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河南·新县」弘扬大别山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新县红色教育二日案

雅乐美学空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红色河南·新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鄂豫皖苏区第一块根据地“柴山堡”在这里开辟,这里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当时不足十万人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在册烈士就有1.1万余人。1927年1月,吴焕先(新县箭厂河乡人)等在黄安县紫云区箭厂河(今属新县箭厂河乡)创建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这支武装成为黄麻起义中的攻坚力量,新县由此成为鄂豫皖边区党领导的最早的武装起义——黄麻起义的发祥地;1928年6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在光山县柴山保(今属新县陈店乡)创建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新县成为大别山脉工农武装割据的最早区域。同年7月,在柴山保尹家嘴组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支红军队伍、红四方面军最早的一支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新县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豫南重镇新集镇被红军攻克后,鄂豫皖苏区党政军首脑机关相继迁入或在此建立,新县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刘邓首长亲自建立了大别山区第一个县级爱国民主政权——经扶县爱国民主政府,并将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卫生部及医院设在新县,新县成为刘邓大军的立足地和后方基地。在新县先后诞生和养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中华苏维埃区域第一届运动会在这里成功举办,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红色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在新县诞生。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县境内有国家级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12处,市级7处,县级61处,革命历史遗迹和纪念地200多处。其中,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等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新县红色教育活动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解读大别山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内涵被定义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坚守信念”是指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信仰,在白色恐怖和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百折不挠,坚守大别山,使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对党忠诚、威武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所在。“胸怀全局”是指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为了革命的需要和全局的利益,大别山区军民总是从全局出发,用自己的牺牲为全局的胜利创造条件,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风格体现。“团结奋进”是指在开创和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中,大别山区军政军民团结一致,为扩大人民军队,保证战争胜利和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热爱军队、服务人民、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保证。“勇当前锋”是指大别山根据地不仅是我党创建的全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而且在中国革命最紧要的关头,大别山根据地军民都处在最前沿的地位,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背景介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Part.1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兴建于1984年,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馆题写馆名。全馆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包括主展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英雄山景区、兵器园四部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Part.2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新县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白马山东麓,是新中国批建的第一批县级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顷。园内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陵园大门、浮雕墙、烈士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室、英烈广场、流芳园、桂园、烈士纪念亭、大别山魂纪念碑、和平园、百亩茶园、竹海、旅游步道、白马潭廊亭、流水曲桥、铁索吊桥和400米长的豫南第一滑道等等。陈列有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简史和55位鄂豫皖苏区著名烈士事迹介绍,珍藏着朱德、邓小平、李先念、许世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及吴焕先、高敬亭等烈士遗物4500余件,安葬着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遗骨,纪念着鄂豫皖苏区13万多名革命烈士。在全国属建筑时间早、烈士资料齐全、知名度高的烈士陵园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Part.3许世友将军故里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许世友将军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土木结构房屋五间,每间面积约20平方米,土坯墙体,外裹青砖。房屋依山势而建,屋顶齐平,地面呈梯次升高,房子均按原来样式进行修缮。门头上悬挂着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的“许世友将军故居”牌匾。由大门进入第一间为堂屋,屋内摆放着织布机、纺车、草鞋母、灯盏、风车等几十种等当地老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后面四间分别为将军生前住室、将军父母住室、厨房和一间住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Part.4志仁小道情境体验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志仁小道”是以新县第一位共产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牺牲的首位县委书记王志仁的名字命名的小路,当年王志仁就是通过这条秘密山路往返新县县城从事地下活动。小道位于溪涧众多、林茂山幽的连康山景区的一条沟涧之中,山道环坐于奇石异涧、青山岱峰之间,重走“志仁小道”是对革命先辈们当年艰难困苦环境的情景重现式的体验。</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Part.5走访田铺大塆,感受乡村新貌</span></p> <p class="ql-block"><b>最后一站,师生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往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田铺大塆始建于民国初期,其建筑风格独特,因受到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徽派文化的影响,多为土坯墙体、斜顶瓦房的建筑形式,融汇了北方民居的硬朗和南方民居的灵秀。房屋和周围山水自然环境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如今的田铺大塆,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利用自身的红色资源和自然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师生们漫步在古村落中,感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刻体会到了党的政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培目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大别山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坚持28年红旗不倒,革命火种不灭,始终忠诚党的事业,听从党的指挥,追随、支持、服务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大别山革命历史和革命斗争孕育的大别山精神成为今天大别山红色教育的宝贵的资源,大别山红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实地深入系统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强化党性,提高素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扎实的工作学习作风,开启新时代,迎接新挑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培综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培方式:现场教学、专题教学、情境教学、仪式教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培地点:河南新县地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红培时间:2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