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歌当哭,念我慈母</p><p class="ql-block"> 当夏日的蝉鸣逐渐消散,当夜幕的星辰不再璀璨,我们的生命里,一座温暖的灯塔熄灭了——母亲,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母亲病了,她抓着我的手说疼!她抓着每个回家孩子的手无助地说疼!每天用淡盐水给她清理伤口,上药,但孩子们抓不掉您的伤口、止不住您的疼啊!送您去医院的那天,我们用被子紧紧裹着您,仿佛这样就能留住您的温度,就能把所有的病痛都隔绝在外。可第二天中午,当我们又用这被子裹着您、抱着失去知觉的您回家时,我们的世界崩塌了。一路上,没有一丝风,阳光是那么刺眼,每一步都像是走在无尽的深渊。妈妈您在睡梦中离去,这是您的福气,可是孩子们心有不甘啊!</p><p class="ql-block">妈妈,您这一生,是操劳奉献的一生。您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的重担。您有七个儿女,您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每一个您爱的孩子。您的爱,藏在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饭菜里,藏在那一件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里,藏在那一次次深夜为我们掖好的被角里。</p><p class="ql-block">看着儿孙绕膝,您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7个儿女,9个孙男孙女,10个重孙、女,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是您用一生的心血换来的。您就像一棵大树,庇护着我们这一大家子,让我们在风雨中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如今,您走了,我们再也听不到您关切的唠叨,再也感受不到您温暖的拥抱。但您的教诲,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您教会我们善良、坚韧、勤劳,这些品质,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如今,妈妈走了,可您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老妈一生操劳,担心这个吃了没有,那个怎么没有回家……仿佛还能看到她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听到她呼唤孩子们名字。可当我伸手去抓,却什么也抓不到了。</p><p class="ql-block">妈妈,您放心地去吧。天堂,没有病痛的折磨,没有生活的操劳。我们会带着您的爱和期望,好好地生活下去。我们会把您的善良和坚强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家族一直充满爱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您会在天堂默默地看着我们。每当我抬头仰望天空,我都相信,您在那里对我们微笑。妈妈,我们会永远想念您,永远爱您。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安息吧妈妈!永别了妈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子:彭永宝及</p><p class="ql-block"> 您的全体孩子们叩别</p><p class="ql-block"> 2025·7·29·</p> <p class="ql-block">【彭永宝】我快要过七十岁生日的前两天回家看妈妈,妈妈招呼我到她床前,一只手拉着我,另一只手在枕头下面摸来摸去掏了一个红包给我。我问妈妈什么事,妈妈小声说:“你过两天七十岁生日吧,拿到不要喽,旁人不晓得……”</p><p class="ql-block">昨天我把妈妈给的千金生日红包翻了出来,原封未动紧紧的捂在心口,感受妈妈那份爱……</p><p class="ql-block"> 儿:彭永宝</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9日夜</p> <p class="ql-block">【彭永宝】母爱长流,此生难忘</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长河里,有些情感,如溪流潺潺,润物细无声;有些回忆,似繁星闪烁,照亮漫漫长夜。