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菱煤矿 . 沙河</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九五抗洪</p><p class="ql-block"> 岁数大了,经历太多,对日历早已不感兴趣了。但在摆弄手机时无意中看到今天是7月29日,正逢外面下着大雨,一下子让我想到了30年前的今天,那些个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那是1995年的7月29日,连续几天的暴雨,流经本溪,沈阳,辽阳的大沙河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灾,多处河堤被冲毁,洪水威胁着厂矿,变电站,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各级政府组织居民撤离,厂矿企业组织抗洪自救。</p><p class="ql-block"> 我们红菱煤矿距沙河不到一公里,当天傍晚沙河有一处大堤决堤,站在井塔上,目及之处一片汪洋,矿区成了一座孤岛。75年这里也曾发生过一次河堤被冲垮的特大水灾,当时正在建井阶段,大水直接冲进矿内院里,院里洪水没腰,洪水退后矿里组织修建了防洪墙,矿内设置了东西两处防洪泵,排院内积水,地面加高一米多,这些防洪设施现在正好归我们单位管,雨季到来前已调试好,这次洪水虽凶猛却,却被死死的堵在了矿外。</p><p class="ql-block"> 当时不断收到上级政府通报的险情,沙河水位还在上涨,全矿严阵以待。第二天早晨,我单位的北风井电话失去了联系,当时除有线电话外无其他联系方式,水情不详,北风井在沙河的北岸,与矿内隔河相望,一但洪水灌进风井,整个矿井将会毁于一旦。我们立刻组织了救援队前往北风井,因为北风井归我们单位管辖,参加救援义不容辞,过了铁路大桥,下桥后就开始涉水,附近居民楼群已泡在水中。通往北风井的大道早已看不到,我们只好按路两旁稀疏的大树做参照物,艰难的行进,越走水流越急,从没腰深到没过胸口,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水流太急,想停都停不下来,只有走到有树的地方才能在树干后面喘息一下。我们努力的稳定自己,大水湍急,不能倒下,一但倒下就会被洪水卷进茫茫旷野无边无际的大水之中,我们互相照应着,一步一步的艰难前行,任由冲下来的树枝和漂浮物撕打着我们的身体,这个时候我们还能想什么呢,矿井的安全,还有那几个坚守岗位的兄弟们的安全,他们等待着我们。在一棵大树后面我们稍事休息,忽然一头牛被冲了下来,从我们身旁疾速漂过,那头牛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在茫茫的洪水中很快的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我们冷静下来,努力的辨别我们目前的位置和洪水的流向,我们判断现在的位置应该在大堤决口处不远,单凭水流的速度,再不能前行了,我们现在即不是顺水,也不是逆水,相当于“横渡”,必须“脚踏实地”,一但水深我们会漂起来,就像那条牛,不知会冲向哪里,即使会游泳也无用,我们只好放弃,滿心不甘的撤了回来,准备另寻道路,回去的路上,我想起了母亲,前几天刚到姥姥家,那里是辽界正是沙河的下游,在我的印象中,那里也是经常涨水。快到矿里了,来不及多想了,我想信那里的当地政府,我祈祷着母亲平安!</p><p class="ql-block"> 回到矿里,听了我们的汇报后,矿里立即决定另寻出路:决定由南红经沈大公路到北红至北风井。这条路我知道,75年那次大水,很多运送救灾物资的车因为到处是水又不熟悉路况,而抛锚在南红的这条路上,那时洪水已上了公路,公路中间只露出了一点点的路面,上面放了很多准备调配救灾的船,甚至把公园的游船也调来了。救援方案很快定下来,这次扎个临时筏子,带了很多补给,因为北风井还有几个坚守岗位被困住的工人。正准备岀发时我接到通知,中央水泵告急,需立刻排水,要求单位负责人下井组织排水,我立刻做下井准备,这次北风井救援共组织了13人,我刚刚经历了那场大水,深知洪水的凶险,他们这次救援前途未卜,当他们走进洪水中时,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之感,显得有些悲壮,全矿把矿井的安全都寄托到他们身上。</p><p class="ql-block"> 这时付井所有的岀入口包括窗子,都已经封闭,我们顺着一个封闭窗户给我们留的洞口爬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入井前得知为我们供电的上级变电站正被洪水围困,随时有停电的可能,停电一但过长,井下的地下水越积越多,随时有淹井的可能,我们必须在停电前把水仓水排到最低水位,为了保证我们安全升井,在绞车房设置了起重机,我们是摩擦式绞车,一但停电,用起重机将平移式闸松开,用绞车配重锤的自重将我们提上来,当然我们自已也做了最坏的打算…</p><p class="ql-block"> 这时这个拥有几千人的大矿,此时井下人员屈指可数:运输信号工一人,中央变电所操作工一人,中央水泵操作工一人,两个单位的负责人各一人。</p><p class="ql-block"> 这次排水很顺利,所有的备用泵雨季前都检修完毕,所有的泵全开,用最短的时间将水仓排到最底水位。</p><p class="ql-block"> 我们安全升井。</p><p class="ql-block"> 升井后我们得到消息,救援人员已安全到达北风井,北风井在大堤决口处的上游,虽被洪水围困,但没造成威胁,司机们已把防水墙大门用事前准备好的木板闸上,风井的风门处高高的堆起提前准备好的沙袋,他们还在坚守着岗位。</p><p class="ql-block"> 终于松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洪水稍稍退去,太阳也出来了,晒得身上热辣辣的,但堤外水还没退,我们到南红大堤设临时泵,排堤外积水。我们注意到,靠近堤坝的民房,洪水已淹到了房檐处。</p><p class="ql-block"> 洪水退去后,我才得以回家,一楼的住户正清除室内的淤泥,这时我才知道,当洪水泛滥时,一楼的水已没胸。</p><p class="ql-block"> 那次洪水过后,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治理沙河:清理河道;加宽加高两侧大堤,治理河水污染,关闭造成河水污染的小作坊,建污水净化站。</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大沙河,清澈见底,引来各种鸟类,她像飘逸的彩带飘落在宽广的大地上,给人们以温柔。</p><p class="ql-block">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她带给我们的永远是福利!</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我们的责任!</p>