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20 日行程:亚坤早餐—警察局—国家博物馆—鱼尾狮公园—肉骨茶—克拉码头—牛车水。</p> <p class="ql-block"> 早晨睡到 9 点钟才醒来,10 点钟出门,直奔酒店旁边的牛车水附近的亚坤店,走到一看,门口队伍排的长长的,又决定去另一家亚坤店,还好,这家亚坤店在商场里,排队的人不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经典的咖椰吐司,表面烤得微焦,散发麦香 ;三明治夹着鱼酱和新鲜蔬菜,丰富口感;水波蛋溏心诱人;还有特色咖椰酱搭配的餐食,搭配奶茶和美式咖啡,是新加坡传统早餐风格,美味又有南洋风味 。</p> <p class="ql-block"> 从亚坤店所在的商场出来,阳光已经把街道晒得暖融融的,往国家博物馆的方向走,新加坡的主街真让人惊叹——高楼林立却疏朗得很,玻璃幕墙映着流云,楼间留白恰到好处,风过时带着清爽。街道宽得敞亮,干净得能照见天光,行人从容踱步,车流有序流淌,连高楼上的绿植都透着精心打理的妥帖。明明是弹丸之地,却把空间排布得这般舒展大气,走在其中,丝毫觉不出局促,反倒像闯进了一座把精致与开阔揉得恰到好处的城,心里满是对这份巧思的熨帖与赞叹。</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路过警察局,白色的建筑彩色的窗户带着殖民地时期的规整。</p> <p class="ql-block"> 到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买好票进去以后,发现中文讲解 11 点半的这一场已经订满了,我们就定了 1 点半的这一场。</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保留了19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精髓:洁白的外墙搭配线条流畅的廊柱,顶部的穹顶庄重典雅,繁复的雕花装饰细节精致,阳光下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走进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挑高的穹顶下,柔和的自然光从彩绘玻璃透进来,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投下斑斓的光斑。</p> <p class="ql-block"> 离1点半的讲解开始还有段时间,顺着指示牌走到楼下展厅,一位上年纪的女工作人员递来一枚蓝色的手牌,笑着说里面是建国60周年成果展。走进去,巨大的时间轴墙上,老报纸、旧文件与黑白照片串起从1965到2025的足迹:从最初的渔港码头,到如今的金融中心,悄悄触摸到一个国家六十年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半踱步到博物馆斜对面商场的美食广场,这里烟火气弥漫,点上一份海南鸡饭套餐,白瓷盘里,油润鸡肉、喷香鸡油饭搭配鲜蔬,配着清鸡汤;还有意大利风味餐食,蛤蜊意面裹满浓郁酱汁,铁板猪排旁玉米粒、薯条错落。这一餐把南洋与异域风味融合,在食阁氛围里,尝尽多元美味 。</p> <p class="ql-block"> 吃饱后,拿上一杯星巴克美式咖啡,满心期待着回去听1点半博物馆主馆的中文讲解。</p> <p class="ql-block"> 潮汕籍的讲解员小姐姐普通话标准,她先简述了早期华人下南洋的打拼:凭着吃苦耐劳在这片土地扎根,与马来人、印度人相互扶持,打下社会根基。接着说新加坡的崛起堪称奇迹——作为资源匮乏的小国,靠港口贸易、开放政策和高效治理,从渔村变身发达国家,把“人才”变成核心资源。而最实在的是民生保障:衣食住行皆有统筹,尤其住房,70%国民住上政府组屋,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让多元族群在安稳中更添凝聚力。</p> <p class="ql-block">跟口齿伶俐的讲解员小姐姐合影</p> <p class="ql-block"> 从国家博物馆出来,我们去了鱼尾狮公园。穿过熙攘的人群走近鱼尾狮,白色的狮身沐浴在南洋的阳光下,嘴里喷出的水柱折射出细碎的光斑,落在周围攒动的身影上。周遭都举着手机,人人都想和它合影,镜头层层叠叠。</p> <p class="ql-block"> 沿着新加坡河畔漫步,河畔两岸,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与古旧的欧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岸边绿树成荫,花草繁盛,给这城市增添了几分自然的灵动。</p> <p class="ql-block"> 街边公园有许多菲佣在这里休憩。她们铺着色彩斑斓的毯子,或坐或躺,愉快地聊天、分享美食,还有人对着手机镜头开心地拍视频。想来,星期天便是她们难得的休息日,得以在此放松相聚。</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竟意外看到邓小平的头像。心中涌起一股激动,赶忙走上前去,与他合影留念。伟人虽已远去,但他的风采与智慧仿佛依然留存,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行。 </p> <p class="ql-block"> 逛得乏了,儿子提议去商场歇脚觅食。刚进商场,就瞧见Mr.Coconut 店前排着长龙——这可是新加坡的国民饮料,好喝。我先找地方歇着,儿子则加入了排队大军,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才把饮料买回来。这火爆程度,真是名不虚传。商场里更是人潮涌动,处处是摩肩接踵的热闹劲儿。</p> <p class="ql-block"> 喝完饮料,就去了肉骨茶餐厅。肉骨茶以浓郁汤汁为舞台,炖煮得恰到好处的排骨、猪杂,在棕褐汤液里诉说南洋风味;卤猪肠裹着红亮卤汁,弹润纹理藏着烟火香 。翠绿青菜缀着金黄蒜蓉,小块油条裹满醇厚汤汁,辣椒圈与蘸料悄然添彩,一顿热乎餐食,把南洋惬意都盛进碗里 。</p> <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逛逛夜晚的克拉码头。酒吧和餐厅的露天座位坐满了人,店铺前站满了拉客的伙计,游船载灯驶过,像河上串起的星,霓虹与星光相望,热闹里裹着温柔。</p> <p class="ql-block"> 儿子说,他那位在新加坡读了高中、考上国立大学,已在这儿待了15年的同学茂平要请我们吃饭。只是实在吃不下了,便说点些甜点就好。</p> <p class="ql-block">唐人街的老店里,点了杨枝甘露与榴莲西米露。一勺下去,芒果的清甜混着西柚的微酸在舌尖漫开,榴莲的绵密裹着西米的滑嫩紧随其后,老味道里藏着熨帖的甜。</p> <p class="ql-block"> 儿子和老同学相谈甚欢,笑声不断。我也跟他聊得投缘,从孩子的成长到新加坡的生活,话里话外都是轻松自在,不知不觉就聊了许久,心里头暖融融的。</p> <p class="ql-block"> 夜已深,儿子和同学的话仍像断不了的线。走出店门,牛车水的热闹才刚起头——人声鼎沸漫过街巷,灯火亮得晃眼,倒比白日里更有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