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青岛卅五春

朱跃生

<p class="ql-block">五月的风雕塑</p> <p class="ql-block">一别青岛卅五春</p><p class="ql-block"> 1990年自青岛海军航空专科学院(现更名为:海军航空大学)完成学业走出校门,回到海口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一别青岛便是35年。今年5月18日,应战友周学军的邀请,我们两战友共携夫人,早晨7:15分从海口起飞,揣着35载未凉的青岛记忆,中午13时分抵达青岛国际机场。出航站楼就去机场神州租车点,租了一辆黑色的帕萨特轿车,自驾驶向市区,直奔预订好的宾馆。</p><p class="ql-block"> 酒店离栈桥很近,放下行囊我们就步行去了栈桥。午后的栈桥像条热闹的彩带,一头系着陆地,一头扎进黄海。栈桥上挤满了游人,回澜阁仿佛比当年更加鲜亮。从栈桥出来,接着打的去了八大关,来这里看“万国建筑博览苑”。韶关路的碧桃刚谢,居庸关路的银杏叶正嫩绿发亮,倒是山海关路的梧桐,依旧伸展着浓密的枝叶,像在头顶搭起绿色的穹顶。走近一栋俄式建筑,从围墙铁栅栏伸出一丛月季花,十分鲜艳,我们4人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要和“她”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我们赶到五四广场,“五月的风”雕塑在夕阳下十分鲜红夺目。广场周围高楼林立,显得十分繁荣。晚饭就在栈桥附近的一家特色饭馆,饱尝一顿青岛的特色美食。</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我们一路欣赏琴岛迷人的夜色,一路回忆当年琴岛的模样,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19日上午,我们又开着车,漫无目的地在青岛街头瞎逛,看看青岛的市容市貌,感受35年的变迁。临近中午,我们依依惜别青岛,驱车前往威海。后视镜里的青岛渐渐远去,海平线与天际线融成一片蓝。我对战友说,在我心里,青岛早已不是“一别”的远方,而是无论走多远,都能随时回来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的月季花</p> <p class="ql-block">青岛上空拍摄</p> <p class="ql-block">我和妻子在栈桥边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