通过雕塑的气场和姿态,观赏者仍能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像》被誉为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在卢浮宫是最好找的,到处都是她的位置指示牌;是防备最严的,画面蒙着玻璃,旁边立有护卫;也是最难靠近的,画前密不透风地挤滿了人。合影就不要想了,单拍一幅蒙娜丽莎真迹照片,须跕起脚尖单臂高举照机从人头攒动的上方抓拍,考验手不抖。</p> <p class="ql-block">《米洛斯的维纳斯》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它在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上都具有重要地位,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之一。雕塑展现了爱神维纳斯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思想化传统。尽管左臂和右膀部分遗失,但其整体形象依然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奥赛博物馆就在塞纳河畔。奥赛可以说是近现代艺术的圣殿,梵高、米勒、马奈、莫奈、塞尚、罗丹、高更、莫罗…这些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名作都可以在奥赛看到。这里是我在巴黎观展感觉最舒服的一个地方,人少安静展馆不大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泉》(La Source),别名《春之仙女》,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于1830年至1856年所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安格尔曾说“美丽的妇女太少了,他不能不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来画。但艺术创作是对美的永恒追求,因此《泉》中裸体少女是综合画家对女性所有美好的想象,提炼虚构出来的一种形象。</p><p class="ql-block">《泉》所描绘的女性美姿超越了画家以往所有同类作品,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巅峰之作。画作创作八年后。他的家乡蒙托榜市赠予他黄金桂冠,表彰他这一杰出成就。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品。这位伯爵死后,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自由女神引导人民:欧仁.德拉克洛瓦。这幅作品充满史诗气息,自由的象征是一个踏着瓦砾引导同伴奔赴战场的女性。画家寻求现实主义与人为想象间的平衡,用人道主义理想描写带暴力意味的主题。这幅画被国家买下后,因为该画带有颠覆性,25年内没能再展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巴黎歌剧院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豪华歌剧院。因为当初那招投标是真招投标,不看资历只看实力,把国王和王后分别支持的两个权威大佬都给评没了,最终中标的是一个35岁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建筑师加尼叶。歌剧院的设计不主故常,各种风格兼容,建成之后被评为简洁美观豪华气派。当时的王后问道这是什么风格,建筑师说是拿破仑三世风格。王后默然,因为拿破仑三世正是她的老公。有人总结道:《拿破仑三世风格》</p><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建筑风格奇。</p><p class="ql-block">混搭风格众,折衷主义多。</p><p class="ql-block">希腊式立柱,罗马圆拱弧。</p><p class="ql-block">巴洛克屋檐,屋顶三角形。</p><p class="ql-block">装饰雕像群,豪华又恢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巴黎最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埃菲尔铁塔。尽管初建之时饱受垢病,但是最后成为了巴黎的地标建筑。据说文豪莫泊桑十分厌恶埃菲尔铁塔常发言批评,但铁塔建成后却时常去铁塔上的咖啡厅喝咖啡,朋友问他″您不是最厌恶这座铁塔的吗?为什么还上去那里呢?"莫泊桑答道"放眼望去那里是唯一见不到铁塔的地方″。(铁塔上观巴黎夜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佛爷是巴黎著名的购物商场,顶楼平台是观赏巴黎全景的绝佳位置。傍晚时分来到这里,可以欣赏夕阳下美丽的巴黎夜景。</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畔</p><p class="ql-block">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