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避暑三日游之北石窟寺、庆阳市博物馆

张海峰

<p class="ql-block">  自从入伏以来,西安再一次笼罩在火炉之中,进入烧烤模式。往年最热的时候也有40度以上的天气,但都是偶尔几天。今年30——40度的热天持续长达十几天,让人实在受不了。在这炎炎夏日里,正常上班的人们辛劳自不必说,休假的人们要么在家里吹空调躲避高温,要么选择到周边凉爽的太白县等地避暑。我忽然想起前两年看过一个关于庆阳的游记,对那里的历史人文十分感兴趣。于是查了一下那边的温度,太好了,在21度到31度之间,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和老婆大人一商量,虽然已是晚上9点,但起了要出去的心,立刻便行动起来。买火车票,订酒店,第二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高铁便已抵达庆阳车站,入住到博物馆附近的酒店。</p> 网上搜索庆阳市必游旅游景点,市区内离得比较近的就是北石窟寺和庆阳市博物馆。因为前一天庆阳刚下过一场大雨,天气凉爽,看着还有一下午的时间,我们就确定了下午去北石窟寺,第二天上午参观庆阳市博物馆的准备。<br> 北石窟寺距离庆阳市区不远,打车不到一小时就到了。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钟山下,距市区25千米,海拔1083米,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 尊,为甘肃省四大石窟之一。北石窟寺包括寺沟、楼底村一窟、石道坡、花鸨崖和石崖东台等5个部分,南北延续3公里。是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建。因与平凉市泾川县南石窟寺为同时代开凿,南北对应,故名。<br>  北石窟寺门票30元,因为正在修缮,脚手架、钢管、架板搭满了所有洞窟的表面,对外仅开放了四五个洞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65窟。165窟是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高14.6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长方形,覆斗顶。内造七佛(均高8米)。夹侍十四菩萨(均高4米),窟门内两侧雕交脚弥勒(高5.8米)、乘象普贤菩萨(高3.5米)和阿修罗天。造像均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窟顶四披浮雕本生故事"舍身饲虎"、佛传故事"宫中娱乐"等。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br> 为了保护洞窟中的塑像,所有的洞窟均没有照明灯。护栏上拴着一个强光手电筒,游客可以用手电筒照明参观塑像。可能是因为身处洞中,所有的佛像保存较好,栩栩如生。参观完四个洞窟,站在阴凉处观看石窟全景,发现石窟还有好几层。二层、三层本来也是可以上去参观的,但因为正在维修,所以没法上去。给我的感觉是北石窟寺虽然号称甘肃四大石窟之一,但和我去过的天水市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相差甚远,就连延安市子长县的钟山石窟也比不上。<div>  石窟的脚下,一条蒲河汹涌而下,站在桥面上,看着浑浊的河水,卷着从上游吹下来的泥草,令人头晕目眩。也就是一个小时,我们转完了石窟以及对面的景区,打车返回市区。</div> 看看时间还早,我们直接来到庆阳市博物馆开始参观。庆阳市博物馆位于西峰区北大街文化大楼南半部,馆址面积1600平方米,陈列面积564平方米,馆藏文物近6000件,基本涵盖了庆阳上下10万年的历史。全馆分为3个展室。第一展室为“史前文化展室”,主要内容有古生物化石、旧石器时代人类用过的打制石器及各种动物骨骸,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各类实物、寺洼及先周文化的典型器物等,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庆阳市中生代的生物状况和有人类活动的氏族社会状况。第二展室为“历史文物展览”,主要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用过的实物展览为主,系统地揭示了庆阳市从商代到明清3000多年的历史面貌和社会状况。第三展室是“革命文物和古币”,反映1927-1949年全国解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庆阳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荣革命斗争史。另一部分为历朝历代出土的各类货币,揭示了我国货币的发展历史。历史文物陈列展》陈列基本囊括了庆阳地区各个时代的各类文物,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清代。陈列侧重于展现庆阳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面貌、文明成就及其发展演变脉络。<br>  虽然是一个地级市的博物馆,但给人的感觉里边的物品还真不少,很值得去参观。一个半小时的游览,不急不缓。下午6点,我们出了博物馆准备吃饭。博物馆的东边是一排吃饭的地方,这里的羊肉羊杂等味道都是非常好的。吃过晚饭来到酒店门口的广场上散步消食。眼见庆阳市区可以游览的两个景点都已转完,我们便联系了第二天的车,准备一大早去往庆城县游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