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那段烽火岁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也铸就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更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光辉篇章。</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就此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彼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在列强的环伺下艰难生存,而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中国大地,妄图将这片土地变为其殖民地,奴役中国人民。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无论是东北义勇军的浴血奋战,还是各地民众自发组织的抵抗力量,都在向侵略者宣告:中华民族不可欺!</p> <p class="ql-block">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中国共产党成为中流砥柱。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将主要兵力用于对中共敌后战场进行的“治安战”,使敌后战场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抗日的主要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像一把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不断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百团大战则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正面战场同样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顽强抵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歼敌万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坚定决心。</p> <p class="ql-block"> 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付出了惨重代价,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但正是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中华民族凝聚起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力量,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p> <p class="ql-block">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不可估量的世界意义。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援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牵制住日本陆军总兵力的70%以上,粉碎了法西斯势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扭转了战争走向,为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迟滞了日本“南进”步伐,为盟国赢得了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 ,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如今,80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同时,国际安全格局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地区冲突时有发生,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加剧。个别国家仍存在军国主义思想残余,试图美化侵略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如日本国内一些政治势力对二战历史的歪曲与否认,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稳步迈进。如今,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传承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