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风光 6

太白雪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因公去广东省那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事了。后来又多次也是因公来到广州市、深圳市等地,利用工作间隙尽管也游览了一些风景名胜,但几乎没有留下广东省的风光照片。</p><p class="ql-block"> 本世纪初,退休前在广州市工作了几年,有机会游览了广州市以及其他地区的许多风景名胜。那时自己有了一部数码卡片相机,留下了不少风光照片。</p><p class="ql-block"> 十八年后的2024年1月,参加了青鸟户外俱乐部旅游团,前往广东省游览,10多天游览了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有些景区是旧地重游,还有一些景区是第一次游览。</p><p class="ql-block"> 最近天气炎热不宜出门,闲来无事对在广东省游览留下的照片进行整理,编辑成美篇留存以便日后回忆那些难忘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本美篇为广东风光第六部分:潮州、汕头和汕尾篇。</p> 潮州市 <p class="ql-block">  潮州市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p><p class="ql-block"> 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同时是粤东地区文化中心。历史上相继为郡、州、路、府治所。也曾是及海外贸易的始发地。享有”南国邦郡“、“岭海名邦”、“海滨邹鲁”、“文化橱窗”、”华侨之乡“、“国家园林城市”、“潮州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p> <p class="ql-block"><b>潮州古城</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潮州古城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内,是广东省第一批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的两座城市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曾经是“十相留声”之地。</span>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美誉,而作为历代郡治所在地,潮州古城一直是岭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p><p class="ql-block"> 潮州市的母亲河韩江,千百年来奔流不息,潮州古城的独特魅力,既在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又在于传承不辍、文脉氤氲。潮州市有广济桥、牌坊街、开元寺等名胜古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开元寺</b></p><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成“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该寺自建立以来,历代均有维修。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香火鼎盛。 “文革”期间,开元寺曾遭严重破坏,1982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进行全面维修,使开元寺重现昔日风采。</p> <p class="ql-block"><b>广济桥</b></p><p class="ql-block"> 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连接东西两岸的广济桥,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该桥集梁桥、浮桥和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与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桥并称中国著名的四大古桥。</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中有一段用船只连为浮桥,每天黄昏解开让出航道,每天上午再连接成为浮桥方便两岸民众通行,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p> 汕头市 <p class="ql-block">  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中国东南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北回归线从市区北域通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p><p class="ql-block"> 汕头市是一座标准的亚热带滨海城市。汕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的特色是:海阔、石奇、洞幽、风光秀丽。南澳岛不仅景色秀美,还保存了众多的史迹。位于市区的宕石风景区、潮阳的莲花峰、澄海的塔山等,都是优良的度假胜地。</p> <p class="ql-block"><b>汕头小公园</b></p><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位于汕头老市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p><p class="ql-block"> 狭义的小公园,指位于小公园片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广义的小公园,涵盖中山纪念亭周边的街区,统称小公园历史文化区。</p><p class="ql-block"> 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基本仿造巴黎街区样式,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和居民区。</p> <p class="ql-block"><b>南澳岛</b></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37个大小岛屿所组成,陆地面积130.90 平方公里(其中主岛面积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素有粤东海上明珠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坐落在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距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仅11.8海里,处在这香港、厦门和三大港口城市的中心点,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p><p class="ql-block"> 自古今来,南澳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早在明朝就已有“海上互市”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b>南澳岛灯塔</b></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位于闽粤台海上交通要冲,处在厦门高雄和香港这三大港口城市的中心点,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7海里,因此南澳岛海边建有建筑风格各异和色彩搭配多样用于导航的灯塔,吸引着无数游客。</p> <p class="ql-block"><b>南澳岛宋井景区</b></p><p class="ql-block"> 在南澳岛众多的古迹当中有一口宋代开掘的古井。据说是南宋王朝为躲避元军追迫不断南逃,当时的大将张世忠等护宋少帝退经南澳,驻扎在澳前村,并挖有供皇帝、大臣和将士兵马饮用的“龙井”、“虎井”、“马井”三口宋井。</p><p class="ql-block"> 因为年代久远,又因为地处于海滩,所以三口宋井目前只发现了一口,即现在所能看到的马井。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这口距海边近在咫尺的马井因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每当潮水退去之后,宋井再次重现,而这里的井水依然不带海水的咸味,照样是甘清甜美的泉水。</p> <p class="ql-block"><b>“自然之门”北回归线标志塔</b></p><p class="ql-block"> “自然之门”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汕头市南澳岛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是迄今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p><p class="ql-block"> “自然之门”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青澳湾沙滩上。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p> 汕尾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span>“汕尾”的名字,人们往往会认为它是和汕头有地理上的首尾之分。其实“汕”的意思是海滩的高处,而这里又以美丽滨海风光著称,故得名“汕美”,“美”与“尾”谐音,后来就把“汕美”叫做汕尾。</p><p class="ql-block"> 汕尾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东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渔猎种植,生息繁衍。东晋咸和六年置海丰县,清雍正九年分置陆丰县,逐渐演化成今之汕尾市境。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海丰、陆丰两县行政区域上设置地级汕尾市。</p> <p class="ql-block"><b>红海湾遮浪半岛</b></p><p class="ql-block"> 遮浪半岛是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处突入海的一个半岛,海滨自然景观迷人,山、海、湖、角风光琦旎,<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岸礁岩多姿多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遮浪半岛突入海面,有如屏障似地挡住了东西两面风浪,在半岛两侧不管风向何方,景象迥然不同,当一边波涛滚滚,巨浪排空,万马奔腾,另一边则风平浪静,一碧万顷,波光粼粼,遮浪因而的名 。</p> <p class="ql-block"><b>凤山祖庙</b></p><p class="ql-block"> 凤山祖庙位于汕尾市区东南品清湖畔,始建于明末,于清乾隆七年(1742)扩建,后多次重修。1993年,由社会各界和海外侨胞捐资增建天后阁。</p><p class="ql-block"> 凤山祖庙主建筑由凤山公园、凤山祖庙、凤仪台妈祖石像三大部分组成。这个凤山祖庙既是汕尾市著名的风景区,也是粤东地区百姓尤其是沿海渔民朝拜妈祖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