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中午,乡下邻居发来消息:“你家阳光房的灯,从昨晚亮到现在。”</p><p class="ql-block"> 我十多天没回去了,平时是女儿住那里。</p> <p class="ql-block"> 前天我问女儿:“这段时间你给QQ喂过狗粮吗?” </p><p class="ql-block"> 她摇头:“没有,你不是放了一桶在那儿吗?” </p><p class="ql-block"> 我无奈:“应该早吃完了,幸好有菁阿姨他们帮喂,不然QQ要饿坏了。” </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饭时,我问她:“昨晚你去喂QQ了?” </p><p class="ql-block"> 她点头:“嗯,你怎么知道?” </p><p class="ql-block"> “因为邻居说灯一直亮着。” </p><p class="ql-block"> 她有些困惑:“我不知道灯怎么开起来的,以为是你之前没关。” </p><p class="ql-block"> 我解释:“这灯是双控开关,就在门前的柱子上。” </p><p class="ql-block"> 她并不知道开关是双控的,更不敢走过去关灯——她极度怕蛇,夏天连白天都不敢踏入花园,何况夜晚。 </p><p class="ql-block"> 想起之前,她想用紫砂壶泡茶,我说阳光房里有。结果过了好几天,直到我回来,她才央求我:</p><p class="ql-block">“妈,陪我去拿吧,我怕路上有蛇。” </p><p class="ql-block"> 看见行为生评判,看见需求生慈悲。</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的“应该化”思维会让我指责她:“喂狗、关灯不是你应该做的吗?”甚至给她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p><p class="ql-block"> 但现在,我学会了觉察她的需求——安全感。当最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障时,谈何责任? </p><p class="ql-block"> 灯没关,不过是多费一点电;狗饿几天,也不会怎样。但宝贝女儿的恐惧,才最值得被妈妈看见和呵护的。</p> <p class="ql-block"> 想要走进孩子心里,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抓紧扫码进来学习吧!免费公益课很多很多的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