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湟源县2025年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五大领域保教技能提升培训纪实(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幼教的漫漫长河中,我们始终以爱为舟、以专业为帆,探寻滋养幼儿成长的教育密码。湟源县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五大领域保教技能提升培训,如一场及时雨,润泽幼教人前行之路。2025年7月31日,远道而来的南京晓庄学院李德萍园长携“生活即教育——幼儿园一日活动科学化组织与实施策略”、“幼儿园家园沟通的案例分析及策略技巧”两场专题讲座,为参训教师带来一场兼顾科学保教与家园沟通的深度培训,解锁专业成长新维度。</p> <p class="ql-block">李德萍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市秦淮区幼儿园责任督学、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审专家,原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儿园园长,区幼教联合支部书记,高级教师职称。曾荣获南京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优秀课题奖”和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特别奖”,主编出版了幼儿园课程动态评价丛书《幸福波尔卡》,曾被现代快报评为江苏省“年度教育人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李老师携“生活即教育——幼儿园一日活动科学化组织与实施策略为专题,李老师强调,我们要理解 “保教质量的重要性”,深知幼儿教师肩负的责任 —— 遵循政策法规,明晰 “保教结合” 角色边界,以政策为纲、以实践为锚,带领湟源县幼儿教师穿透一日生活的表象,触摸“生活即教育”的本质。科学规划一日活动,从晨间接待的关怀,到离园环节的反馈,每个流程都关乎幼儿成长质量 。李老师指导我们,要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设计活动,减少 “教师主导” 的单向输出,多创设 “开放问题” 激发幼儿思考 。同时关注活动过渡的 “自然性”,用音乐、儿歌衔接环节,减少幼儿等待焦虑,让一日生活流畅又充满教育意义 。李老师说,游戏中教师要从 “主导者” 变为 “观察者、支持者” 。观察幼儿游戏中的互动、问题,再适时介入 ,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探索、试错、成长的空间,也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观察与判断力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李老师以“幼儿园家园沟通的案例分析及策略技巧为专题,围绕家园沟通的重要性、形式、语言艺术及差异化方法展开,以丰富案例为载体,为教师解锁家园共育“新密码”。家园沟通是共育的“生命线”。幼儿园与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双引擎”,唯有通过有效沟通,才能串联教育环节、凝聚育人合力,为幼儿构建连贯成长环境,这一理念迅速达成全场共识。日常通过接送交流、线上反馈保持“轻互动”;借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搭建“深度对话”平台;巧用家长学校输出科学育儿理念。语言艺术上,倡导“共情式表达”——用温馨、鼓励性话语传递信息,摒弃命令式沟通,让家长感受尊重与专业。针对不同类型家长,李老师以案例拆解沟通策略。一个个真实案例,让策略“看得见、学得来”。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融入实践,以更精准的沟通、更紧密的协同,筑牢家园共育桥梁。为幼儿园教师注入沟通“新动能”,推动家园共育从“理念共识”迈向“行动共行”,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的培训,聚焦幼儿园一日活动与家园沟通技巧两大核心。我们明晰了一日活动里,从入园晨检的细节关怀,到教学、生活、离园环节的教育渗透,都是家园沟通的鲜活素材。一日活动是我们与家长的“共同课堂”,沟通则是串联彼此的“纽带”。希望各位老师把今天所学融入日常,以更主动的姿态、更专业的方法,让家长看见教育细节,携手为孩子打造连贯、温暖的成长环境,让每一次沟通都成为共育的新起点,共同托举孩子美好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