而母亲的爱,就是那永不干涸的溪流,是那永恒闪耀的星光,即便她已离去,可她的爱与关怀,依旧在我们生命中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九十五个春秋,母亲的一生,都在为家人无私地奉献着。她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儿女和孙辈们身上,却唯独忘了自己。儿女生病、摔倒行动不便时,家是孩子们的大后方,可以毫无顾忌任意在她这里疗伤;孩子的孩子病了,她心急如焚,她比谁都心疼,忙前忙后;八十多岁的人啊!眼睛不好,还骑着小三轮医院家来回奔波;母亲那份牵挂和沉重的爱,如丝线般紧紧缠绕牵挂着每一个家人。唯独忘记了老妈自己已经是八十多岁的、依然是需要照顾的老人……</p><p class="ql-block">八十多岁时,老妈仍坚持自己做饭,为大家庭为他人操持着一切。她不顾自己年迈体弱,每天精心准备饭菜,那一碗碗热汤,一碗充满爱意的妈妈面,经典的土豆炒蛋,咸菜炒干子,丝瓜素炒鸡蛋,粉条炖白菜,占肉……即使妈妈不能动了,她也固执地关照别人比照这几个菜去做,她要满足每个晚辈的口味,这不是普通的家常便饭啊!这是老妈无私的大爱和老人的付出去满足孩子们的胃,更温暖了整个大家庭的心。她忘记了自己已经是八十多的老人了,还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照料着需要她的所谓“孩子”们。她用她那不再健康的身躯,扛起了家庭的责任,用她那无尽的爱,给予家人无限生活需求和安慰。</p><p class="ql-block">母亲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诠释了母爱的真谛。她的善良、她的坚韧、她的勤劳,如同烙印一般,固执而深刻地烙在我们每一个家人的心中。她用行动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承担责任,如何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无限付出,不求回报……当母亲躺在病床上,打着吊瓶,插着鼻饲管,奄奄一息时,妈妈您这一辈子享福了吗?您这一辈子值吗?妈妈的孩子们扪心自问:当孩子们躺着享受母爱,在母亲这里无限索取时,有没有想过孩子们的你真诚的为母亲做过什么?奉献过什么?妈妈时刻包容你,无条件帮助你。妈妈最需要你时你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如今,母亲已离我们而去,但她的音容笑貌,依旧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还能看到她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听到她关切的唠叨声。那些曾经看似平凡的瞬间,如今都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每一次回忆,都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她的爱与温暖。</p><p class="ql-block">母亲,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爱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带着您的期望和教诲,勇敢地走下去。我们会珍惜身边的人,用爱去对待每一个人,就像您曾经对待我们一样。我们会把您的故事讲给下一代听,让您的爱和精神,永远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愿母亲在天堂安息,我们会永远怀念您,感恩您给予我们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儿:彭永宝</p><p class="ql-block"> 2025·8·3·夜</p> <p class="ql-block">【彭永强】妈妈的爱在平常的日子里。 </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7日,亲爱妈妈永远离开了我们,当无边的悲伤漫过来时,那些带着温度的回忆,却像潮水般涌进心头……</p><p class="ql-block"> 那年782防工程的工地上,灯火把夜空照得亮如白昼,机器轰鸣裹着人声鼎沸,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劲儿。我在两米多深的坑道里挥着铁锹,热汗顺着脊梁往下淌,忽然听见坑口传来“永强、永强”的呼唤。那声音穿透嘈杂,又暖又亲,是妈妈!</p><p class="ql-block">抬头时,看见她站在坑边,风把她的衣角吹得轻轻动,手里捧着两个白胖的肉包子,热气顺着指缝往外冒。后来才知道,那是她单位发的夜餐,自己一口没舍得吃,在人山人海里绕了半天才找到我。我扔下铁锹往上跑,刚接过包子,她就急着催:“快吃快吃,趁热才香。”