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食文化游记

三言两语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0日</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出差</p><p class="ql-block">主动请缨目的是我喜欢西安,还有喜欢的人</p> <p class="ql-block">西安,我又来啦</p> <p class="ql-block">一落地西安,同事留言叫我等她,晚上一起吃便饭</p><p class="ql-block">带我们去吃西安特色,市井的但是又有文艺气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餐厅也有文创产品了,钟楼和大雁塔做的甜点,比上半年来多了文创甜点</p> <p class="ql-block">她知道我喜欢什么,</p><p class="ql-block">关中6小碗,甄糕、金线油塔、腊味大肠豆腐拼盆、茯茶、臊子面</p> 饭后一群人慢慢逛到钟楼 <p class="ql-block">沿着从书院街,看看西安夜景</p> 熟悉的街道 <p class="ql-block">此时,大家叫我在此留影一个,心照不宣啊</p> <p class="ql-block">到和平门左拐就到酒店了</p> <p class="ql-block">12月11日,第二天</p><p class="ql-block">早上先到拍摄地,放下我们的包,到附近一家叫“张氏肉夹馍”用早餐</p><p class="ql-block">喜欢这样的陈设,有着西北特色,有西安名贵特色小吃的店,不过我点的早点很没有特色,饺子和玉米粥</p> 开工咯~~店长热情、配合度很高,可来劲啦,不断要求加镜头,大家也干劲十足;店长给的这个“李白”的甜点超好吃;忙到晚上,临别时还给我们大家一份礼物。<div><br></div>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是位善良帅气、事业有成的客户请吃羊肉,因为我说想吃羊肉串</p> <p class="ql-block">吃饭时在手机上预约了第二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心心念念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来西安我必定去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12月12日</p><p class="ql-block">同行的妹妹说要逛早市,所以第三天早上7:30,一起逛起来<br></p> <p class="ql-block">这个城墙边的早上只开早市,到了9:00自觉收摊,恢复整洁安静的大街</p> <p class="ql-block">早餐是豆浆油条鸡蛋还有韭菜饼</p> <p class="ql-block">然后悠哉悠哉逛街,整捆的鱼,不会烧,也不方便带,罢了</p> <p class="ql-block">上午9:00,我们凭手机上的预约凭证进入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入场现在也改革了,2018年我也参观过陕博,因不想排长队入场,就花了30元进场,那时人可真多,全程就像在上“中国美术史”因为耳边不断有老师在为学生讲解陶器或者青铜文化的历史,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p> 进了博物馆,直接看国宝<div><br></div><div>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div><div>放固体香料之用,葡萄缠枝、花鸟相依,神奇的是无论如何晃动香料都不会洒落,芬香馥郁,盛世大唐的真实见证</div> <p class="ql-block">青釉瓷提梁倒注瓷壶,是宋瓷精品中一杰作。</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青釉瓷提梁倒注瓷壶的原理</p> <p class="ql-block">镶金兽首玛瑙杯,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做工最精湛的一件,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p><p class="ql-block">它独特的兽首形角杯造型是源于古代西方的一种酒具——“来通”,“来通”是希腊语的译音,有流出的意思,大多做成兽角形。一般在酒杯的底部有孔,液体可以从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斗,用来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br></p><p class="ql-block">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br></p> <p class="ql-block">唐鸳鸯莲瓣纹金碗,俗称“金饭碗”</p><p class="ql-block">一起出土两件,形制相同,重量略有不同,在碗上都有标注(九两半和九两三)<br></p><p class="ql-block">碗在唐代金银器中的数量很大,但大多数为银质,金碗很少,最有名的就是这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br>《唐律疏议》载:“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这对金碗必然是皇室贵族所用。</p> 《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激情朗诵《将进酒》,和友人碰杯的酒碗金光灿灿,原型就是这金碗。 <p class="ql-block">独孤信多面体煤精印章</p><p class="ql-block">印由煤精制成,呈球体8棱26面,其中正方形印面18个,三角形印面8个。有14个正方形印面镌刻印文,分别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白笺”、“信启事”、“耶敕”、“令”、“密”等。<br></p> <p class="ql-block">战国杜虎符</p><p class="ql-block">其军事用途:常规调兵‌:右半符由国君持有,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调动50人以上军队需两符相合验证。<br></p> <p class="ql-block">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p><p class="ql-block">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br></p><p class="ql-block">造型融合北方契丹族皮囊壶与马镫形态,与中原鎏金工艺,再现唐代宫廷舞马为玄宗祝寿的仪式场景</p><p class="ql-block">据《明皇杂录》记载,百余匹训练有素的舞马随《倾杯乐》节拍起舞,曲终时衔杯跪献。安史之乱后,此类宫廷娱乐活动逐渐消亡,使银壶成为见证盛唐气象的孤例。<br></p> <p class="ql-block">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p><p class="ql-block">炉盖铭文显示原属未央宫器物,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赐予阳信长公主,炉体九条蟠龙与博山造型反映汉代皇权象征与求仙思想。<br></p> 春秋战国时期的气质的青铜龙,学者认为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jù)”的大型乐器架的底座。<div>这两条缠绕的青铜龙,发现时是被文物贩子肢解准备外运的。在1993年冬天,西安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辆赃车,在其后备厢内发现一堆包裹严实的青铜残件,经文物修复专家反复研究、仔细拼对后,才完原出这件令人叹为观止的秦代青铜重器。<br></div> 秦代青铜马车,青铜之冠,修复完整用了8年 我很想在博物馆呆上一天,但时间有限,不得不加快参观脚步;<div>精致的文物,我只有尽量拍下来,这样才有“占为己有”的感觉</div> 中午我们在这家店吃饭,上海、西安同事一起 我们商量下午去秦岭脚下喝茶,这个想法是朋友一直给我推荐,这次感觉时间还可以,下午辛苦西安同事开车直奔秦岭<div><br></div><div>路过西安国家版本馆,它是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分馆之一,主要承担中华文化版本的典藏、展示、研究与交流功能,旨在赓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瑰宝。</div><div><br></div><div>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格局:北京文瀚阁(1600万册)、西安文济阁(汉唐气象)、杭州文润阁(宋韵江南)、广州文沁阁(岭南侨批),典藏中华文明精粹,展现古籍、革命文献等十大类版本资源;</div><div><br></div><div>只是目前仅限单位预约参观。我们只能在门口转悠一下,身处此地,总感觉特别舒适,是不是这里气场特别呀。</div><div>继续出发</div> 到达,山下在下雨,这里在下雪 四处漏风的帐篷,冷的呀!<div>后来发现,必须得漏风,否则要一氧化碳中毒的</div> 我脚边的梨花服务员 <div>回市区的路上,在终南山停留了一下<br></div> 道教视终南山为“仙都”,认为其是天地灵气汇聚之地,“终南”隐含“终成大道之南山”的宗教寓意。如楼观台老子讲经传说中,“终南”被赋予“道之归宿”的象征意义。<br>佛教传入后,终南山成为译经、修行圣地,佛经中称其为“中央之山”,与“终南”的地理居中属性呼应。 老子 明天就要回上海了,大家再团聚吃了一顿,叫皮带面,这里的肘子超级爱吃 陪我回到房间,干杯。 后会有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