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31日,鄂托克旗遭遇强降雨侵袭,鄂托克公路工区管辖路段受持续雨水冲击,相继出现路面积水漫溢、山体滑坡、路基塌陷、水毁等险情,交通标志、桥梁附属设施等不同程度受损,道路通行安全面临严峻威胁。面对突发汛情,工区全体职工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全员投入应急保通战斗,以“雨不停、人不撤”的决心守护群众出行安全。</p> <p class="ql-block"> 雨情即战令,处置零延迟。降雨初期,工区同步启动“三查”机制,组织养护人员分组奔赴受灾路段,调集装载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快速到位;针对易积水过水路段、桥梁涵洞、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启24小时不间断巡查,加密巡查频次至每小时1次,确保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养护人员身着橘红色工装,顶风冒雨穿梭在泥泞路段,逐点排查路基沉降、路面裂缝、设施破损等风险,精准记录病害位置、积水深度、设施受损状态,为后续抢险提供“清单式”详实依据。</p> <p class="ql-block"> 此次强降雨中,S216路段受灾尤为突出,路面积水裹挟大量泥沙、石块漫溢,路边警示桩被泥水淹没大半;K26公里处小桥下游导流平台遭水流强力淘刷,基础空蚀、锥坡出现空洞险情;更伴随桥梁铭牌冲失、4块限载限重牌失踪、禁停标志及2块限速标志倒伏等设施损毁问题。面对积水阻路、山体滑坡、设施破损等多重考验,工区迅速组建“机械抢险组 + 人工攻坚组”协同作战。挖掘机、装载机开足马力,高效清理坍塌落石,全力疏通淤积路段,最快速度处置一处大型隐患;养护人员手持铁锨、撬棍,重点清理路面碎石及排水口杂物,同步对受损路基路面实施临时加固,保障“排水通畅、通行可控”。</p> <p class="ql-block"> 安全保障上,抢险人员在危险路段规范布设警示标志、爆闪警示灯,搭建安全隔离区,安排专人“定岗+流动”指挥交通,引导车辆有序绕行、行人远离危险区,尽管风雨交加,全体抢险人员坚守超12小时,无一人退缩。</p><p class="ql-block"> 经统计,此次应急保通累计出动应急人员65人次、机械设备25台次,投入沙袋100多个、高效处置路面积水、山体滑坡等各类险情30余处。</p> <p class="ql-block"> 鄂托克公路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紧盯天气动态,深化“雨后巡查+专项养护”机制,对受损设施建立“一患一策”修复台账,加快永久性修复施工,增补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全面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筑牢公路安全畅通防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