</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场景明明寻常,却像枚图钉,狠狠钉在我心上。在爸妈眼里,我们七个儿女,个个都是心头肉。</p><p class="ql-block">大姐在南京念书那阵,爸爸总想着法儿搭军车去看她。军车一路颠簸,他揣着给女儿的水果糖,腰坐酸了也不哼一声。后来大姐去辽宁工作,爸妈总惦记她吃不惯北方的高粱米,隔三差五就从老家寄大米,邮包上的地址改了又改,生怕寄错了地方。</p><p class="ql-block">二姐下放到真武高楼大队那年,爸爸心疼她吃苦,总跑到轮船码头买刚炸好的油条,用牛皮纸包紧了攥在手里,四处问:“有去真武的吗?麻烦给孩子捎袋油条呗?”我后来问二姐,隔那么远,油条真能收到?她笑着点头:“总能收到的。”</p><p class="ql-block">大哥是爸妈心尖上的人,连名字都带着疼惜——“永宝”。老两口对他难免多些娇惯,他性子也因此更张扬些。偶尔有人上门“告状”,爸妈嘴上说着“这小子该管”,护犊子的劲儿却藏不住。他们爱干净,见永宝头发长了,爸爸会趁他不注意,往他口袋里塞五块钱,低声嘱咐:“去理个发,精神点。”</p><p class="ql-block">永安十几岁时正是叛逆的年纪,在江都惹了点小麻烦。妈妈没说一句重话,拉着大儿子就往江都赶,一路步行,鞋底磨薄了也顾不上,就为找熟人给孩子说句情。</p><p class="ql-block">永智是老儿子,更是爸妈的“尾巴根”,疼得不行。他后来下岗创业,妈妈每天都掐着钟点做饭,一到饭点就催爸爸:“快,给永智送去,别等凉了。”保温桶里的饭菜总冒着热气,像爸妈的牵挂,从来没冷过。</p><p class="ql-block">老闺女秀丽顶替妈妈进了磷肥厂,每次女婿来,妈妈总会煮碗热腾腾的蛋瘪子面条,葱花飘着香,暖意直钻人心窝。秀丽心疼妈,常买保健品、添新衣裳,妈妈总嗔怪她:“瞎花钱干啥,我这身子骨好着呢!”</p><p class="ql-block">爸妈是有福气的,膝下子孙绕膝。每到星期天,羊胡巷的小院就挤满了孙子孙女,吵吵嚷嚷像群小麻雀。午饭桌上,炖好的小公鸡准会被细心拆开,大腿、小腿一人一只,分得匀匀当当,孩子们捧着啃得满嘴流油。爷爷奶奶坐在旁边看着,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甜。那会儿蒋家桥的小吃摊,在孙辈心里,可比现在的肯德基金贵多了——那是藏在时光里的香。</p><p class="ql-block">羊胡巷41号的小杂货店,更是孩子们的“秘密基地”。桔子水、宝宝头糖、赤豆冰棒,只要想吃,随便拿,从不嫌多。那地方哪是什么杂货店,分明是我们童年的幸福港湾,装着一整个甜丝丝的童年。</p><p class="ql-block">爸妈给我们儿女子孙的爱,就是这样点点滴滴攒起来的。它们汇在一起,成了条河,在我们心里慢慢淌,永远都不会停……</p><p class="ql-block"> 儿:彭永强</p><p class="ql-block"> 2025·7·29·夜</p> <p class="ql-block">【彭永强】《家祭》</p><p class="ql-block">西天的风带走了您的身影</p><p class="ql-block">笔墨却在人间扎根</p><p class="ql-block">两代人的字迹叠着温度</p><p class="ql-block">把8181次凝视</p><p class="ql-block">熬成不熄的灯</p><p class="ql-block">那些泛黄的影像多珍贵啊</p><p class="ql-block">每一笔都牵着旧光阴</p><p class="ql-block">不是焚香燃烛的仪式</p><p class="ql-block">是把您种过的菜、补过的衣</p><p class="ql-block">连同清晨的粥香</p><p class="ql-block">都酿成文字里的醇</p><p class="ql-block">这是彭家的家谱外</p><p class="ql-block">另一本厚重的传承</p><p class="ql-block">把"孝"字拆开来</p><p class="ql-block">是檐下的灯、灶上的温</p><p class="ql-block">是后辈捧在掌心的</p><p class="ql-block">您未说完的谆谆</p><p class="ql-block">羊胡巷41号的门总虚掩着</p><p class="ql-block">像您总在等我们叩门</p><p class="ql-block">云端的目光里</p><p class="ql-block">藏着最朴素的遗训——</p><p class="ql-block">"要像藤缠树那样抱紧</p><p class="ql-block">要像春播时那样心诚"</p><p class="ql-block">时光会记得</p><p class="ql-block">我们带着您的叮嘱赶路</p><p class="ql-block">每一步都踩着安然</p><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爸妈</p><p class="ql-block">这人间的团结与善良</p><p class="ql-block">正是您留在尘世的</p><p class="ql-block">长明的灯</p><p class="ql-block"> 儿:彭永强</p><p class="ql-block"> 2025·8·3·晚</p> <p class="ql-block">【彭永安】面 粉 的 雪</p><p class="ql-block">妈妈的双手在面盆里翻动,像在无声的初雪里耕耘。