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宗教建筑中,不同庙宇的供奉对象因宗教体系和文化背景差异而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p><p class="ql-block"> 佛教寺庙的供奉对象</p><p class="ql-block"> 1、佛祖与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文殊、普贤菩萨;</p><p class="ql-block"> 2、护法神祇、四大天王、韦驮菩萨。</p><p class="ql-block"> 道教及民间信仰的供奉对象 </p><p class="ql-block"> 1、天界神灵;中岳大帝、后土娘娘。</p><p class="ql-block"> 历史人物崇拜</p><p class="ql-block"> 关公、福德正神(土地爷/土地婆)</p><p class="ql-block"> 等等…</p><p class="ql-block"> 但是你知道吗,全国有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不供奉神祇,只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庙宇吗?</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庙”的解放军烈士庙。</p> <p class="ql-block"> 解放军烈士庙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的西沙湾东头。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庙”,里面供奉着27位解放军烈士塑像。这是一座专门为牺牲的军人建造的庙宇,始于1949年秋,建成于1996年秋。庙宇独特,气势恢宏,地处滨海,风景秀丽,故游客众多,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17日,在这片海滩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叶飞部28军251团部分官兵乘6艘机帆船,从平潭岛来到崇武西沙湾暂栖准备继续南下参加厦金战役。10时许,5架国民党战机突袭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对海滩上未及时疏散的人民群众疯狂轰炸扫射。为保护群众,251团的指战员毅然自我暴露,对空扫射,吸引敌机。此时,刚从新加坡归国的13岁小女孩曾阿兴由于惊吓,在沙滩上拼命奔跑哭喊。当一枚炸弹在曾阿兴身旁爆炸的瞬间,附近的5位解放军战士不约而同地扑向女孩,用血肉之躯挡住飞来的弹片,为保护女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此次战斗中共有24位解放军壮烈牺牲。英雄的状举感天动地。驻地人民群众自发为烈士整容集体下葬,按照当地民俗恭立“廿四大人”碑,并在坟墓上搭建小房子供群众祭拜怀念。也就是在这天,小女孩的母亲把她女儿的名字改为曾恨。为的是永远铭记解放军的救命之恩和对敌人的仇恨。</p> <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供有“24位解放军英烈灵位”的石屋被造反派损毁破坏。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我们建一座解放军烈士庙”,报答解放军对我们的救命之恩吧!曾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年迈的母亲,李面十分赞同。但是当时财力有限,天法动工。</p><p class="ql-block"> 1980年,93岁高龄的李面在去世前,仍念念不忘修建“解放军烈士庙”的夙愿。老人家将自己的手饰和财产交给曾恨,叮嘱她一定要为救命恩人建一座像样的庙宇。给解放军烈士们“遮风挡雨”。</p><p class="ql-block"> 1993年曾恨卖掉了个人商店和金银首饰,筹集到6万元钱。钱还是不够。她又去“化缘”。她走街串巷,把自己建庙的想法说与镇里的父老乡亲,修建“解放军烈士庙”的消息一传开,大家纷纷响应,踊跃捐款。解放军烈士庙的兴建得到民政部门批准后,崇武镇政府无偿提供土地近千平方米,泉州民政局拨款2万元。各界人士集资时,叶飞将军也曾托女儿捐赠。仅半年,就募集到了60余万元。</p><p class="ql-block"> 1996年5月,解放军庙顺利动工。建庙的那些日子里,曾恨不顾环境恶劣,日夜监工,晚上就住在工棚里看守建筑材料。当年秋,“解放军烈士庙”,“烈士纪念馆”一并竣工。解放军庙建成后,曾恨把同一天在崇武城牺牲的另外3位解放军英烈也“请”了进来,与西沙湾牺牲的24位烈士合并祭祀,更名为廿七君庙。经过三年时间,这座独一无二的“解放军烈士庙”终于建成了。</p> <p class="ql-block"> 解放军烈士庙建成后,曾恨搬到庙中的一个小石屋内居住,主持庙里的日常事务。每日清晨暮夜,她在烈士神龛前敬香祭拜。白天她清扫庙宇,向参观者讲述解放军舍己救人的事迹,常常泣不成声。曾恨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祭祀烈士。</p> <p class="ql-block"> 在庙的正前方立着一尊石像——一名解放军战士怀抱着一名女孩。</p> <p class="ql-block"> “解放军烈士庙”、“烈士纪念碑”和“烈士纪念馆”面向大海,座北朝南,浑然一体,巍然屹立在西沙湾畔。</p> <p class="ql-block"> 庙宇建筑由山门、正殿、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亭等部分组成,均采用崇武石雕工艺,形成具有闽南风格的仿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山门门顶有一颗竖写着“八一”两字的红五星雕塑,两边各有三面红旗,暗红色的4支门柱上有两副行书楹联,內联为“捐躯为人民千秋功德。军魂照海疆万世颂杨”;外联为“百姓有情万民敬英烈。军魂亦在千秋镇海疆”。</p> <p class="ql-block"> 烈士纪念碑通高8.1米,象征含义不言而喻。底座上面四周围以石栏,四面共有4组石阶。“烈士纪念碑”5个大字由28军老战士所书。背面为叶飞将军亲笔题词“为了人民、死的光荣”。碑顶挺立着一尊解放军战士的雕像,手握钢枪,面向大海,披星戴月,为人民站岗放哨。</p> <p class="ql-block"> 正殿门楣上悬挂着黑底金字大横匾“天下第一庙”。该横匾为烈士生前所在32343部队赠送。</p> <p class="ql-block"> 烈士纪念馆位于正殿左边。纪念馆上方五角星两旁亮着八个大字:“战士壮烈、惠女虔诚”。也是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队赠送。</p> <p class="ql-block"> 开国上将叶飞将军听说“解放军庙”的事情,深受感动,于1997年亲自为之题词:“为了人民,死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 庙宇院内的雄狮怒吼着,守护着烈士的英灵。</p> 曾恨和烈士塑像 <p class="ql-block"> (此图片来自网络),庙宇上空整日回荡着《我是一个兵》、《说句心里话》、《我的老班长》、《团结就是力量》等军旅歌曲。每天清晨,当东方海平线刚已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曾恨都会在烈士神龛前摆上清茶、供品,然后烧一柱香,默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寄托绵长久远的思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