萝卜丝、肉丁、姜末在热锅中翻滚,香气便如炊烟,悄悄在羊胡巷的黄昏里盘绕。不发酵的面团在她掌心苏醒,我幼小的指头也学着揉捏,却只沾惹了满脸雪痕,惹得她笑纹舒展——那皱纹深处,竟藏着一道温暖的银河。</p><p class="ql-block">这烧饼摊开的日子,就是年节的前奏。她弯腰站在灶前,油锅里溅起微小的月光。百十个饼叠成小山,她仔细装袋,召唤散落四方的星辰归巢。当归来的儿孙咬下酥香,连声赞叹,她只悄然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她疲倦的腰背在那一刻挺直如松,仿佛这满屋的喧腾嚼碎了辛劳,只余下甜暖的回甘。</p><p class="ql-block">后来,巷口送别的身影成了剪影:她立在门边,看我们陆续消失在暮色里,叮咛随晚风飘远。她目送我们走向了车水马龙,而自己退守进旧日静好的版图——那里有蒋家桥的馄饨香,有油锅里细密滋响的月光,有面粉簌簌落下的雪。</p><p class="ql-block">此刻,我们已各自在人间长成新树。可每当节令的风吹过,我仍清晰看见:她亲手降下的那场面粉的雪,从未停歇,正无声飘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妈妈我们永远想您。</p><p class="ql-block"> 儿:永安</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1日</p> <p class="ql-block">【彭永智】 九十五年的光阴,在扬州古巷的石板缝里悄悄溜走,像雨季檐头的水滴,一滴、两滴,便滴穿了我们的一生。</p><p class="ql-block">雨后羊胡巷41号的墙头,挨挨挤挤的凌霄花,像极了您那张慈祥的笑脸。时间定格在7月27日,笑脸再也不见……您合上了眼睛,像合上了一本写满批注的旧书,字迹褪色却字字烫手。可我知道,您并没有离场,只是把“妈妈”这两个字,拆成无数个偏旁,不动声色地藏进了我的呼吸、我的碗筷里,反复诞生。这其实是深入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爱……</p><p class="ql-block">扬州话掌头孙子断肠儿,身为老巴子的我,老妈还是有点偏爱的,儿时的我很轴,着搞受了委屈挨了打,我是哭闹,直到妈妈下班回家,让妈妈收拾大的,替我出气,天大地大没有妈妈巴掌大。我们家靠近古运河,夏季下河游泳是必修课,而妈妈最担心也就是这,严防死守,却怎么也守不住天性玩皮的四个活宝,偷偷摸摸趁着腄午觉下河快活,但老妈有绝招,只要在膀子上用指甲划一下出现白痕就会识破,晚上洗澡时用刷板照屁股招呼,而我却是最少被招呼的,一是找领导带头的,二是老巴子。儿时只觉得是疼,长大了才知道何谓打是亲骂是爱,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水游泳,就是拿生命开玩笑。工伤卧床,老妈隔三差五送来亲手熬的鸡汤、骨头汤、鱼汤,那浓浓的汤让人回味无穷,强筋壮骨,暖遍全身……</p><p class="ql-block">创业做生意,有时朝鲜船员批发音响设备忙得脱不开身,来不及回家取饭菜,后勤部长老妈总是及时送来热气明腾腾的饭菜,自己却还没吃上一口:趁热吃、趁热吃,再忙也要先吃饱,不然会饿坏肚子的。然后眼观八路,帮忙照看店面……我忽然懂了,脱口而出的“趁热吃、慢点骑、到家打个电话、别瞎闹……”看似简单、直白、平淡无奇的叮咛,却包含着深深的、厚厚的、浓浓的母爱……而这同样的爱意也在我们身上复制、延续…… </p><p class="ql-block"> 彭永智2025.7.31.24</p> <p class="ql-block">【彭奇】在扬州徐凝门大街的中段,坐落着“晚清第一园”、同时也是彭家“后花园”的何园。奶奶家的小院子就在何园正对着的羊胡巷。</p><p class="ql-block">羊胡巷大约是我们这一辈的“托儿所”,何园、徐凝门、广陵路、皮市街、跃进桥,便是我们的全世界。</p><p class="ql-block">等到我自己带孩子,发现处处都在“致敬”奶奶:比如,她会带我去人民商场,让我扒着柜台扫视商品然后买买买;带我去长江对岸看舅爹爹,给我讲刘备甘露寺招亲的故事;出门之前给我灌满一瓶橘子水,接我放学直接带到蒋家桥;至于抱着电视看“聪明的一休”和“恐龙特急克塞号”,她是不怎么管的……</p><p class="ql-block">在何园玩耍、被商幼的老师翻白眼的日子过得飞快。有一段时间,奶奶被方圈门菜市场的菜贩子“拿捏”了。小贩只要一看见她,便大声跟隔壁摊主“议论”:“这个老太太福气好呢啊,两个大孙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奶奶被夸得一上头便忘记了讨价还价。</p><p class="ql-block">疫情之后,奶奶的身体逐渐恶化。去年9月,已经几乎看不见也听不见的她让永智爷打微信视频给我,我们通过手机屏幕互相凝视了好久。10月31日,我回来陪她过了94岁生日,她费了半天劲才认出“小双子”,只说了五个字--“工作当当事”。</p><p class="ql-block">我经常跟然然讲,你要学习老祖,乐观豁达一些,能活到九十多岁。当然,然然也是老祖近几年的欢乐源泉之一。</p><p class="ql-block">奶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几乎一辈子没离开过扬州老城,最大的财富是七个子女,和兴旺的三代四代。有时候我在想,中国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和教育子女不偷奸耍滑,也许才是终极的大智慧。</p><p class="ql-block"> 孙儿: 彭 奇</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9日2:30</p> <p class="ql-block">【彭超】我曾见过这样几种离别,快逝去的人,有的怕生者挂念会说“不要记挂我”;有的怕生者遗忘会说“不要忘了我”;有的心口不一,心里怕人遗忘,嘴上又要表现得坚强以及让生者宽心,会说“不要常常想我,聊天提到时能记起一下就行了。”</p><p class="ql-block">不过人的思念又怎么会像水龙头一样可以机械的开启和关闭。</p><p class="ql-block">记忆中奶奶总是利落飒爽的样子,数不清几次接我放学到蒋家桥吃碗馄饨、蹬着进货小三轮车送我上学(相比爷爷却蹬的快许多)、在外被欺负替我出头出气。别处吃不到的味道土豆丝炒鸡蛋,任谁也复刻不了;中秋节那口萝卜丝烂面烧饼是再也吃不到了,这活基本要忙一整天,她做好分装好电话通知子女一一来拿,知道我独爱这口,这时她会偏袒多给我家一些。</p><p class="ql-block">现在奶奶子女基本都已退休,退休工资都还不错;孙子孙女都是各行各业骨干,为国家和社会发光发热;重孙重孙女茁壮成长,好好学习。所有人都像她一样认真坚强,敞亮达观地生活。</p><p class="ql-block">突然怀念起过去周末一大家人在羊胡巷老宅晚饭,小孩会赖着看完动画片猫和老鼠,此时路远的会先回家、陆陆续续,奶奶总会出门一一道别,叮嘱路上慢点,到家电话报个平安,站门前很久。</p><p class="ql-block">那样的相聚和送别,重复上演却从不散场,小巷月光,不急不忙,让人想再回去感受一场。 </p><p class="ql-block"> 孙儿:彭超</p><p class="ql-block"> 2025.7.30.10:22</p> <p class="ql-block">【李伟】去外婆家吃饭。往事如风成追忆,童年时光斜坐在妈妈的二八大杠上,从城北到城南穿过弯曲小巷就能到达这里——羊胡巷41号,一座温情的港湾。</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婆婆精心准备一桌香香可口的饭菜,有她笑眯眯的嘘寒问暖,依稀记得她总是不怎么上桌的,穿梭在厨房之间,开心的看着我们吃好,叮嘱一定要吃的饱饱哒,仿佛我们吃饱了,她也吃饱了。</p><p class="ql-block">下午何园是必去逛一圈的,到了售票处,报个是彭家的就能免门票进去,如今每当翻开相册,都能满满回忆,那蝴蝶厅前的合影笑的如此灿烂,一圈逛完,走到方圈门,就是蒋家桥饺面店,对面就是脆脆的糍粑和油饼,糖三角子,无比回味。晚上守在电视机前要看完猫和老鼠才依依不舍离开,她总是送我们到巷口路灯下,反复叮嘱路上慢点,到家一定要打个电话报平安。</p><p class="ql-block">直到我们长大成家了,去的次数少了,婆婆也逐渐年高,卧床了,消瘦了,每当她看着不常来的我们,便会抓住我们的手,问长问短,语重心长,谈及家常时非常健谈可亲且寓意深长。如今九十五高寿的婆婆安然离我们远去了,她去了一个没有病痛,没有烦恼,无尽快乐的极乐世界。但外婆的温暖关爱和外婆亲手做的美味饭菜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终身。</p><p class="ql-block"> 外孙:李伟</p><p class="ql-block"> 2025·8·1·</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羊胡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